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 100045
摘要: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1课时)”的教学中,分析丰富的科学史资料,主动建构转录的一般过程。并基于“mRNA假说”实验,结合所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假说-演绎法”,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并证实假说。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遗传学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感悟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求真探索的实证精神。
关键词:科学史;深度学习;转录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揭示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基因的功能,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1]。本节课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转录”为主要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利用丰富的科学史资料,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使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1 教材分析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的第1课时。《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内容要求为:3.1.4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教学提示中要求教师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有关概念、原理。并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很有意义。[2]
本节课以转录过程的发现为主线,基于学生原有的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以及“DNA半保留复制”等相关科学实验的学习,对转录相关的科学史实验进行整体设计,设置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升学科素养。以科学史资料为载体,以实验分析为手段,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框架,提升科学思维;利用“假说-演绎法”,深度参与“mRNA假说”的猜想和证明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素养,感悟科研精神。
2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知基因可以控制性状、蛋白质体现性状以及基因的本质,对对“基因指导蛋白合成”的具体机制充满期待;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特别对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材料、方法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奠定了基础。但是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复杂实验的能力不足。故此,在本节课中教师要认真编辑科学史资料,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注意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准确建立概念间的联系,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转录的过程,阐明遗传信息从DNA向RNA的传递过程,初步形成生命的信息观。
通过分析科学史资料,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况等方法,阐明转录的过程。
运用假说-演绎法设计探究实验,提升多角度多因素分析复杂事件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分析讨论,提升创新意识,感悟实证精神。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转录的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mRNA假说”
4 教学过程
4.1导入
回顾已有知识: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从而引出第四章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二者存在空间间隔,DNA或和核糖体是否可以实现空间转移?教师出示相关数据:DNA分子的直径约为2nm;核糖体颗粒状直径约为23nm;核孔直径约为0.9nm。
学生分析数据,自觉认同遗传信息从DNA流向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信使分子,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4.2资料分析
学生阅读学案所给资料。
资料11955年,比利时细胞生物学家Brachet用洋葱根尖细胞和变形虫分别进行实验,发现加入RNA酶后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将从酵母菌中提取的RNA再加入,细胞开始重新合成蛋白质。
资料2 1956年,Elliot Volkin和Lawrence Astrachan观察到,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同时加入带放射性的32P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发现新的RNA分子产生后很快又消失。提取这些RNA分子发现,其内部各种碱基的相对比例与噬菌体DNA的非常相似,但是与大肠杆菌不同。
资料3 1958年, Marmur和Duty用侵染枯草杆菌的噬菌体SP8为材料(其DNA的两条链碱基组成很不平均,一条链富含嘌呤,另一条链富含嘧啶。已知:嘌呤比嘧啶分子量大,更重),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原理:碱基互补配对)检测杂交分子。培养过程中加入带放射性的32P-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分离带有放射性的RNA,再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两条链进行杂交。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SP8噬菌体DNA-RNA杂交实验图解
资料4 1958年,Weiss和Hurwitz发现了一种能在DNA上完成RNA分子装配的酶系统,即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相似,RNA聚合酶也只能将核糖核苷酸加在3’端。
上述科学史实验中涉及到“碱基相对比例、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变性复性”等相对陌生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对核酸分子结构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等经典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同时也是对教材核心内容的再次深度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
问1:资料1-4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2:资料2中,仅就 “提取到的RNA分子各种碱基的相对比例与噬菌体DNA的非常相似”而非“完全相同”,能否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问3:资料3中“RNA-重链”杂交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回顾已有知识,结合资料深度理解并整合运用,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升学科的科学思维能力;②训练获取信息和实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4.3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mRNA假说
4.3.1 提出假说
通过分析资料1-4,学生认同“RNA可以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即有作为信使分子的可能,但还需证明“RNA是否进入核糖体”。学生结合所学,很容易想到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如32P-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提取核糖体进行放射性检测。这里,为了简化后续设计复杂实验的难度,可以先行确定实验材料。可引导学生从方便提取核糖体的角度考虑,选择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参照前面资料,简要说出实验过程,并绘制过程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必修1所学:核糖体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和RNA,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核糖体RNA就是信使RNA分子,则细胞会不断产生新核糖体;否则,信使分子产生进入的就是旧核糖体。由此学生提出mRNA假说,即新产生的mRNA进入旧核糖体,胞内无新核糖体产生。
设计意图:对复杂实验进行分解,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尝试提出假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学思维。
4.3.2 设计实验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教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个个击破,并及时以简图的形式进行整理,帮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
问1:怎样刺激细胞合成新的信使RNA,产生“新”核糖体?
学生分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关注“全新”的RNA,以确定实验材料即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要求学生将实验流程补充在学案上。
问2:用什么方法区分“新、旧”核糖体?
结合所学,明确实验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即需要在原有培养基中添加14N,更换培养基后加入15N。注意,这里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添加14N、15N的是哪种标记物。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所谓“新、旧”核糖体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如果有新核糖体产生,即新的RNA要与相关蛋白质重新组建,故此,加入质量不同的氨基酸,可以形成质量不同的“新”核糖体。讨论后,再次补充实验流程。
问3:本实验共需要检测几个因变量?
本实验主要涉及2个因变量,即放射性检测RNA是否进入核糖体,以及离心检测核糖体是否有更新。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完善实验流程。
最后,呈现1961年科学家证实mRNA假说的实验过程图解(图2)。
图2 Brenner、Jacob和Meselson 实验图解
设计意图: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实验,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整合大量信息。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结合教师的适时引导,串联起每个小实验,分步完善流程图,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4.3.3 演绎推理
结合实验过程图,学生将演绎推理得到的两组实验结果绘制在学案上(图3)。并进行交流展示。
图3 实验结果
4.3.4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证明mRNA假说成立——即mRNA是不用于核糖体RNA的信使分子,可以将DNA的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给核糖体,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最后,出示资料“美国科学家 罗杰·科恩伯格所带领的研究组,历时10年,利用X射线拍照,明确了相关原子在RNA分子中的位置,于2001年获得了完整的RNA分子结构。他本人也因此荣获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设计意图:完善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感悟科研精神。
4.4 归纳小结
出示转录过程的flash动画,要求学生自主归纳转录过程发生的条件:场所、模板、原料、酶、原则、方向等,总结转录的定义,明确转录的产物主要掌握三种RNA即mRNA、tRNA和rRNA。进而引出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建构知识,延伸学习。
5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北京市西城区高一研究课,以寻找“信使RNA”为主题,以科学史资料为载体,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纳总结,在知识的获得上有猜想、有实证、有结论;运用假说-演绎法,充分发挥科学史中经典实验的价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重视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郜金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系列--分子生物学(郜金荣)》.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1,1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8,37.
作者简介:许芸,女,1981年11月,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