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份到2022年8月份我院纳入的6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单双数,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能够得知,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可以得知,经过7d、14d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能够获得较好效果。结论:在临床治疗脑血栓的过程当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血液流变指标,确保患者的凝血功能更加稳定,故此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血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脑血栓在临床中特别常见,属于脑梗死类疾病的一种,中老年群体为高发人群,此种疾病的临床发病率比较高。伴随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此种病症发病率逐渐提升。当前时期,治疗脑血栓主要为降压,同时利用抗血小板药物,确保脑部及时恢复供血[1]。通过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可以更好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因此,本文以2021年8月份到2022年8月份我院纳入的6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8月份到2022年8月份我院纳入的6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单双数,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是20:10,年龄在53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5.32±1.22)岁,11例患有冠心病、10例患有高血压、9例患有心房纤颤。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是21:9,年龄在54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5.66±1.12)岁,10例患有冠心病、8例患有高血压、12例患有心房纤颤。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可以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CT与临床诊断,确诊为脑血栓;无有关药物禁忌症;均为初次发病,同时发病时间小于24h。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脏器疾病;年龄大于80岁;脑梗死面积比较大;在一个月之内做过外科手术。
1.2方法
针对全部患者给予补液与吸氧、降压与降脂,并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一系列基础治疗,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采用口服方式,首次服用剂量是300mg,每天一次,第二天的服用剂量调整到100mg,每天一次,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采用口服方式,首次服用剂量是300mg,每日一次,后续调整剂量为75mg,连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者接近正常,神经缺损减少≥75%;有效:患者的肌力恢复至二级,能够正常交流,神经缺损减少45%到75%之间;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表现为加重。
(2)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针对患者意识、回答、凝视和肢体活动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评估,评分低,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能够得知,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一。
表一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0 | 24(80.00) | 5(17.67) | 1(3.33) | 29(97.67) |
对照组 | 30 | 15(50.00) | 6(20.00) | 9(30.00) | 21(70.00) |
X2 | 16.3241 | ||||
P | <0.05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可以得知,经过7d、14d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二。
表二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7d | 治疗14d |
观察组 | 30 | 6.44±1.23 | 4.75±1.44 |
对照组 | 30 | 8.59±1.26 | 5.74±1.31 |
t | 13.6241 | 5.6324 | |
p | <0.05 | <0.05 |
3讨论
脑血栓具有起病急、病情较为严重、发展迅速等特点,一旦患病,要马上送医治疗,在临床治疗此种疾病的过程当中,尽量为患者恢复正常血流供应,确保其脑部血液供应充足,由此可以有效缓解脑部损伤,更好恢复已经受损的神经细胞[2]。阿司匹林在临床防治脑血管疾病中应用比较多,此种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有效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在临床治疗血栓中应用较多。氯吡格雷也是一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对腺苷二磷酸受体实施选择性抑制,针对诱导血小板聚集兴奋剂活性起到阻滞作用,让血小板很难聚集到一起,进而有效降低活性[3]。
在此次研究之中,选取2021年8月份到2022年8月份我院纳入的6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单双数,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能够得知,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能够得知,因为两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改善单一用药治疗期间所存在的限制性问题[4]。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可以得知,经过7d、14d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能够获得较好效果。由此可以得知,通过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可更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不会增加临床用药有关不良反应。
综上,在治疗脑血栓的过程中,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故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苗倡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4):53-55.
[2]谢胜彪,王元慧,史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6):183-184.
[3]陈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药学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11-112.
[4]顾娟萍.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分析及对NIHSS评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3):157.
作者简介:严艺(1991.06-),女,彝族,贵州威宁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