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兜里的秘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衣兜里的秘密

王颖

北京市平谷区第七幼儿园 101200

一、案例背景

孩子们生性单纯,由于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常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我喜欢这个玩具就拿回去玩玩”,甚至常常将自己生活范围内的东西都占为己有,但很少考虑这种行为的后果。

作为教师,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凡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回家”,但不能否认的是还是有些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时,对实物的喜爱让孩子的情绪不受理智和规则意识所控制,将幼儿园或同伴的东西据为己有。

但孩子的这种出现“偷拿”现象,并不能以“道德品质问题”一概而论,面对这种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我们更应该理智地去看待这种现象,分析原因,理性对待,最终以最好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案例实录

案例1:

户外活动时,我正在组织孩子们排好队准备走平衡木。当所有小朋友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我,听我讲过平衡木的要求和规则时,只有诺诺和然然窃窃私语,好像在商量着什么。

忽然听到然然嚷了起来:“老师,诺诺手里有玩具。”

“对,是小蘑菇。”

“我也看见了,是咱们班的玩具。”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嚷了起来,让本来热闹的操场一隅瞬间更加沸腾了起来。

我走到诺诺身边,只见她的小手攥得紧紧的,眼睛不知所措的看着我,那惊慌失措的表情让我知道了她充满了担心。

案例2:

每次午饭结束后,我们都安排小朋友们把椅子摆到了活动室中间,等待老师讲绘本故事。这一天玥玥第一个吃完,便第一个摆椅子,坐在最南边、离玩具柜最近的一侧。在等待孩子们都吃完饭的时候,先将小椅子摆过去的小朋友或是自由翻看着图书,或是玩一些简单的手头玩具,一切都井然有序。

绘本故事讲完了,我组织孩子们午睡。孩子们互相帮忙,你帮我拉拉锁,我帮你拽裤脚。正在这时,一声尖叫,引得宿舍一片安静——“王老师,我给玥玥拽裤子的时候,从她兜里掉了一个什么东西。”我闻声走过去,捡起了地上的那个从玥玥裤兜里掉出来的东西——益智区的玩具雪花片。

我把雪花片拿到玥玥眼前,彤彤一脸的慌张。

案例3:

刚吃过午点,孩子们纷纷做好,准备开始教育活动。

“王老师,大博手里有东西。”

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大博那里,大博小手攥地很紧,确实手心里有什么东西。

“是黑色的,我看见了。”

“对,好像是是娃娃家的小叉子。”

“嗯,是,我也看见他偷拿了。”

孩子们从对那个不明物体的推敲到确定,班里又沸腾了。

三、案例分析

以上三个真实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幼儿教师在实际带班中也会遇到这种状况,从作为旁观者的孩子们的态度和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孩子都将以上三个案例当做了“偷窃”,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这一难听的贬义词不经调查和思考就随便“扣”在孩子的头上,这样的盲目不但不会让事情水落石出,还会对“当事人”和“旁观者”孩子都造成影响,特别是“当事人”,如若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对幼儿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把0—3岁阶段称为前道德阶段。这一年龄时期的幼儿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幼儿3—7岁为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会尊重或顺从规则,但是还没有达到自律水平。

因此,面对“偷拿”东西的孩子时,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查明原因。就以上三个案例而言,经过一一询问,我准确的把握了孩子们的动机。

诺诺手里之所以拿着小蘑菇,原因很单纯——“我就是太喜欢了,想带回家去玩。”幼儿园的玩具新鲜而有趣,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遇到自己喜欢的就装进自己的衣袋里。面对孩子的简单和纯真,我们怎么能随便用“偷”这个刺儿的字眼呢?

玥玥兜里之所以有雪花片,就是因为在吃饭后玩手头玩具时,从手头玩具的玩具框里发现了放错位置的雪花片,这时老师要讲故事了,彤彤还没来得及放回到玩具框里,便毫无意识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时难免的,我们更不能以“偷窃”定论。

当大家都认为大博偷拿了班里“娃娃家”的小叉子时,我请大博松开小手,只见手心里安静的躺着一个梨子的枝把儿。原来今天吃的午点是梨,老师扔掉的梨胡,大博悄悄把梨把儿留了下来。大博手中梨子的枝把儿虽不是他人或幼儿园的财物,但还是引起了孩子们的一片哗然。在孩子们眼中,他就是想把在幼儿园吃到的梨把儿带回家,就是“偷拿”,但我们教师却不能以孩子的心智去思考和处理大博的这次“偷拿”事件。

无意的、太喜欢了、被误解了……除了以上几个孩子“偷窃”行为的原因外,还有很多原因,如:有的孩子对物品的归属感不强,偶尔会将玩过的玩具视为己有、某些时候幼儿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幼儿幼儿将玩具装进口袋带回家,教师和家长都没能及时发现,慢慢地就会变成一种不好的习惯、有的孩子由于平时缺乏别人的关注和感情,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便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以此向其他人炫耀、吹嘘,或送给别人,以换取感情或注意……

但我认为这些并不能算作“偷窃”, 偷窃是由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引起的,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不道德的问题行为,显然以上种种情况均不能认定为孩子的道德有问题。“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生性是善良、单纯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们的这种行为,不能用成人的立场和思考方式去分析他们的“作案动机”,特别是要学会倾听和理解。

四、指导策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将0—3岁幼儿的行为看作无意识行为,4-7岁幼儿的行为看作有意识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弄清幼儿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在分析清楚每种情况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了。

(一)就是喜欢?——允许借回家玩

孩子对新鲜玩具的喜欢经常超出成人的想象,当面对个别孩子特别喜欢某个玩具想带回家玩时,我们可以告诉幼儿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允许你把玩具借回家去玩,玩完以后再送回来,这样一次其他孩子眼中的“偷”变成为了“借”,既保护了借玩具的孩子的自尊心,又为其他孩子树立了坦诚事物榜样。

(二)不是故意的?——送回去

幼儿园生活五彩缤纷,老师为了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幼儿将玩具无意间将玩具或其他东西放进自己的口袋,这是难免的,即便是成人,也会有误拿的时候。当意识到时,幼儿必然也会很惊慌并担心,此时教师并不应该急于责备,若是能用平和的语气请幼儿把玩具送回去就行了。

这样既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又能

(三)我总是玩这个——懂得分享

孩子年龄小,对东西的归属和所有权把握不准确,有的孩子觉得自己一直玩,就是自己的,并不能意识到幼儿园的玩具是属于自己的。遇到这种情况,解决的策略并不在这一次了,关键是在于让孩子在朝夕之间学会分享。可以在与同伴交往中,鼓励孩子向其他小朋友借玩具、共同分享同一本书看、为班集体做事情,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培养幼儿学会分享的意识。

(四)引人注意——多些关注多些爱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教师对孩子感情和关注过少,或整天忙于工作事业,使孩子有意无意地通过偷窃行为来获取大人的感情关注。一旦意识到这种状况时,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关注是否不够,其次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引起家长注意,鼓励家长多给予孩子关注和爱,通过家园共育,逐渐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此外,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将这些现象有针对性地变成小故事,在过渡环节讲给孩子们听,引导孩子们从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中,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起规则意识、分享意识、归属感等。

孩子生性天真,他们的行为是成人的缩影或写照,但孩子的伦理道德并未建立起来,作为幼儿教师,切忌不能不假思索急于给孩子定性、扣帽子,不能简单的只看到现象而不究其本质。我们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找寻原因,在反思中总结出最佳的教育方法,以最适当的教育契机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