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邮编:730010
摘要:近年来,安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通过注重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等,实现了经济、科技、产业、开放水平全方面的跨越发展。安徽成功崛起的经验为甘肃省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新发展格局下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近年来发展成效
(一)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从经济总量来看,安徽省2022年GDP总量为4504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位于全国第十位,已经赶超了上海。从经济增速来看,近十年间安徽GDP增速更是高达177.2%,赶超了曾经的经济强者深圳。从发展水平来看,2022年安徽省人均GDP为7.4万元,排名全国第十四位,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均有所提高。
(二)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近年来,安徽省紧跟国家战略,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利用自身的科教资源,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进行实验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与科技创新发展相辅相成的政策,坚持制造强省,实现了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全方面政策覆盖。截至目前,安徽省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三)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
安徽省工业发展稳中向好,优势行业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安徽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上年的13.6%提升至14.2%,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3.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占比由上年的33.8%提高到35.2%,为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了69.9%的增长,产业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四)从“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
安徽利用其自然地理条件,将其转变为竞争优势。安徽临靠江浙沪地区,近年来通过技术制度不断创新,利用成果不断发展安徽自贸区,安徽进出口额显著增加。目前,安徽正计划建设与虹桥联动区,欲凭借上海优势提升自身改革开放水平。
(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绿色环境。2022年,新安江水质优良比率持续保持100%。由于安徽临近江浙沪地区,安徽利用其地理优势积极发展旅游行业,来自沪苏浙的游客占到了80%,成为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的热门景点。同时,依托黄山,安徽打造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安徽快速崛起的成功经验及做法
(一)创新引领发展
抓住时代机遇,紧跟国家战略,依托自身科教大省的优势,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进行创新改革,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制度。2011年,合芜蚌试验区成为我国第四个自主创新重点区域,与中关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安徽省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十的省份,依靠创新改革,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
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出台了必要的人才引进措施,如购房补贴、创业补贴、创业无息贷款等。为高端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培训、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创新人才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二)以培育产业为核心
一是坚持“两手抓”,夯实产业链竞争实力。立足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一手抓有竞争优势和特色的高端制造业培育;一手抓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二是精准施策,优化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加大省级先进制造业政策资金投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撬动社会投资;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金融和土地等要素支撑,促进更多社会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三)推进高水平开放
安徽省市场腹地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强自贸试验区和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安徽省开放水平提高奠定基础,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支持邻省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提升资源配置率。另一方面,推动省际之间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链在区域间对接。国家战略方面,在新发展格局小,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凭借地理优势原因,加强与沪苏浙地区创新合作,努力承接有利于地区发展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四)科学决策护航发展。
一是打造“政府投行队伍”。合肥政府积极打造“政府投行队伍”,政府公务人员积极学习行业发展报告等产业相关信息,具备一定的产业经济学知识。另一方面,合肥政府将一些机关干部在高校挂职,帮助科研人员进行市场对接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公务人员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是在对接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市场需求、市场政策及谈判技巧。
二是精准研究产业招商内容。围绕合肥新时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其产业内龙头企业、新兴企业及发展情况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招商。比如,分析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及背景,结合产业发展政策,对相关行业中优势企业进行全方位详细解读,进行精准招商。
三、加快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对标先进,树立比学赶超的发展理念。甘肃要发展,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对标先进地区,找差距,抓落实,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甘肃实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上下同心、接续奋进,久久为功,营造出长久而良好的政治生态,形成抓发展的最大合力。
(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首先需要树立创新发展思维。围绕甘肃省主导产业发展,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方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保障创新制度服务于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增强资源融通性,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三)牢固树立“工业强省”战略。甘肃要发展,工业是关键。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布局。二是要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要利用现有基础,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着力打造兰州(新区)、天水、平凉、张掖、金昌等地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发展以“东数西算”、集成电路封测、芯片制造、全产业链智能配套设备为基础的智能制造企业,协调推进行业内资源优化整合,做大做强行业和产业链实力。
(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是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与临近省份的交流合作,完善交通设施,同时注重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二是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基础,依托电子商务、航空物流、口岸加工等,建设中欧班列回程分拨中心,三是组建甘肃省港口管理委员会,借鉴上海整合港口资源经验,以甘肃省商务厅为依托,加强对港口的管理。
(五)积极培养与引进科技人才。一方面,健全人才评价机制,简化评价程序,完善科技人才收入分配机制。鼓励高校、企业等建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及人才公寓。另一方面,出台必要的人才引进措施,如购房补贴、创业补贴等,增强外来人才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崔立志.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经验特征事实和对策[J].安徽科技,2019,No.359(01):12-16.
[2]曾光.安徽科技创新崛起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江西的启示[J].老区建设,2019,(18):25-31.
[3]郭叶波,黄征学.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及对江西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3,(01):44-46.
[4]李南凯.区域创新的安徽实践与经验启示[J].安徽科技,2020,(05):6-8.
[5]钱国权.甘肃“强省会”行动对策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2,27(06):7-13.
作者简介:梅钧博(1999-)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