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中风后失眠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中风后失眠的护理体会

金晶晶

赤峰市松山中医蒙医医院

024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于我科的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失眠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周期为3个月,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后失眠患者的护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 中风 失眠 护理体会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1]。中风后失眠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长期失眠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间活动,甚至降低了生活质量,同时也不利于中风的康复。因此,我科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后失眠患者进行干预,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于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失眠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35±5.32)岁,男23例,女1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2.65±5.81)岁,男25例,女15例;两组患者干预周期均为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及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无过敏史,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者;(3)中风前未发生失眠,中风后才失眠的患者。

1.3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失眠的常规护理:(1)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病室清洁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音,床铺软硬适宜,整洁舒适。(2)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指导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3)白天适当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劳逸结合,有助于晚上的入睡,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睡眠体位,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4)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饮料,睡前半小时可以喝杯牛奶助眠。(5)播放自然舒缓放松的音乐,使患者的精神得到松弛和愉悦。(6)护士在进行治疗及护理时做到“四轻”,在睡眠期间采取护理措施时,尽量集中进行,将噪音降至最低。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中医特色护理:(1)中药泡洗:中药泡洗液由独活,鸡血藤,没药,当归,红花等中药煎煮而成,每日临睡前给予中药泡洗,先将1000ml泡洗液放入泡脚桶中,放入2000ml温开水,再放入2000ml热水,测试温度保持在38-40°之间,让患者健侧足部试温后将双足放入桶中,注意为患者保暖,时间为20-30分钟,过程中如遇水温下降及时添加热水,及时测温度,防止烫伤,结束后及时擦干双足皮肤。(2)耳穴压豆:遵医嘱取穴心,神门,交感,三焦,皮质下,内分泌等穴。用75%酒精消毒一侧耳部皮肤,待干后用止血钳将王不留行籽放置于相应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患者有热,麻,胀,痛的感觉,嘱患者每日按压数次,每次2-3分钟,按压力度适宜,避免揉搓,防止搓破耳部皮肤,3日后更换至对侧耳部。(3)穴位按摩:遵医嘱取穴百会,脾俞,太冲,涌泉,三阴交等穴进行按摩,每日一次,每次每个穴5分钟。

1.4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者;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者;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者;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果

.

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

观察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

.

结论

.

国内有研究显示,中风病人一半以上伴有失眠,而老年人和妇女尤为严重,失眠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病人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再次诱发脑梗死或脑出血[2]。常规治疗中风后失眠主要采用镇静治疗和抗抑郁治疗,但无法长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容易出现副作用

[3]。中药泡洗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属于中医护理技术。中药泡洗是将中药煎煮后泡洗双足,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借助于药力和热力渗透入里,作用于经络及脏腑,从而达到调和阴阳,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耳穴压豆通过按压王不留行籽相应的耳穴进行刺激,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的功效。对于耳部神门,心,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位的按压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起到安心宁神的功效。穴位按摩是通过按压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失眠患者的各腧穴,以起到补益心气,安定元神,镇定助眠之功效。

应用中药泡洗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操作简便,可减轻药物及针灸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且效果安全无创,病人容易接受,从统计学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远远高于对照组80%。因此,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中风后失眠的护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文献参考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

2刘素芳,张远玲,李霞,等.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对中风后失眠的护理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7(11):2132-2135.

3杨冬青.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在中风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8.8(1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