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延边朝医医院朝药研发中心 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从病理角度来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对于心脑血管类疾病而言,血脂异常也属于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因此对患者血脂进行控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而言,能够起到防治与延缓的效果。本文从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着手,对中医药防治现状展开分析,总结了当前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中医药;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居不下,据WHO数据统计显示,美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占1/3,在死亡人群中,超出6成患有心血管类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引发因素就是血脂异常,加强对患者血脂情况的观察,控制患者血脂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治疗研究进展情况展开综述,具体报告如下:
1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其一,血脂异常发病机制。血脂异常属于内分泌类疾病,病症十分复杂,因人而异,病情变化无常,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引发的血脂异常,从病理机制角度来看,均是源于脂质、脂蛋白等代谢时的关键酶异常[1]。对于正常人而言,脂肪细胞属于内分泌类器官,其能够通过分泌脂肪因子以及激素等,能够对人体起到调节的作用,使血脂保持稳定的状态。其中,胰岛素抵抗、转录控制因子、脂联素、瘦素以及游离脂肪酸均是能够引发代谢异常的关键因素[2]。
其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学者在研究中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因素导致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3]。比如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慢性炎症等,均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其中,血脂异常,是最为重要的引发因素之一,所以降低血脂,促使血脂达到平衡的状态,就有助于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预防与控制。
2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2.1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防治
中药单体降脂以及复方降脂均能够起到对人体脂质代谢改善的作用,其中,学者认为有效的重要成分以皂苷类、多糖类、蒽醌类以及黄酮类药物为主。以蒽醌类药物为例,如何首乌、虎杖、决明子等在降脂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外界脂质的吸收,提升脂质排泄水平,从而起到降脂的作用[4]。虎杖能够强化人体中肝酯酶的活性,在此基础上降低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促进代谢。再比如多糖类药物,如南瓜、灵芝等,其作用机理为提升患者肠道蠕动互动,促使胆固醇向胆酸的转化,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除此之外,当归、芍药、荷丹片、荷叶等中药,在平衡血脂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5]。
2.2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中医药能从细胞以及分子的层面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防治。比如川芎嗪,其能够降低患者体内TC以及TG的水平,对血脂进行调节,抑制细胞之前的炎症因子,缓解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问题,降低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对血管疾病进行改善。重要白藜芦醇的作用机理与川芎嗪相似,其也是通过自身抗炎的效果,起到对血管类疾病防治的作用[6]。除了单一的中药之外,还有重要复方治疗方案,不如通心络胶囊、速效救心丸等,其能够降低患者体内血清以及血栓素的含量,对血管重构进行改善,达到脂质代谢调节的作用,最终发挥出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对患者的心血管进行保护。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单体或者复合治疗方案,均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整体而言,临床的实验验证尚不丰富,仍然需要进一步统一标准。
总结:综上所述,中医药在疾病预防、身体保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也有显著的作用效果,通过中医药的防治,也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医疗方面的压力。在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方面,基于中医学的“未病理论”,研制防治方案,当前研究表明,通过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切实能够达到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目的。总体而言,中医药在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还需要进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为患者提供高效的干预以及治疗服务,从而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琛琛,杨惠民,郭杨志,等.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及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8,35(1):123-128.
[2]吕晓明,宋囡,王群,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研究及实验验证[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1):3932-3940.
[3]李璐璐,胡馨,尚菊菊. 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疑难病杂志,2020,19(5):524-527.
[4]孙颖,周杰. 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颗粒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中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4):52-54.
[5]王林海,卢健棋,黄舒培,等.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106-109.
[6]刘瑶萍,厉越,张丹,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贞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J]. 世界临床药物,2021,42(10):86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