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456550
论文摘要
林州市的乡村振兴主要以石板岩镇、黄华镇、姚村镇为代表,当地政府在这两个地方率先开展了乡村振兴的改造,这两个地方的小尺度景观改造样板也是最多,以石头为主的小尺度景观在建造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村民的生活。因在农村没有宽阔的道路、广场,本文中乡村小尺度景观,以景观节点、村内道路、景观墙、房前屋后菜园等为主。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景观;乡村景观;
正文:
乡村振兴概念提出之后,农村建设改造项目多了起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一些乡土景观被改造或破坏,随着发展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地方建筑风格的营造。谈及建筑风格,太行山地区的建筑风格,石板岩是风格最明显的,在这里石头被村民们运用到了极致,石头墙、石头地、石头房,所有能用到石头的地方都被用到了。而近年来石板岩的建筑比较单一,两层的砖混建筑比较多,砖墙、水泥墙成了主流,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建筑没有了之前的淳朴之风,变得结构单一、风格僵化,因此在建筑规划的时候需要避免材料、形式的单一性,让这个本就是艺术家写生的地方充满艺术风格。黄华镇位于林州市城区正西侧,太行山脉脚下,红旗渠畔,全镇地势西高东低,红旗渠一干渠由北向南穿过。地处太行山脚下的止方村,建筑风格延续了石头房的风格,村内大部分房子是五间带起脊的石头房,还有一定比例的砖瓦房。没有经过商业开发,建筑风格保存的比较完整,风格相对同统一。
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场,第一阶段的基本建设项目以整治生态环境为主,在初期的治理过程中,乡村振兴首先是环境整治,像清理垃圾、改造猪舍、清理污水沟、拆除危房、硬化道路等工作,被称为“清洁家园”。在第二阶段的改造以基础设施、景观打造为主,局部新建整体改造的过程,乡村风格的景观墙、村中心广场、小菜园、停车场等成为改造的重点工作,既体现乡村美学,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旧的石磨盘、石磙、瓦片、青砖、瓦罐、石头、木头成了构建乡村元素的主要元素,在经过改造之后,巧妙地变成了艺术品,甚至有些乡村在改造成功后成为各县市乡村振兴学习的榜样。下面结合本人在林州市参与实践的几个项目,从几个小尺度景观设计实践,来谈一下乡村美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乡村风格审美的景观墙营造
景观墙在乡村改造项目中比较常见,在太行山地区红色花岗岩石头比较多,在石板岩镇特产一种红石板,过去人们在建房子的时候,把这种石板用在房顶上代替瓦,最长的石板可以达到三、四米长,就是这种石板成为了林州石板岩乡村建设改造的主要材料。大的石板用来建房,碎的石板用来铺路砌墙,于是就出现了具有林州特色的景观墙。
材料在景观墙的运用上,体现出了极大的因地制宜的特点,乡村美学就是“土”接地气,设计上讲究审美的同时,不能将城市的风格带到农村来,在乡村改造的时候,城市的风格是高大上,往上设计,乡村美学影响下的乡村建设,我认为是农民自发的设计改造的过程。在很多设计方案出来的时候,在农村需要找到劳动能手来实施设计,实际情况往往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拼凑一支施工队伍,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村里人才流失严重,砌筑石头景观墙的工匠大多都在六七十岁以上。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对工艺的要求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定。
石板岩镇的乡村景观大多以红石头为主要原材料,大的风格接近本土风格,镇区东边的村庄,我做了一个鹅卵石的景观墙,因为紧邻露水河,附近有很多的鹅卵石,第一次尝试了石板与鹅卵石的结合。点状的灰白色鹅卵石与线状的红石板,块状的红石头,组成不同几何图案。因为地处山区,村内落差较大,在处理一处高岸时,巨大的落差成为村里人倾倒生活垃圾的地方,南边有一户人家,北边有两孔废弃的半截窑洞,顶上是一个小山神庙。我在改造的时候将高岸向前做了一下过渡,增加了两个平台,从路边向上盘灯至第一个平台是一个较宽的休憩平台,向北可以通向两孔窑洞,为此将两孔窑洞进行修复,在里面砌筑了石桌、石墩。沿着石阶向上是一个双向的台阶一边直至村里的小路,一边到达山神庙,方便村民活动。
景观墙施工的过程中有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按照原设计应该出现平台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山石,我对山石做了保留,五米左右高的石头墙下面多出一大块不规则的石头,增加了工程的细节。
止方街上有一处院子的景观墙选用了红石板与玻璃砖的结合,外边用钢材加框处理,让老石板与新材质进行结合的设计体现出了新的活力。石头镂空的处理和玻璃砖的通透感形成了两种鲜明的对比,在材质语言上我认为拓宽了材质的使用方式。
二、满足乡村视觉审美属性的乡建中心小广场
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大的景观节点当属村子中心的小广场,其实就是村里空闲的宅基地或晒麦场,在平时是村里举行重大活动时的场所,承载着整个村子的历史记忆。能承载本村更多最古老文化记忆的元素,保留下来的只有石器了。大量的石磨盘、石碾盘被保留了下来,拆除旧房的时候一些石质的建筑构件、长条石成为建筑重复利用的材料。在建设过程中,被用来当作台阶、铺路,中华古板栗园就出现了很多用磨盘铺成的小广场,不同花型图案的磨盘放在地上时勾起了人们的回忆。广场的青砖景观与磨盘、水系的结合,增加了景观的动感。在磨盘广场的西面,有一处红石头砌筑的弧形景观墙,在石头的顶部有一层立着的磨盘,在施工的时候就近取材,没有形状的石头与规则的圆形磨扇组合成不同形状的对比,地上也同样用磨盘铺地与景观墙的磨盘做呼应。
在止方村清理村内垃圾的时候,很多废弃石磙、石块被清理出来,我将这些石磙在一个角落建了一个高五米的装置造型,装置周围用石槽立起来做了一面背景墙,灯光由下而上打在石槽里,形成了不同的阴影,墙面凹凸的造型出现了不同的体积空间。由村内建筑构件、生活用具、青石磙堆砌的石头装置,出现在景观广场,体现出浓厚的本土元素。广场建好后,村民作为一个欣赏着,也在参与着村庄的建设,村民跟装置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村东头一个桥头常年被村民倾倒生活垃圾,在河道上有一座废弃的小石桥,河道几乎被填满,在垃圾堆的东边是一条新修的乡道,这里是整个村子的一个视角,在设计的时候我把小石桥做了保留,成为连通河道南北两边的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小的水系景观,弯曲的小路将河道两侧连接起来,村民在闲暇之余走在小石桥上,让这里成了村子的一个记忆,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想起这个小石桥的历史。
下里街村地处洹河流域源头,村东河道常年淤积,长满杂树、芦苇等,在清理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淤泥,堆积在河岸西边,如果外运的话村庄内刚铺完柏油的道路不仅会遭到破坏,还会产生很大一笔运费开支。在综合考量之后,我在河岸的西边给设计了一个登高瞭望的小土山,顶上的路全部用旧石磨盘、条石铺就,只在山顶建了一个四角亭和一棵柿子树,山脚下西边用太行山的石头做了一个叠瀑,简单的处理既有意境又少了繁琐的施工量。后来这个土山成了村民举行娱乐活动的地方,村民们在劳作之余登上小土山,向西望见太行山,东边远眺洹河,从此人们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因此在设计施工的时候,需要切合实际情况出发,在符合设计美感的同时照顾到村民的日常需求。
三、乡村审美风格菜园景观
乡村振兴景观菜园的设计也很有趣,在田间地头搞设计一开始一头雾水,怎么种地,怎么划分田块,引水渠从哪里挖,田间小路从哪里留这些农民比我们要懂,对我们来说这是外行的事情。因此我在设计的时候,结合村民的日常生产去设计,田间小路是方便村民采摘蔬菜长时间走出来的路,路线不需要设计,只要考虑美观就行。在前期选择铺设材料时放弃了防腐木,因为在农村铺设防腐木实用,所以选择了房上拆下来的小椽子,木头的颜色和环境天然的融合在一起非常协调。在菜园里我们给村民划分了藤类蔬菜、叶类蔬菜、架类蔬菜等几块,在菜地上空搭建了一个蔬菜廊架,地上用青砖铺设一下,丝瓜、葫芦、南瓜所有能上架的蔬菜被规范到一起,方便研学活动开展。
菜地围栏在选材上,有的选用不锈钢仿竹子的,防腐木栅栏、竹片栅栏,木头栅栏,木头与麻绳结合等,综合各种材料来看耐用的还是不锈钢材质仿生态的,其它材质的在一两年内都会坏掉。结合实际情况,最终我们还是把栅栏换成了金属材质。不论是从施工难易程度还是从材料耐用程度来说,不锈钢仿生态栅栏材质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因地制宜的道路铺装与小品营造
在道路的硬化铺装上,各个村子在材料选择上是五花八门,红石板、水泥块、青砖、灰瓦、鹅卵石、各自有不同的风格,村民们将以前泥泞的土路,通过混凝土的硬化和面层铺装改变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本着以实用为主的原则,设计在其中只进行局部点缀。比如,在转折处进行过度,用磨盘或者石板、鹅卵石拼出一个装饰图案进行点缀。农具、罐子、动物、植物等各种造型图案出现在农村的小路上,或者选择上集中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几何拼贴。
黄华镇的史家庄,村内改造的道路还是比较多样的,有防腐木、红石板、青石板、鹅卵石、塑胶等材质。止方村内的铺装自成一种风格,主街道采用大量的青石板,与旧灰砖切片贴的外立面形成了一种呼应,简单的铺装衬托出了墙上的造型。在河道边上,小路的铺装直接将河道清理出来的鹅卵石,与太行红石板相结合进行铺装,大面积的铺装使用的还是石板碎拼,比较精细的地方还是要做的细致一些。在止方村西头一处景观节点的设计上,有一处景观墙处于桥头节点,同时又是一处农家乐的标志,在设计的时候我在围墙靠近路口的一头新加了两米的高墙与原有就得围墙相结合,并在墙上镶嵌了一块磨盘和一个青石出水口,并在水口的下面加了一个青石槽,一个小水系景观就形成了,粗旷的石头与涓涓细流形成动静结合的景观
五、地域风格明显的村标设计
在村标和精神堡垒的设计上,我选用了房顶上拆下来的旧石板,这种旧石板是太行山高家台这个地方特有的层积岩,过去人们用工具将石板裁成合适的大小,方便运输方便施工,一般一块石板刚好是一间房的宽度,一坡屋面刚好用三块可以搭住。现在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代替了石板,这种石板被拆下来之后没有了合适的用途。
石板的宽度和高度刚好适合作为村标刻字的底板,最先是纸坊村黄华山居的村标,设计了一个高四米宽三米的石板组合,由于单块石板比较薄,山跟前的顺山风比较大,立起来的时候不结实,综合考虑后,选择加厚了石板的厚度。在石板的中间,在内部用钢结构焊接了一个框架,石板贴在两边的钢架上,以干挂的形式立在架子上。在造型上做了少许的切割,本身石材的宽度是固定的,最大宽度不超过一米,在造型的时候尽量不减少总宽度,靠近路边的一块石板选取了一块最高的石板,只在顶部将两个角切割成比较有力度的角弧,保留了整个石板的宽度,第二块和第三块造型的也只在顶部和底部进行切割,整体在高度上显现出了大的节奏。底座是混凝土基座,高度一米,底部也用弧形的石板进行装饰,与顶部的造型进行呼应。
第二个石板造型应用的例子是高家台的村标,在有了黄华山居的经验之后制作高家台就顺利了很多,在石板的选材上更大,总高度达到了四米五,石板颜色和造型也更丰富,中间写字的石板选择了一块水波纹的石头,特殊的机理感是太行山材料独有的美感。底部依旧是弧线的波浪纹设计,前面多了一块大红石板。在选到材料之后,制作是根据选到的石材来进行设计的,很多石材天然的纹理需要现场进行调整用途,比如底座上这块被切割成波浪纹的石板,由于它的颜色是花白的,放到前面会显得特别轻,为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又在前面加了一块颜色较深的石板。
在石板的设计和材质运用上,我认为高家台和黄华山居的村标设计,做到了石板的创新应用,从以前房顶上和桌面上搬到村庄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既有雕塑的面构成元素,也有体积的组合,通过这两次的尝试,最大程度的发挥了红石板的用途。在施工工艺方面,石板的切割和干挂还是遵循常规的方法,先画线然后用角磨机进行切割,就是在挂外面这一层的石板时需要将石头固定在里面的架子上,外面石板事先在地上粘接牢固后再把整体的造型进行吊装加固。三块石板采用分别加固的方法完成加固。
结束语
村庄的改造是零零散散的块状景观组成的,每一座房子前后的空地,影壁墙一块菜地,一个影壁墙,一个村标等构成了村子的景观,在改造的时候梳理、修复比较多,新建的比较少,乡村风格小尺度景观设计,需要将这些小尺度的景观与原有的建筑景观相协调,形成整体的乡村风格,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具备综合把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