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赵建茹

吉林油田江北医院体检中心138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产生原因和管理办法以及实施成果。方法:研究对象202232023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例数均为44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观察组相比,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因素比较多,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原因;管理

前言:护理风险指的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受不同原因影响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受伤或死亡的情况。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接收的患者病情严重、发病快,且患者和家属通常心情烦躁,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影响患者治疗和医院声誉,所以急诊护理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护理风险发生因素,根据分析结论做出对应管理,才能够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家属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文为我院2022320233接收的88例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对管理结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文所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病例类型:急诊患者,病例选取时间:2022320233接,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例数均为44例。参照组内,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5例和19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52.45±3.26)岁。护理人员总计10名,年龄20-43岁,年龄中间值32.45岁;学历水平:大专以下5例,大专3例,大专以上2例;工作年限:低于三年2名,3106名,超过102名。观察组内,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6例以及18例,年龄18-72岁。护理人员总计10名,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32.55岁。

大专以下、大专、大专以上,例数分别为6例、2例、2例;工作3年以下、310年、10年以上者例数分别为2名、7名、1名。双方患者以及护理工作者资料对比后,在年龄以及学历水平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以及家属了解该项研究内容,同意参加本研究,签署了同意意向书,该项研究得到医学伦理组织批准,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交流障碍者;精神疾病患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急诊护理风险原因:

环境方面:急诊室空间布局不合理,如果出现同一时间段内患者较多的情况,容易产生医患冲突矛盾,护理人员需按照患者病情急缓程度安排就诊次序。同时,急诊室内抢救设备不完善,设备管理不规范,医护人员操作不严谨,容易造成设备异常情况,不利于节省抢救时间。另外,急诊科的清洁工作如果做的不及时、不全面,则容易传染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管理方面:急诊科管理制度不完善,存有漏洞,护理风险环节制度陈旧,没有按照实际工作调整,容易增加急诊科护理风险。急诊科护理人员长期精神紧绷,精力和体力消耗较大,若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则会增加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低会影响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随机应变能力较低,没有急救经验,在处理多疾病合并患者时,会降低诊疗效果,且容易增加误诊率和护患纠纷率。护理人员统计资料时出错,资料记录不全、混淆等情况发生,会导致无法准确提供患者资料,加大护理风险。

患者方面:急诊患者病情重、起病急,患者负面情绪较多,因此依从性不高,容易产生护患矛盾,也容易出现极端行为,会加大护理风险。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不一,如果患者陈述病情模糊、隐瞒,会导致护理人员无法精确判断其病情,甚至会出现误判情况,进而提高护理风险率。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为患者进行基础监护,涵盖病情、用药等内容。

观察组:为患者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方式: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提升风险意识,急诊科按照自身状况,不断调整管理方案,对流程进行不断细化,让护理人员依据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防止产生不良事件。急诊科成立风险防范小组,选派组长、组员,各司其职,强化风险管理认知度。深入调查高发生率的风险隐患,并探索风险发生规律,总结风险发生特点、时段,最后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并在实施方案过程中,逐步完善不足之处。另外,管理负责人还应构建交接班制度,便于及时更新、补充各时间段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

规划资源,创设良好环境:急诊科室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由专人摆放设备仪器,做好检查、登记工作。定时清点药品,及时补充不足量药品,定期检查、维修仪器设备,及时更换配件,保证设备仪器状态良好。适当扩大急诊室面积,合理布局,由专人定时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减少患者交叉感染情况。合理安排窗口布局,引入信息化平台技术,方便患者手机挂号、缴费,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

提升工作能力,优化护患关系: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实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定期召开会议,针对不良事件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从风险事件中找出原因和防范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严谨性。另外,利用培训会议增强护患间的交流能力,护理工作者从患者角度看待问题,为患者疾病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护理人员应秉承人性化护理理念,积极掌握患者真实需求,主动为其解答疑问,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获取家属和患者信任,优化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利用护理满意度自制评价表做出评定,满意度与一般满意度之和作为总满意度。护理质量含有五项内容,分别为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护理沟通、消毒隔离以及物品和器械的管理,分值和护理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该项研究内容以及结果全部利用计算软件SPSS22.0做出核实,计算内容中,计量数据通过T值检验,计数数据通过卡方值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比形式呈现,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述,若检查结果显示P<0.05,表示统计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满意

护理满意度

参照组

44

1534.09

2045.45

920.45

3579.55

观察组

44

3068.18

1227.27

24.55

4295.45

X²

5.090

p

0.024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参照组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文书书写

急救物品和器械管理

消毒隔离质量

基础护理操作

护理沟通

参照组

44

80.00±3.11

82.10±3.00

82.25±4.10

86.22±2.44

79.10±2.44

观察组

44

90.41±3.22

91.61±3.51

92.47±3.21

94.91±2.41

89.31±3.22

t

15.424 

13.805

13.019

16.807

16.763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急诊科护理风险诸多,严重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和满意度,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寻找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对危险因素做出探析,进而做出针对性风险管理制度,并按制度进行管理,由此降低风险发生率,提升急诊科护理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本文研究显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护理干预,增强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在其研究中,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操作、急救物品和器械管理以及护理沟通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表明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且本文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表明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下,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能够得到提升。

结束语:

总之,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临床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庆荣,邵泽花.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8):147-150.

[2]孙继敏,蒋琳,曹静.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8):161.

[3]韦太师.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健康之友202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