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医院 3004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79例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中40例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39例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患者列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急诊抢救过程所需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各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明确,缩短急诊抢救时间,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急诊抢救;应用
心肌梗塞即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死亡率较高。MI处于超急性期时,病情发展迅速且极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心肌组织随着病情发展呈现大面积坏死,心脏、呼吸骤停现象,最终危及患者生命[1]。在急诊抢救中如何缩短急救过程所需时间,加快有效治疗进展,成为临床护理重点,因此本文通过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79例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中40例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39例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41~77(53.96±2.63)岁,观察组女18例,男21例,年龄42~76(53.64±2.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接诊后检查清点临床医疗设施设备,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抢救医师相关工作,并做好病情监测、协助患者家属办理入院相关手续等。
观察组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1)在接诊后立即准备相关急救用品,包含医疗设备及急救药物,保障3~5min出诊,并通过电话了解并记录患者状态,指导现场人来实施简单的急救手段。到达现场立即进行施救工作,给予吸氧,连接心电图,检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基础病情后,将相关信息告知院内急诊科室,做好急救准备工作。(2)建立急诊抢救绿色通道,运送患者至抢救室,协助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并完善患者各项检查资料,并做好PCI术围术期准备,急救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做好并发症预防,告知患者家属目前状况、疾病知识、治疗方式等,提高家属依从性,确保救治过程的顺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接诊后急救、用药、介入治疗及住院时间,进行两组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抢救相关时间比较
接诊至住院观察整个急诊抢救时间(min):观察组(82.69±11.96)vs对照组(127.69±23.85),t=9.767,P=0.001(P<0.05)。
近年来急性MI发病率增高,且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分析其原因与工作压力、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社会变化等诸多因素均有关联,MI目前已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MI的治疗临床通常采用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对于PCI术的治疗效果急诊抢救过程时间具有较大的影响[2]。
通常在MI发病3h内为PCI术最佳治疗窗口期,而对于如何有效缩短急救所需时间,包含急诊抢救、用药治疗到PCI术的实施过程,是目前临床研究关注重点。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型针对急救所制定的护理模式,通过有效处理急救中各环节,达到检查、诊断、急救密切衔接,使整个急救过程顺畅、快捷,缩短整体急救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的临床护理方式[3]。本次研究通过在超急性期MI患者急诊抢救中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表示观察组在急救过程各项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使整个急诊抢救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明确,缩短整体急诊抢救时间,促进患者疾病救治顺利,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磊,江新泉.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42(06):476-480.
[2]李庆印,刘裕文,郝云霞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现状与思考[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1,2(01):32-36.
[3]彭晓虹.急诊脑卒中患者应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J].名医,2021(2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