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精神病院,云南 昆明 654100)
【摘要】目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喜则恐之、怒则悲之、悲忧则喜之、思则怒之、恐惊则思之[1] 。结果:患者的不良情绪普遍得到改善,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祖国医学理论博大精深,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可灵活应用。
【关键词】中医情志疗法;精神疾病护理
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往往比一般人深刻得多,他们的感情很单纯,不会从各方面加以分析考虑,哭笑无常.嬉笑怒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在他们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本文结合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情绪变化,将中医情志疗法应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结合辨证施护、因人制宜,对不同情绪体验的患者施以相应的情志护理,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中医情志疗法是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以情志配五行,利用五行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1] 精神病人虽然病因.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但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精神疾病护理以症状护理为主要内容。[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住院患者70人,情绪反应各不相同,“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他们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其中“喜、怒”多见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悲、忧”多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思”多见于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恐、惊”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精神病因素的影响,患者对这些不良情绪难以自控,悲喜太过,担惊受怕,忧思劳神过度,自卑埋怨不休,影响正常的睡眠和休息,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也导致护理此类患者非常困难,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护理此类患者,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1.2方法
人的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利用情志变化间的相互制约作用,[1]结合导致不良情绪的原因辨清证型,因人制宜,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适合的环境施行护理,掌握情志刺激的度,适可而止,避免太过。(具体方法有:喜则恐之、怒则悲之、悲忧则喜之、思则怒之、恐惊则思之[1] )。
1.3实施
(1)发现患者哈哈大笑、高声唱歌、兴奋狂躁,用“喜则恐之”法,用语言吓唬他(她),让他(她)感到害怕,从而克制兴奋状态。(注意: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悲、喜倒置,遇到伤心事反而哈哈大笑,此类患者不用此法)
(2)发现患者发怒,大喊大叫、骂人打人,用“怒则悲之”法,告诉他(她)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他(她)感到悲伤,从而克制发怒情绪。
(3)发现患者担心、哭泣,用“悲则喜之”法,从积极的方向开导她(他),夸奖她(他)的优点和特长,给他(她)讲讲笑话,让他(她)觉得开心,从而克制悲伤之情。(注意:情感反应不协调,悲喜倒置的患者不用此法。)
(4)发现患者思虑劳神过度,焦虑紧张,坐立不安,难以入睡时,用“思则怒之”法,适当的说一些他(她)的缺点和弱点,打击、取笑他(她),把他(她)激怒,从而克制焦虑状态。(注意:应严格掌握刺激的度,适可而止,避免太过。)
(5)发现患者惊恐害怕,怀疑有人要偷东西、要毒杀自己,自己即将死去,四处逃避躲藏,守住自己的东西不肯离开,蜷缩着身体,瑟瑟发抖,紧抓住医生请求救命时,用“惊恐则思之”法,循循善诱的开导她(他),把他(她)引入思考,以转移其注意力,从而克制惊恐害怕之情。
2.结果
情志疗法实施后,我科患者的不良情绪普遍得到改善,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取得的效果从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的分值改变上体现出来。列表如下:
情绪状态 | 实施前 | 实施后 |
不耐烦 | 4分 | 0分 |
容易生气 | 3分 | 1分 |
对人友好 | 0分 | 3分 |
不如意就心烦 | 4分 | 1分 |
易激动发牢骚 | 4分 | 1分 |
对不好笑的事情好笑 | 3分 | 0分 |
自觉抑郁沮丧 | 4分 | 1分 |
自觉一无是处 | 4分 | 1分 |
无故发笑 | 3分 | 1分 |
容易冒火 | 4分 | 0分 |
怀疑有人要毒害自己 | 3分 | 1分 |
怀疑得了重病就要死去 | 4分 | 1分 |
注:0分—没有1分—有时有2分—常常 3分—经常 4分—一直是
3.结论
情志疗法又称情志制约法或以情胜情法,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以淡化或消除不良情绪的一种护理方法。在使用以情制情法时,要在患者有所准备时进行正式的情志护理,还要掌握患者对情志刺激的敏感度,适可而止,避免太过。[3] 若能正确掌握五行生克关系,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因人制宜等理论基础,灵活应用,此法在精神疾病的情志护理中将起到很大作用。这也说明祖国医学理论博大精深,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可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袁银根.《中医基础学》江苏,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苏1998年第一版,第17页.
[2]蔡红霞 ,王晓慧. 《现代精神疾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页.
[3]丁建中.《中医护理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21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