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总医院 福建省宁德市 352300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技术并研究分析其临床症状及疗效。方法:收治8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8月-2023年8月,收治后,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40例采纳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采纳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较高,治疗效果较优异,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经过此次康复治疗,可发现其下肢功能恢复较好,且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症状
脑卒中疾病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经常发生在临床,且治疗后,脑神经功能损伤比较严重,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肢体瘫痪,最常见的一种就是脑卒中后足下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且使其生活质量降低[1]。当出现该种疾病时,应该及时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其病情严重[2]。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康复技术进行治疗,且对其各项临床相关症状展开研究记录,相关研究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8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全部在2019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收治后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为一组有40例患者,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为一组有40例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技术治疗。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占比=20:20,其中最小年龄即为50岁,最大年龄即为80岁,年龄中值在(65.28±5.88)岁,患病时间最长7个月,最短14天,患病时间中值为(3.29±0.62)月;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占比=15:25,其中最小年龄即为52岁,最大年龄即为82岁,患者的年龄中值在(67.61±5.94)岁患病时间最长8个月,最短11天,患病时间中值为(3.53±0.29)天。2组患者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完成日常的肢体训练。
观察组进行康复技术治疗,(1)首先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康复治疗体位,应采取卧位,完成简单的上下肢训练,活动身体关节,锻炼肢体肌肉,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现象。(2)锻炼胫前肌,锻炼时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在膝盖下方的位置放置枕头,将膝盖微屈,并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完成足背的外翻训练。(3)身体活动受限的患者可以在病床上完成简单的关节活动,可尽力去触碰自己的脚跟,双手抓住踝关节,并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如患者可独立下床活动时,应该对其进行牵拉训练,训练时间一定要保证在半小时之内,不可过度训练。(4)可对患者进行穴位针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且在施针过程中,应注意施针的深度,保证其深度适宜,且要注意做好无菌措施。(5)训练患者的站立行走,让患者平躺在床上,与床垫接触,固定好其四肢,并将立式病床升起,逐渐帮助患者站立,如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训练。多次训练后,可逐渐让患者独立站立以及行走,坚持长期训练,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6)除以上治疗之外,还可以采用电刺激治疗方式,通过电刺激患者的下肢,使其刺激反射促进肢体活动。
1.3观察指标
(1)对比分析以上两组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共100分,如评分比较高,则为以上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
(2)对比分析以上两组的其治疗效果,显效:下肢可正常活动;有效:下肢症状缓解,可适当活动;无效:下肢不可正常活动且病情未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以SPSS23.0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用()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存在一定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下肢功能恢复评分(± s,分)
组别 | 例数 | 下肢功能恢复评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0 | 35.18±2.48 | 66.16±3.28 |
观察组 | 40 | 35.20±2.55 | 80.16±3.48 |
t | - | 0.036 | 18.515 |
P | - | 0.486 | 0.000 |
2.2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优异,存在一定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40 | 18(45.00) | 12(30.00) | 10(25.00) | 30(75.00) |
观察组 | 40 | 20(50.00) | 18(45.00) | 2(5.00) | 38(95.00) |
- | - | - | - | 6.275 | |
P | - | - | - | - | 0.012 |
3 讨论
脑卒中疾病发生后,经常会出现比较多的残疾症状,其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症状就是偏瘫功能障碍,对人体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够正常行走,生活质量严重降低[3]。在脑卒中疾病后期,经常会出现足下垂的症状,使得关节肌肉僵硬,活动受阻,导致其正常行走受到一定影响
[4]。当出现该种症状时,应该及时治疗,否则就会导致跟腱挛缩发生,导致其足下垂症状[5]。在生活上,其治疗时间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及其经济负担[6]。因此,临床上治疗该病已经成为康复治疗师的重点研究热点,且应该在临床治疗时,研究出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并通过多次临床实践,将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往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经常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康复治疗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康复治疗方式多样化,且具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治疗技术在疾病治疗过程的应用,对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该种方式治疗结束后发现,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较,该种治疗方式更加适合应用在临床,且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较快,在一定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康复治疗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优点。
在以上研究中,应用康复治疗技术进行治疗,且治疗后,总体治疗效果较佳,治疗结果达到理想,经过临床康复实践,最终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肢功能恢复评分较高,治疗效果比较优异,P<0.05。由此可以发现,该种康复治疗技术不仅会提高其下肢功能,还可促进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且保证治疗效果理想。
结合以上所述,应用康复治疗技术展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疾病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且康复治疗结果比较理想,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在临床大力推广并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邹慧,王兰香,殷晓伟,等.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中医康复治疗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05):436-438.
[2]王晓景,毛立亚,马齐.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中西医治疗现状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5):63-66+71.
[3]龚英,石国凤.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 2021,30(08):808-811.
[4]赵芹.早期介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5):84-86.
[5]黄艳,朱沙利,冯玲.脑卒中后足下垂步行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7):189-192.
[6]盛逸澜,余波,瞿强,等.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评定与治疗新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