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瓜类蔬菜产业发展分析

/ 2

弥勒市瓜类蔬菜产业发展分析

朱权1   吴忠丽2

1.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弥勒市植保植检站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异常迅猛,种植面积2020年达1880万亩,产量2507.89万吨,产量、产值、外销出口额大幅提高,成为南菜北运西菜东送的重要基地。但云南省热区蔬菜产业由于受高温、高湿影响,瓜类蔬菜种植总体仍以农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与变化的市场不适应。根据热区特点和热区蔬菜生产实际,为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绿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就瓜类蔬菜在弥勒农业的应用开展实地调研

一、弥勒市瓜类蔬菜产业发基本情况

弥勒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弥勒市地处亚热带,接近北回归线。主要农业区光热条件好,多年平均气温18.3C,年日照时数2176.4小时,由于境内地形多样,在海拔16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6-19.7C的坝区,河谷地带,属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年平均气温15-16C的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在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2.5-14C的东山等少数地区,具有暖温带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

2022年全市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143.76万亩,较2021137.97万亩增加5.79万亩,增幅4.2%,其中,其中大小春粮豆播种面积83.1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15万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32.46万亩。2022年全市瓜类种植面积达3.9903万亩,总产6.2226万吨,平均产量1559.4千克/亩,实现综合产值达12667.9万元,其中:

南瓜种植面积1.7059万亩,总产2.7415万吨,平均每亩单产1600千克;辖区内市场收购价格为1.5-3.8/千克,平均收购单价2.5/公斤,亩产值3750元。其中,姜柄瓜种植面积2779亩,以出售嫩瓜为主,总产0.3139万吨,平均每亩单产1.13千克;辖区内市场收购价格为2.5-4.0/千克,平均收购单价3.0/公斤,亩产值3390元。密本南瓜(主要是葡萄园间作密本南瓜)种植面积1.428万亩,产量2.4276万吨,平均每亩单产1700千克;辖区内市场收购价格为1.8-3.8/千克,平均收购单价2.6/公斤,亩产值4420元。

西葫芦种植面积2.1079万亩,总产 3.0861万吨,平均每亩单产1464千克;辖区内市场收购价格为0.5-4.5/千克,平均收购单价1.5/公斤,亩产值2196元。

黄瓜种植面积0.1005万亩,产量0.2184万吨,平均每亩单产3000千克;辖区内市场收购价格为2-4.5/千克,平均收购单价3/公斤,亩产值6000元。

西瓜种植面积0.076万亩,产量0.1766万吨,平均每亩单产2320千克;辖区内市场收购价格为2-5/千克,平均收购单价3/公斤,亩产值6960元。

二、弥勒市主要瓜类品种及生产种植方式

(一)南瓜品种及种植方式

南瓜品种主要为蜜本南瓜和姜柄瓜。蜜本南瓜主要种植方式为葡萄地间作,即葡萄+南瓜,其次玉米+南瓜葡萄+南瓜其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葡萄生长后期葡萄架利于采光的条件,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水晶葡萄快成熟时,在葡萄植株间套种南瓜,待葡萄采摘后,让南瓜蔓沿葡萄主杆攀爬到葡萄架上任其沿着葡萄架生长,长出的南瓜悬空吊在葡萄架下,南瓜表面果粉多,品质好。葡萄套种南瓜其水肥供给方式主要是利用葡萄配套的滴管带进行灌溉。种植区域主要是东风农场和新哨镇的水晶葡萄种植区。玉米+南瓜主要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玉米一般采取1.8米或2米的复合带种植模式,在宽行中间,每隔4-5米套种一株南瓜,后期由南瓜在玉米大行间生长,长出的南瓜自行躺在地上。此种种植方式南瓜着地部分会有少些程白色或黄白色,卖样没有上架种植的南瓜好。姜柄瓜主要种植方式为露地,地膜覆盖,主要竹园、朋普镇种植,其它乡镇零星种植。弥阳街道卫泸片区和部分山区乡镇种植少量籽用南瓜,种植方式为田头地角点种,没有形成规模。

(二)西葫芦品种及种植方式

西葫芦品种主要为翠绿王、绿颖等,主要种植方式为膜下(滴灌)种植,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旋耕整地。然后按照行株距1.2*0.6的规格,开沟理墒打塘后直播或育苗移栽。有条件采用滴灌设施的,需铺设滴灌带后再覆膜。种植区域主要是竹园、朋普、虹溪、西二(南盘江河谷)等乡镇。

(三)黄瓜品种及种植方式

黄瓜品种主要为黑优901、中农16、春棚5号等,主要种植方式为钢架大棚滴灌种植。种植区域主要是竹园、朋普等乡镇。

(四)西瓜品种及种植方式

西瓜品种主要为麒麟瓜、黑美人等,主要种植方式为竹木大棚滴灌种植。种植区域主要是江边乡、朋普镇,以浙江人租地种植为主。

三、弥勒市主要瓜类用药种类及用量情况

(一)南瓜用肥用药情况

葡萄+南瓜肥料主要为农家肥(每亩500-800千克)+复合肥(每亩30千克)+磷酸二氢钾,主要用药为吡虫啉、粉锈灵等;玉米+南瓜肥料主要为农家肥+钙镁磷+复合肥,主要用药为吡虫啉、粉锈灵等。

(二)西葫芦南瓜用肥用药情况

西葫芦肥料主要为农家肥(每亩1000-1500千克)+尿素(碳铵,每亩30-50千克)+磷酸二氢钾,主要用药为三唑酮、代森锰锌、吡虫啉等。

(三)黄瓜用肥用药情况

黄瓜肥料主要为农家肥(有机肥,每亩2000千克)+过磷酸钙(每亩50千克)+水溶性复合肥(每亩50-80千克)+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主要用药为霜脲锰锌、百菌清、三唑酮、加瑞农、吡虫啉等。

(四)西瓜用肥用药情况

西瓜肥料主要为农家肥(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每亩50千克)+复合肥(每亩100千克)+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主要用药为敌克松、咪酰胺、烯酰吗啉、百菌清、吡虫啉等。

弥勒市瓜类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种子质量和种子适宜性纠纷时有发生。瓜类种子基本都是种植户从经销商门店购买,部分新品种未经田间试验示范就推销给种植户,部分种子存在质量和适宜性问题,每年都有多起种子质量纠纷。

2.种植管理技术不到位。目前,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普遍存在市级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不掌握蔬菜技术,不能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农户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全靠种子、化肥、农药经销商指导,或农户相互学习,农户种植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效益普遍不高。

3.市场价格不稳定。瓜类价格波动,抗风险能力低,丰产难丰收。如西葫芦等菜用瓜,投资小,生育期短,上市快,每年的秋冬季农户大量种植和上市销售,由于西葫芦生育期短,上市较为集中。价格好时每亩收入可达上万元,价格不好时每亩仅有2000余元,因没渠道及品牌支撑,导致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普遍存在。

4.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田头交易、冷链物流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产业效益难以保障。

(二)建议和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建设农产品田头交易、冷链物流交易市场,方便群众销售农产品和实行错峰销售。瓜类等均属于耐贮藏的品种,尤其是西葫芦,上市高峰期每天的交易价格均下浮的厉害。建立大型的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客商云集弥勒进行瓜类蔬菜的交易,同时还可通过冷链中心新进收购保鲜,再错峰销售,确保农户收益。

2.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一是进一步明确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职责,增加农技推广经费,让更多的农技人员从政府中心工作中脱离出来,专业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二是鼓励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直接从农业高校招录农业专业学生充实农技推广一线加强瓜类蔬菜科技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的力度,针对性进行瓜类蔬菜的种植、防虫防病等技术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在西葫芦的种植发展中更优质高产。

3.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示范带动面广、技术装备水平高的产业融合主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科技创新、科技示范、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增强普通农户参与能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4.探索新模式改变传统销售模式。进一步规范管理收瓜类蔬菜的市场秩序,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规定收购场所,做好瓜类蔬菜收购的规范管理,并对价格进行公开。杜绝在交通道路上设置收购点,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探索种植销售新模式,提升农户种植信心借助供销社回归的契机,支持企业、合作社、冷库等新型经营主体多方实施统购统销模式,发展订单种植充分利用好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鼓励种植户加入,真正发挥好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和协调功能,集中劳动力资源,规范管理,规模连片发展,把瓜类蔬菜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为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锦秀,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朱增勇,中国蔬菜生产与供求分析[J],农业展望,2006

[3]沈朵朵,胡建杰,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6

[4] 梁银丽,设施蔬菜持续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