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摘要: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正式提出“要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同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教育领域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高校都在迫切地探索由传统教学转向数字化教学新模式的有效途径。然而,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高质量数字化模型匮乏、教学及课程个性化缺失、融和产业数字技术不足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教育数字化的有效推进。因此,为贯彻国家数字化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文件精神。本研究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从挖掘教育数据、创设个性化情景、产教协同机制,提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以缓解此类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挖掘;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挑战,各国竞相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出台鼓励政策,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全方位。国内外学者也相继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研究,主要研究如下:
1.数字化转型内涵研究。数字化转型是破除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升教育培养与实践需求匹配度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旨在将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技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体系及其运转方式,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赋能教育教学过程,以此推动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数字化转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转型四个阶段。
2.数字化转型困境研究。国内外学者探究了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阻碍因素。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质量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匮乏,缺少多维度分析、过程性评价与动态反馈的模型,且评估标准缺乏科学性与固定性;海量数字化资源以碎片化方式呈现,难以辨别和选择所需的知识,并形成系统性、结构化的知识与能力,存在个性化选择问题;教育内容与产业实际匹配程度低,人才培养数字化过程与产业实际匹配较差,未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协同数字化转型。
3.数字化转型行动研究。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对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课程开发等作出规划,例如德国“数字世界中的教育”战略等。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建立政府、企业与大学的多边合作的机制,共享优质数字资源,构建开放化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建立教学内容访问、课程评价等数字化系统,基于知识图谱重构数字知识的关联,从而解决数字知识知识碎片化问题;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灵活的学分认证体系等。
综上所述,现有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及成效。然而,尚缺乏高质量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教学及课程个性化缺失、融和产业数字技术不足,未能深度挖掘教育过程数据,急需开展新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二)专业层面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
一是专业层面高质量数字化模型匮乏,建设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二是专业领域教学及课程个性化缺失,亟需开展专业领域个性化与精准化教学,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解决海量数字化课程资源引起的,碎片知识选择困境;三是专业融和产业数字技术不足,专业在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脱离产业实际场景、未与产业发展相协同等问题。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的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
首先,运用深度挖掘技术,从教育数据池、教育神经元、教育反射弧、教育服务四个层面,构建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其次,基于数字化模型重构教学,从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模块、个性化学分置换制度,创设个性化情景模型。最后,基于数字化模型深度产教融合,实现校企联动,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赋能产业发展角度,构建产教协同化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构建“数据池+神经元+反射弧+教育服务”的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从教育数据池、教育神经元、教育反射弧、教育服务四个层面构建模型。其中,“多层级”教育数据池,是教育数据的汇聚中心;“多主体”教育神经元,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课程等主体;“交叉式”教育反射弧,通过深度挖掘教育数据的潜藏价值,对培养问题或需求智能化反馈;教育服务,包括学生发展诊断、学情预警、智能决策等。
第二,创设个性化的“数字教学模式+数字课程模块+数字资源认证”。基于数字化模型重构教学,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挖掘学生成长数据构建个性化评价策略,为其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深度挖掘数字课程与学生行为数据,整合碎片化数字资源,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模块;构建数字资源学分认证体系,制定个性化学分置换制度。
第三,构建产教协同的数字化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深度挖掘教育与产业各项数据,实现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大数据产业中心、数字协同育人平台;引入产业数字化流程、规范和制度,实施数字化与个性化管理;引入产业数据中心的真实场景、项目案例,个性化分配项目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四)基于PDCA循环数据挖掘螺旋式优化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
基于PDCA循环的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四个阶段,循环数据挖掘螺旋式优化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
第一,计划(Plan)。根据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的目标和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制订科学的模型训练计划。
第二,执行(Do)。依照计划执行“构建数字化模型、创设个性化情景、构建协同化机制”三阶段研究,并观察、记录执行过程。
第三,检查(Check)。追踪计划是否落实,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预期效果是否体现,根据执行效果修改计划,改善后再次确认效果。
第四,行动(Action)。处理检查的结果,分析人才培养数字化模型的成功之处及出现的新问题,将新问题放到下一轮PDCA循环中。
(五)制定“多维矩阵+能力测评+产业协同”的质量评价标准
1.模型多维矩阵标准。从教育数据池(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教育管理、数字化素养等)、教育神经元(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课程等)、教育反射弧(教育数据池之间、教育神经元之间、教育数据池和教育神经元之间等)、教育服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学情诊断服务等)四个层面聚合多维矩阵,设计和整理对应的测评项,以及各级别的权重,形成评价大纲,为创设个性化情景提供标准。
2.个性能力测评标准。基于比赛、竞赛、考试等评估标准,聚合多维矩阵,根据学生成绩和技能输出知识图谱,使其数字化、可视化、结构化,为创设个性化情景提供标准。
3.产业需求协同标准。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将学生能力与产业需求能力进行横向对比,从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三方面着手,为构建协同化机制提供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慕文,祝士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逻辑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3(03):120-128.
[2]钟志贤,卢洪艳,张义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系统性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6):29-37.
[3]杨宗凯.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内涵、阶段与实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3(02):16-20.
[4]吴砥,李玲,吴龙凯等.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4):27-36.
[5]龚方红.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的方向与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0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