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3

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策略

苏振雄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大理671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策略成为了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本文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蕴含的发展价值着手,针对当前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三农”问题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长线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业;产业优化升级

引言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解决“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国家关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乡村发展逐步成为核心话题[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农业是国家的生命线,农民是最广大的人口群体,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农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不均等,一直是困扰中国发展的难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正是其中一个具有潜力的领域。它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有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因此,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策略,不仅关系到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复兴。乡村旅游产业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吸引外部投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品质和吸引力,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的需求,还能够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减轻“三农”问题的压力。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深入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结合政策和市场的角度,提出有效的策略,以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蕴含的发展价值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旅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新兴的旅游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促进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城乡共享,实现财富重新分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有利影响,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维度来看,其发展价值如下:

(一)农业领域的增值效应

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对农业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增值效应。首先,乡村旅游活动的兴盛增加了对当地农产品的需求。旅游者常常愿意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如农副产品、有机食品和手工艺品,以带回家或作为纪念品。这促使农民生产更多的高品质农产品,提高了销售额,增加了农民收入。其次,乡村旅游业通常需要农村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这提供了就业机会,尤其是季节性就业,使农村地区的居民能够在旅游旺季获得额外的收入,从而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善

为了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政府和企业通常会投资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道路、桥梁、酒店、民宿、餐饮和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这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吸引力,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和外部投资,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

(三)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农民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收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通过参与旅游业,农民可以获得额外的工资和收入,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这有助于减轻农村地区贫困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此外,乡村旅游的兴盛还鼓励了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创业和发展,如开办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这为农民提供了多元的经济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都带来了有利影响。它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有助于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发展价值体现了乡村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二、当前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面临的若干问题

(一)产业融合度不高,发展模式单一[3]

在产业关联理论中,赫希曼提出: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向前产业和向后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向前、向后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4]。当前,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在我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产业融合度不高,发展模式相对单一。这意味着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产业链条,以及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发展模式。首先,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内部发展的各个环节通常独立运作,缺乏紧密的协作和协调。旅游景区、农家乐、农产品生产等组成部分相对孤立,难以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这限制了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吸引力。其次,乡村旅游业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缺乏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而当前我国正处于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发展时代,疫情对经济直接的波动与冲击,间接地影响了旅游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旅游模式层面来看更加倾向于康养、休闲、自主游行的新式旅游模式。这使得乡村旅游传统的发展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以及新式旅游模式的发展需求。乡村旅游应更多地涵盖文化、休闲、体验和农业观光,融入康养、休闲等元素,以提供更多多样性的旅游体验。

(二)村域间发展存在封闭性缺乏各类有机联动

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村域间发展存在封闭性,缺乏各类有机联动。这一问题涵盖了三个层面:缺乏旅游资源的有机联动、交通资源的有机联动以及乡村旅游产业资源的有机联动。

从旅游资源的有机联动层面来看,许多乡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过于依赖单一旅游资源,如风景名胜或传统文化,而忽视了资源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这导致了村域间旅游资源的孤立性,游客在一个地区的旅游结束后往往没有动力继续探索其他附近的乡村。这种分散的开发模式限制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降低了地区的整体吸引力;从乡村旅游产业资源的有机联动层面来看,不同乡村地区之间的乡村旅游产业资源通常缺乏有机的联动。各地的乡村旅游企业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缺乏协作和互动,导致竞争激烈、资源浪费和服务质量不稳定。这使得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变得不协调和不高效,难以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体验,限制了游客的留存率和回头率。

(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乡村旅游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这是基础和前提[5]。而在现实情况下,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住宿和餐饮设施缺乏地方特色,通常提供相对单一的选择,难以吸引游客。这缺乏差异化的特点,制约了游客的体验质量和留存率,降低了地区的吸引力。其次,乡村地区通常缺乏文化和娱乐设施,如民族剧院和文化中心等。这限制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和娱乐活动。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也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使游客在乡村地区的停留时间减少。此外,一些乡村旅游地区缺乏足够的环境保护设施,如垃圾处理设施和环境监测系统。这可能导致垃圾堆积、污染和自然环境受损,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游客也可能对环境质量产生担忧。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乡村内部旅游经济产业融合,增强竞争实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强化乡村内部旅游经济产业融合成为实现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一过程中,促进产业链的互动与协作、拓宽旅游发展路径、打造旅游服务差异化特征是关键策略。首先,促进产业链的互动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不同乡村旅游业态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各个环节中,如景区、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民间非遗文化展示体验等“旅游+模式”,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景区可以与当地农户合作推出农产品采摘活动,同时农家乐提供餐饮服务,形成产业链的互动。政府可以引导并支持各个环节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其次,拓宽旅游发展路径是关键。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往往以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为主,但未来应更加多元化。发展农业观光、健康养生、生态体验、会务度假、农业研学、休闲娱乐等新型旅游业态,可以吸引更广泛的游客群体。同时,可以结合乡村的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文化体验等,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如古老小镇在发展旅游业时,就要多增加关于民族文化或让游客能够体验的一些项目,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提高旅游收入[6]。此外,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是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这包括提供特色的民宿、定制化的旅游路线、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活动等。此外,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促进产业链的互动与协作,拓宽旅游发展路径,以及打造旅游服务差异化特征,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地区的综合吸引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打破传统村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零和博弈,推动村域产业联合互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打破传统村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零和博弈,积极推动村域产业的联合互通被视为实现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传统的村域旅游发展通常各村自行开发,产品雷同,同质性替代性强,导致竞争激烈,难以形成整体优势。通过发展整合性旅游产品,不同村庄的资源和特色可以有机结合,形成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这可以包括推出跨村庄的主题旅游线路,将各村庄的景点、文化、农产品等整合在一起,吸引更多游客,同时提高村庄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同体被认为是推动村域产业联合互通的重要举措。各个村庄和相关产业应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和标准,共享资源和市场信息。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当协调者的角色,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确保各方的合作顺利进行。通过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同体,可以降低各村庄的发展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综合而言,通过发展整合性旅游产品、加强交通互联互通以及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同体,村域旅游产业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格局,取得合作共赢的局面。

(三)加快乡村旅游产业长线布局,提升对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加快乡村旅游产业长线布局,要充分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以提升游客体验为出发点。乡村旅游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如道路、水电、通信等。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必须加强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这包括改善道路质量,确保游客能够安全便捷地到达乡村景区。同时,提供可靠的供水和电力供应,以确保游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另外,建设高速互联网覆盖,提供现代通信设施,有助于游客在乡村旅游中保持联系和获取信息。通过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可以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这有助于提高地区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这一路径将为乡村旅游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强化农业农村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服务需求

在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强化农业农村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关键一环。随着全域旅游发展的迅速推进,需要具备跨领域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从具体层面来看,一方面,加强人才引进,引入具有创新思维和多元化经验的专业人员,能够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和理念。借助人才队伍集成的智力优势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市场营销策略和服务理念,推动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重视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培养一支懂得传承乡土文化、了解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专业团队,是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强化农业农村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将为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专业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服务需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四、结语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路径。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价值、面临的问题以及有效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内部产业融合、跨村域联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强化内部产业融合,我们可以促进产业链的互动与协作,拓宽旅游发展路径,打造特色服务,从而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同时,跨村域的合作和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同体将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格局,实现共赢。在加快乡村旅游产业长线布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提升游客的体验。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地区的吸引力。总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通过充分挖掘发展潜力、解决面临问题,并采取有效策略,我们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雨露.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路径[J].中国市场,2023(07):55-57.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19(002).

[3]王文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J].山西农经,2022(10):48-50.

[4]Hirschman, A.O. (1959)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lbert O. Hirschman. New Haven: Conn.

[5]苏婵.探讨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优化升级[J].财富生活,2021(04):36-37.

[6]张薇,秦兆详.以互联网+乡村旅游为抓手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8(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