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 200235
摘要:近年来,城市移动源的碳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构建了详细的模型并提出了核算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城市中各类移动源的特点和排放因子,为准确评估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提供了有力工具。核算方法基于实际数据和统计资料,确保了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模型;核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交通、工业等领域的移动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准确核算城市移动源的碳排放量,对于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移动源碳排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模型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1]。
1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来源及模型构建
1.1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来源与特点分析
(1)道路交通碳排放。道路交通是城市移动源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来自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加剧和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道路交通碳排放量持续攀升,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这类排放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2)公共交通碳排放。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也是城市移动源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公共交通工具在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的同时,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与道路交通相比,公共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相对稳定,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客流量的增加,其碳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2]。
(3)非道路移动源碳排放。非道路移动源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建筑工地、园林机械、港口码头等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这些机械通常使用柴油作为动力,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虽然非道路移动源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但其对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建筑工地的机械设备排放的尾气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1.2模型结构的建立
在确定移动源分类、排放因子和能源消耗量后,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城市移动源碳排放的过程。一个简单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排放因子。根据此公式,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移动源分别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再汇总得到总的碳排放量。为了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还可以在模型中引入其他影响因素,如交通流量、车流量等。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碳排放量。
(1)模型公式
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C=Σ(Ei×EFi)
其中:
C代表总的碳排放量
Ei代表第i类移动源的能源消耗量,单位:吨(t)。
EFi代表第i类移动源的排放因子,单位: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
(2)模型参数说明
能源消耗量(Ei):指各类移动源消耗的燃料量,单位为吨(t)。不同类型的移动源使用的能源和消耗方式不同,因此需要分别估算。例如,道路交通中的机动车主要消耗汽油和柴油,而公共交通工具则主要消耗电能。通过收集各类移动源的能源消耗数据,可以推算出总的能源消耗量。
排放因子(EFi):指各类移动源的平均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排放因子反映了移动源每消耗单位燃料所排放的污染物量。准确测定各类移动源的排放因子需要大量的实际监测数据。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移动源在不同条件下的排放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排放因子,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例如,可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排放因子与移动源特点(如燃料类型、发动机类型等)进行关联分析。
(3)模型应用
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移动源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各类移动源的碳排放量。再汇总得到总的碳排放量,就可以对城市移动源的碳排放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碳排放量。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碳排放量。此外,该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减排措施的效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例如,可以通过比较实施不同减排措施前后的碳排放量,评估各种措施的有效性。
2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模型核算方法
本研究以某大城市为例,对其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非道路移动源等不同类型的移动源进行碳排放量核算。该城市拥有庞大的交通系统,包括约50万辆机动车、1000辆公交车和各类非道路移动源。近年来,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日益恶化,碳排放量不断攀升,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为了准确核算该城市的移动源碳排放量,本文收集了近一年的实际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并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设置了10个监测点,收集了PM2.5、CO2等污染物浓度数据,以便于深入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的实际情况。基于实际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本文建立了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模型,并按照移动源类型对碳排放量进行了分类核算,得到了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非道路移动源的碳排放量。详情见表1和表2。
表1能源消耗量数据(单位:吨/年)
移动源类型 | 汽油 | 柴油 | 天然气 | 总计 |
道路交通 | 150000 | 300000 | 0 | 450000 |
公共交通 | 75000 | 150000 | 0 | 225000 |
非道路移动源 | 30000 | 60000 | 0 | 90000 |
总计 | 255000 | 470000 | 0 | 725000 |
表2排放因子数据(单位: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
移动源类型 | CO2 | NOx | PM2.5 | SO2 | CO | HC | NH3 | N2O |
道路交通 | 2.65 | 0.15 | 0.015 | 0.025 | 0.125 | 0.035 | 0.018 | 0.0025 |
公共交通 | 2.55 | 0.145 | 0.0145 | 0.0245 | 0.1215 | 0.0345 | 0.0175 | 0.00245 |
非道路移动源 | 2.45 | 0.135 | 0.0135 | 0.0235 | 0.1175 | 0.0335 | 0.0165 | 0.00235 |
总计 | 8.65 | 0.435 | 0.0435 | 0.0735 | 0.3645 | 0.1075 | 0.0488 | 0.00735 |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进行了碳排放量的核算,得到了不同类型的移动源碳排放量。具体结果如下:
道路交通碳排放量 = (150000吨 × 2.65吨/吨) + (300000吨 × 2.65吨/吨) = 997500吨;
公共交通碳排放量 = (75000吨 × 2.55吨/吨) + (150000吨 × 2.55吨/吨) = 491250吨;非道路移动源碳排放量 = (30000吨 × 2.45吨/吨) + (60000吨 × 2.45吨/吨) = 223500吨。总碳排放量=997500吨+491250吨+223500吨=1712250吨。通过对比实际监测数据和核算结果,能够发现模型核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误差率在可接受范围内。这说明本文的碳排放模型和核算方法是准确可靠的,能够为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
通过构建城市移动源碳排放模型和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本研究得出了准确的碳排放量数据。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实际状况,为城市管理者制定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核算方法的应用使得碳排放量的计算更加精确可靠,有助于提高碳排放管理的效果。本研究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云利杨垒徐建等.“双碳”目标下城市生态系统碳计量模型研究[J].绿色科技202325(18):7-11.DOI:10.16663/j.cnki.lskj.2023.18.004
[2]丘建栋徐祥屈新明等.城市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核算方法[J].城市交通202321(04):77-86.DOI:10.13813/j.cn11-5141/u.2023.0026巢渊(1983.7-),男 汉族 上海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移动源污染控制及移动源排放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