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场馆助力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革命性场馆助力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探索

杨欣鑫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上海 200000

作者简介:1989年10月26日出生 女 籍贯:河北省衡水市 汉族 研究方向:馆校合作、“大思政课” 事业单位助理馆员 本科

摘要: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在我国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以下称纪念馆)坐落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上海市静安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探索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助力“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关键词:革命性场馆、“大思政课”、大中小学校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1】 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在我国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愈加凸显。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以下称纪念馆)坐落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上海市静安区,是一栋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李达的寓所。中共二大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的思想,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青少年运动和妇女运动提出要求,制定我党第一部《宪章》,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文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2】中共二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党的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与党的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为全面落实“大思政课”的相关文件要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依托首部党章诞生地等红色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一、“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

纪念馆统筹场馆红色文化资源和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多维协同联动,集聚社会资源,实施“馆、校、社”联合共建。同时将思政课程及特色课程互融,打通衔接脉络,打破学段壁垒,推进“大、中、小”学校一体通融。

(一)“联合共建”,推进一体化发展。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革命场馆在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和平台功能,纪念馆不断发掘场馆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联合教育局整合优化区域优质的教学资源,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纪念馆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法学院等上海市二十余所大中小学签署共建协议。纪念馆与共建学校在教学改革、一体化机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经验。

(二)“红课启航”,促进内涵式发展。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依托包括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平民女校旧址等在内的“四馆五址”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向互动、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配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主线,持续推进“初心讲堂”品牌项目,服务全市主题教育工作。同时打造《父亲的信》《忠诚与奉献》等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的“情景思政课”,一改传统课程讲授方式,生动的讲述了建党初期的那段峥嵘岁月,增强了思政课沉浸感与感染力。实现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促进了“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逐步形成。

(三)“健全机制”,实现高品质发展。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结合场馆特点,制定青少年接待方案,根据不同年龄层,大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逐一细化讲解内容及要点,做到因人施讲,确保青少年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依托场馆志愿者服务平台,广泛招募青少年志愿者,推出“青少年志愿服务岗位”短期培训班,构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平台,通过角色体验,以同龄人的视角为来馆参观的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使得红色文化圈粉更多的青年人。

二、现场实践教学“传承”+“创新”

(一)开展仪式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馆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特别主题团日、青少年红色大寻访、十一升旗仪式等主题性纪念活动。其中品牌项目“祖国万岁”升旗仪式自2009年初举办至今已走过了11个年头、吸引全市数万名未成年人参与。引导广大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二)创新实践活动,倡导进馆探索。依托馆内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二十大相关党史知识,纪念馆精心设计了“走进党章诞生地 党章知识打卡”青少年暑期互动体验日活动。通过参观学习、答题卡竞答的方式,进一步激活青少年“听、读、做、思”能力,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该项目自2023年7月4日起,每周二下午开设专场活动。辐射全市十余所中小学近300余名学生参与。近距离触摸历史,追寻红色回忆。除此之外,还邀请青少年以“明灯”志愿者的身份,体验纪念馆志愿服务岗位。结合纪念馆推出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岗位”短期培训班,为高中生志愿者提供纪念馆各岗位基础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多元的岗位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共建红色德育,深入走进院校。除了大力吸引青少年群体到馆内参观体验,纪念馆还与教育局签署了“红色静安”友好共建合作协议,在驻守红色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红色资源的价值,为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鲜活的素材和重要的载体。纪念馆开发了包含《辅德里1922》《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德由来和发展》等精品课程,走进校园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同时依托“首部党章诞生地”红色品牌,开展“永远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流动教室”巡展,以中国共产党历部党章形成的时间为顺序,生动介绍了党章基本知识和党章发展历史。纪念馆将送展到华东政法、华东师范、上海财经等高校,让党史走进校门。并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课程的形式,联动校方培养一支校内讲解员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质效。

三、“拓展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一)“行走党课”灵活学。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静安是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拥有106处红色文化旧址、遗址;拥有总长15.2公里的红色经典步道;苏州河静安段正成为“水脉、文脉、绿脉、人脉”四脉合一的世界级滨水中央活动区;还有一批批新型文化空间,融汇古今、滋润人心,都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峥嵘岁月。纪念馆充分利用静安区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时下广受欢迎的“City Walk”沉浸式漫游方式,带领青少年群体在探索城市变迁、历史与文化的漫步中,讲好红色故事,讲好新时代静安故事。

(二)“开学第一课”生动学。开展“两馆三校”同上开学第一课活动,策划了将文物、 展览、演出分别送进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从不同角度,上好“开学第一课”, 润物无声地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党报国的种子。不仅送“物”到校,还聘请红色文化导师为学生授课,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深度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支持学校建设的”大思政第二课堂“。

(三)“云端红课”在线学。纪念馆建立全市建立全市党建网络矩阵,推送微视频党课,与团中央纪念馆合作“老师,您好”和“同学们好”等主题课程。并且通过线上直播,完成中新网“行走的思政课”——在中共二大会址重温一盏“明灯”指引革命方向课程。创新授课形式的同时,广泛辐射青少年群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也将进一步助力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引领年轻一代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必将使更多青少年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注释:

【1】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2月在上海考察时指出。

【2】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主编:《腾蛟起凤——中共二大历史影像图录》,前言,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