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期出现尿潴留患者接受基于你间歇性导尿对于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患者46例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提供常规康复支持,实验组提供间歇性导尿及其相关康复支持。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膀胱神经功能与排尿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排尿次数、排尿量、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康复期尿潴留患者中对于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吸纳朱,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期;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应用效果
脊髓损伤属于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其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长远的影响[1]。脊髓损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尿潴留不仅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膀胱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成为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康复训练方法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其中间歇性导尿便是典型的康复技术方式[3]。间歇性导尿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还能通过定期排空膀胱,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关于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康复期尿潴留患者中应用的具体效果及其对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此,本文以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患者46例为例探讨间歇性导尿在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患者46例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23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区间22岁到53岁,平均年龄(38.57±3.64)岁。常规组患者23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区间21岁到54岁,平均年龄(38.73±3.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确诊为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内出现尿潴留现象;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神经系统以外的恶性肿瘤;近期内接受过其他膀胱功能干预;身心条件不适宜参与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提供常规康复支持,具体措施如下:1、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热疗等,每日进行,旨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抗炎、镇痛药物,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3、生活指导。提供膀胱管理教育,包括饮水习惯、定时排尿等,以预防尿路感染;4、定期评估。每周进行一次膀胱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提供间歇性导尿,具体措施如下:由康复师指导患者或家属掌握安全的间歇性导尿技术。根据患者的膀胱容量和排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导尿计划,通常每4-6小时进行一次,基于残余尿量调整导尿间隔时间,在残余尿量低于100ml时停止间歇导尿。指导患者正确的消毒技巧和导尿后的卫生处理,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每2周评估一次患者的导尿效果和膀胱功能状态,根据情况调整导尿频率和方法。
1.3观察指标
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膀胱神经功能与排尿状况。
基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运动与感觉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该评分系统包括对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全面评估,分数范围从0到满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计量数据将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排尿状况进行比较。非参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在统计分析中,P<0.05则证明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评分
实验组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神经功能评分
组别 | 例数 | 感觉评分 | 运动评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实验组 | 23 | 120.34±36.24 | 142.34±16.41 | 69.24±9.63 | 76.24±9.85 |
常规组 | 23 | 121.50±28.41 | 133.35±20.40 | 69.30±8.54 | 70.24±3.14 |
T | - | 1.201 | 9.541 | 0.681 | 10.240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2排尿状况对比
实验组排尿次数、排尿量、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排尿状况对比
组别 | 例数 | 24h排尿次数 | 每次排尿尿量(ml) | 膀胱残余尿量(ml) |
实验组 | 23 | 10.24±1.34 | 172.50±28.61 | 85.24±30.36 |
常规组 | 23 | 13.52±0.61 | 143.24±20.40 | 110.25±25.70 |
T | - | 9.100 | 9.857 | 8.546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间歇性导尿通过定期排空膀胱,减少膀胱内压力,有助于防止高压性尿路损伤,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间歇性导尿能够帮助患者像正常人的排尿机制,有利于维持或恢复膀胱的正常容量和弹性[4]。尿潴留属于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诱因,间歇性导尿通过减少残余尿量,有效降低了尿路感染的风险,从而减少了因尿路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和住院率。近些年有研究认为,实施间歇性导尿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未实施的患者,其可能是因为改善膀胱功能,从而减少了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5]。另外,间歇性导尿通过改善排尿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排尿过程,减少了因排尿问题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社会隔离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排尿次数、排尿量、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于脊髓损伤康复期尿潴留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作为康复训练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从而提升整体康复效果,可以作为常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间歇性导尿作为脊髓损伤康复期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一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排尿状况,还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夏明锐,洪杨,叶海云,等.经尿道膀胱镜联合耻骨上膀胱造瘘肾镜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合并复杂膀胱结石一例报告[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14(04):76-80.
[2]任婷.网络化持续康复护理支持对脊髓损伤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12):106-109.
[3]陈锐,肖昌琼,李湘琼,等.电温针八髎穴联合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3):9-12.
[4]何漫婷.以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2):186-189.
[5]李萍,张小兰.揿针联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2,21(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