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心理学方法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3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心理学方法论

刘明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性活动,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桥梁,它把人类“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是“人的类的特性”。一方面,实践是人通过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受到客体的制约,成为了客体的一员;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受到主体理性、非理性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体现着人对客观世界的理想追求,使客体打上了主体能动性的烙印。有了实践,人的本质不再固定不变或只是机械地生成,而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发展、演化与形成。

同时,马克思也提出了意识和实践的关系,即意识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是思维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同时意识也指导着实践。实践是检验意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此外,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还提出了对人周围的环境的理解,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前提,但它并不严格地决定着人的本质。自然界是而且也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自然界又是 人创造出来的、人化了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 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 无”。只有“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 —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而关于社会环境,马克思则认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狼孩之所以更像动物而不像人的原 因就在于其脱离了社会,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这样,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认识论上将世界三分,客观环境(自然与社会)、主观世界(意识或心理) 以及连接两者的人类实践(行为)。在这种思维方式下, 因为有了实践,客观环境与主观世界不再片面、孤立与静止,人、意识、环境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的本质在人与环境之间通过实践的不断交互而产生、演化与生成:意识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指导着人类实践,通过实践把自身外化为物质的力量,使意识的内容转变为实体的物质;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前提,人通过实践从自然界中攫取物质生活资料,又在实践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把原本“自在”的世界变为“人化”的世界。人、意识、环境在实践的基础 之上形成了纷繁芜杂的相互关系,实践成了解开各种关系纽结的唯一由头。可以说,属人世界的一切对立与矛盾都根源于人的实践,同时这些对立与矛盾又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得到了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研究对象:

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存在,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应的,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的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科学。

研究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人是一个主观和客观、整体和部分、一般和个别、目的和因果、内化和外化等多种对立要素的“否定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更是一种超自然,超越了自然约束的实践性存在物,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心理学应该从整合的角度去研究人的本质。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依据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选择。科学取向心理学强调“方法中心”,根据已有的方法确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取向心理学主张“问题中心”,企图从问题出发选择方法,粗略看来,似乎两者都是合理的,但是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在已有的方法、理论框架中来确 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这里,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其实,一门科学所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要适合于它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的性质。方法应该服从于对象,以对象为中心,对象是多维的,所采取的方法就应该是多元的。心理学的研 方法就应针对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特点,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宽容性,不拘泥于其方法是科学的、人文的或是常识的,只要是有助于正确能够说明或理解人的形象的方法,都是研究心理学的好方法。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影响

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取向

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是站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解构主义和科学主义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进行解读,进而形成的一种突出经验内容和科学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Anthony( 2003) 为实证主义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 “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一种理解上的框架,特别是理解科学、人的本质和生 活方面,不能以强实证主义的观点理解个体的主观经验,我们需要考虑意义、需要和动力模型,以便更 好地解释人的行为及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从哲学 和方法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实证主义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取向的主要理论观点: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基础; 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在方法论上,重视用社会历史的方法考察研究心理学; 另外,在心理治疗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 可以为我们分析心理现象和治疗心理疾病提供许多很好的理解线索。

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取向

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 第一、都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因为它们都把人类的需要和经验、爱欲和饥饿这样的具体物质事实作为理论出发点; 第二、都是一种辩证的理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辩证法都是 革命性、批判性的辩证法精神:马克思关注人的意识 能动性,重视扬弃,弗洛伊德重视“伊底”和“自我” 之间的辩证的交互关系以及对梦的辩证分析;第三、都坚持人本主义价值观。他们认为马克思集成伏尔泰和歌德的人本主义,而弗洛伊德的人本主义主要 体现在他的无意识中; 第四、都是批判的、革命的。

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取向

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取向的主要观点: 一是反对唯科学主义。西方社会盲目推崇科技的“唯科学主义”,把人当作机械或动物来研究。面对这种现实,人本马克思主义取向心理学家强烈反对这种极 端的唯科学主义的倾向,而主张把“理解”作为研究 人的基本标准,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他们发现,心理治疗学家面对着的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生理疾病,而是各种关于价值 选择的道德问题,关于幸福与人性善恶的定义等 ( Constable,2010) 。如何让人摆脱各种消极的病症,从畸形的人变为健全的人,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认为,未来的社会,应该创造条件,促使人的个性、理性、才能和爱得到全面发展,认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得到自我实现。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人的主体性及主观能动 性不谋而合。二是坚持人文与社会科学方法。马克思一生毕其精力于历史唯物主义,将人放在具体的 社会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弗洛姆也毕其一生坚持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方法。他提出了一个著名公式: 经济基础←→社会性格←→意识形态、思想观念 ( Fromm,2009) ,并强调,社会关系决定社会性格,而社会性格则决定着他的主导思想观念。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心理学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心理学做出了许多贡献,首先,理论心理学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建构自己的元理论基石。近 20 年来,西方理论心理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艰巨任务来看,当前理论心理学具有未定型的特征,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考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方面: 一是没有建构形成比较统一的元理论基础; 二是回应社会需要的重大理论成果还不多。要克服这两个薄弱环节,必须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立场,建构具有“多元 一体”特征的理论心理学范式。理论心理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从现有理论中推导出新的实证结果,然而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完全不同于理论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也不同于理论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理论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石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不可思议的心理活动,最终都会在物质世界中找到原初形态,而绝不存在超自然的心理活动。人类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以及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生活实践,永远是心理活动的第一源泉,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一切心理现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摆脱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需要建立适合于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即心理学的当代学科发展都以“回到物质”、“回归自然”为总体目标。理论心理学只有 把物质的决定性和心理的能动性统一起来,才能科学地解决物质和心理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心 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途径。当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现实社会的热切关怀和强烈的参与社会变革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只有研究与现代社会进程有着紧密关系的心理问题,才能体现出新生命活力的科学创新精神。 现代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了现代社会生 成、发展的总体过程和特征。

马克思不仅是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关注心理学发展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不从社会工业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去考察人们的心理发展和变化,那么心理学就很难成为一门真正内容丰富而又实际的科学。正像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讲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作为一种工业社会的或“生产主义的”( productivist) 哲学话语,“它提供了分析工业生产力的语言、概念和导向”,并认为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内在地具有一 种创造性的活力,即工业是一种掌握自然与改变现 实物质和社会世界的能力,是持久革命的力量。关注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就是回答社会和人们实践中的利益及需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彭运石.人的消解与重构[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4]彭运石,心理学的整合视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3):P107一112

[5]王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当代意义[J].决策探索,2014(4):30-31.

[6]魏萍,霍涌泉.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向评述[J].心理科学,2012,35(03):760-766

[7]魏萍. 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8]魏萍,霍涌泉.国外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与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04):408-414.

[9]焦玉玲,姜建成.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多维阐释与理解——在对立中整合与超越[J].求索,2012(9).

[10]丁立群.实践哲学:两种对立的传统及其超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2).

[11]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批判心理学前沿进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03):5-15.

[12] 杨文登,丁道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