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党校、中共尉犁委宣传部)
内容摘要:尉犁县持续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完整准确理解新时代党治疆方略,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尉犁故事、新疆故事,更客观、真实、全面的宣传新疆形象,让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本篇文章主要是探索新疆巴音郭楞蒙古州尉犁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落脚点,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尉犁县发展的现状出发到尉犁县机遇和挑战,最后在尉犁县的传承路径为归宿,探索县域红色旅游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资源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州尉犁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爱国教育,赓续红色基因,重点打造尉犁县博物馆、达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力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小院”为典范的红色文化品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深各族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夯实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持。
一、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尉犁县发展现状
尉犁县按照 “农业围绕红色旅游调结构、城镇围绕红色旅游提功能、文化围绕红色旅游做文章、要素供给围绕红色旅游强服务”[1]的农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思路。
(一)县域红色旅游资源规划缺乏统筹部署
当前,尉犁县除兴平镇达西村的红色达西在县域内以及自治区内有一定影响外,其他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在尉犁县塔里木乡和古勒巴格乡,县域内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零散,旅游线路也较为分散,旅游发展未形成合力。
1、红色旅游资源参观点单一,点线面整合优化不够。从旅游发展角度资源整合优化程度来说,直接影响尉犁县旅游厚积薄发的旅游连锁效应。
2、红色旅游景点内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景点的设施较为陈旧,智慧化旅游程度较低,缺乏对游客持久性吸引。以尉犁县古勒巴格乡红光村的“红色小院”为例,沿途路线都是柏油路,但乡村路线繁杂环绕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县域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质量。
3、红色旅游景点服务水平不高。受地域和国家通用语言的水平限制,导致农家乐、旅游民宿的服务接待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满足各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红色旅游景点及沿途环境待改善。县域村民生活方式简单,沿途村民家庭美丽庭院建设的旅游规划设置环境存在差异化特征。
(二)县域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当前,我县红色旅游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红色旅游文化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红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如去参观塔里甫·艾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小院”时,主要引导游客去参观陈列的老旧物品,这样就无法使游客走进吾甫·哈斯木老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体验当时的思想境界,就难使游客对此产生强烈思想的洗礼。
(三)县域红色旅游文化缺乏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模式
1、县域景点线路运营缺乏全局考虑,县域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整体谋划上科学性不强。
2、红色旅游个别景点运营模式不科学,县域旅游资源景点建设只是站在本乡镇或是本村的角度,没有从县域全域旅游的角度进行科学统筹规划设计,各景点各自为营,未建立起经过统筹规划的管理体制。
3、全域旅游规划不完善。在景点的旅游规划上缺乏设计整体运营思路,相应的管理部门未起到统筹规划协调管理的实质作用,阻碍了自身旅游景点整体性发展。
二、红色旅游资源在尉犁县面临的挑战
红色是中国革命的底色,基因意味着赓续和传承。要了解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县域范围内的局限性,应对机遇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是当前摆在尉犁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实问题:
1、传承红色基因,是有效发挥农村基层草根宣讲员的重要作用。以宣讲达西村的艾莎·吾守尔为例,讲好尉犁民族团结的故事。艾沙·吾守尔是县兴平镇达西村的一名老党员。1992年夏天,时任村干部的他遇到了身无分文、身陷困境的打工者郭宗俊,帮助郭宗俊安排住处,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经常叫郭宗俊去自家吃饭,待郭宗俊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在艾沙大叔的帮助下,郭宗俊找到了工作,在达西村扎下了根。虽然郭宗俊后来慢慢有了积蓄、发展了自己的事业,早已搬出了艾沙大叔的家,但两人缔结的深厚情谊始终没有减弱,郭宗俊忘不了艾沙给予他的帮助,将老人视为自己的父亲,两家人的亲情一直延续到现在。
艾沙大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他的入党初心和奋斗历程,讲述县兴平镇达西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如何从一个落后村变为如今的明星村,讲述他和郭宗俊亲如一家的故事。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达西村村民艾沙·吾守尔老人家门口的对联,同时也是整个达西村各族村民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好,党的政策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达西村,就没有我们的好生活”艾沙·吾守尔说。像艾沙·吾守尔这样的民族团结模范在达西村还有很多,这种胡杨精神在新疆各民族心连心的良好氛围,为达西村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不断前行。
2、要把党的红色基因发扬光大,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精神引领、文化赋能作用。尉犁县达西村红色旅游景区是一座全面反映党的发展建设历史的专题纪念馆,是集展示罗布淖尔文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达西村发展史、传播“达西精神”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通过教学点的精深打造,积极打造尉犁本地原创产品,大力推广使其成为一张由内涵的文化名片。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作为红色旅游文化典型代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红色教育基地,巴音郭愣蒙古州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的作为中国农村的缩影和典范入选全国村典型案例。
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尉犁县的传承路径
讲好地域文化元素背后的生动故事,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展现尉犁历史文脉、历史变迁和时代人文精神。借船出海、引进外部资源,将尉犁县红色故事、身边典型人物等红色资源提炼形成创业奋斗、创新实践的精神资源,形成尉犁县生动的红色教材,增强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推进红色文化记忆传承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以“重温总书记复信精神”为指引,推出聆听一次红色故事、接受一次党史教育、颂唱一首红色歌曲、重温一次复信精神等内容,丰富活动载体,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记忆传承,推动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党性教育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新疆各族民族的党员干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案例。
1、尉犁县域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和思想领悟,增进文化自觉、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积极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宣传,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培育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3、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校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化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加大基层宣传阵地培育扶持,开展各类主题新闻宣传活动
1、充分挖掘和运用县域红色资源。绘制“红色地图”,开辟“红色线路”,将尉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类研学基地、科普基地、红色旅游景区作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挖掘红色达西、塔里甫·艾山小黑板、吾甫·哈斯木红色小院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2、更新升级党史馆、传习馆、达西展馆。打造一批互动式的展陈平台,吸引各族干部群众开展红色教育观摩,达到红色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目的。
3、申请社科等文化专项设计规划。走一条适合尉犁县域红色文化全域旅游发展道路,打造宣传一体的基层阵地重点项目全面开花。
(三)推广尉犁代表性非遗文化,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用好尉犁县红色达西品牌,依托达西村、达西展览馆、达西风情街、“尉犁·味道”馕文化街等阵地,深度开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壮大红色旅游“综合体”,提升达西村红色品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
1、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创办“尉犁代表性非遗文化”宣传展示周,媒体开设“非遗保护”专题专栏,引导群众树立保护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意识。以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多点构建“尉犁县达西村——尉犁县罗布泊雅丹大峡谷——百里胡杨画廊——尉犁县玉屏湖——尉犁县古勒巴格乡杏花湾——尉犁县葫芦岛”的全域旅游格局。
2、加强非物质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抢救濒危民俗文化遗产,建立非遗数据库。推动尉犁县孔雀河烽燧国家长城文化公园落地,叫响“世界长城看北京 新疆长城看尉犁”品牌。推动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依照传承人认定制度积极发现、保护、培养代表性传承人,落实动态管理机制。
3、打造县级“非遗传习中心”,创新开设根雕、剪纸、泥塑、年画、服饰、烹饪等罗布淖尔文化非遗传承特色课堂,开发具有中华文化、罗布淖尔元素兼具的系列文创产品及体验项目,增强非遗文化群众普及程度。重塑尉犁县罗布人民俗展厅,传扬罗布淖尔民歌弹唱、狮子舞、做饭舞、罗布人婚礼等优秀精品演绎作品。深入挖掘、提炼罗布淖尔文化资源精髓,提升本土文化品牌识别度,充分吸收现代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拓展延伸自驾游、房车营地、帐篷酒店、冬季冰雪等项目。在办好“罗布泊金秋大漠胡杨文化艺术节”“尉犁馕文化节”“罗布人村寨开寨迎春”仪式、“穿华服 游村寨”等现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高端、长期活动项目,及时更新活动载体,举办“沙漠电音节”“国际露营大会”“双塔赛事”“民族运动会”“阔夏克”民谣演唱会、艺术作品展等系列节庆赛会活动,提升传统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
(四)打响“文化润疆”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开发文化旅游融合产品
1、盘活基层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犁县古勒巴格乡红光村“红色小院”、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哈达墩村”同心苑”文化大院、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宜家邻里社
”等文明实践阵地,确保定期开展一次文化文艺活动,配套建成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中华传统文化园”、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西尔艾力事迹馆”、尉犁团结镇孔畔村“老兵记忆馆”“曲艺私伙局”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农家书屋以及书店、电影院等文化阵地,打造“学习强国”线下交互体验基地,定期举办一次学习强国知识竞赛、每月举办一次座谈会、一堂“书香尉犁”名家讲堂、一次读书会、一场文艺节目展演、一次文化沙龙等活动,探索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体验相衔接的有效机制。
(1)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不断提升博物馆服务、教育功能。
(2)开设“云上”博物馆,采用云观展、云课堂、云直播等方式,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盛宴。
(3)拓宽全媒体文化传播渠道。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突出作用,培养一批文化领域的“网红”主播、“直播团队”“飞手团队”,提升媒体宣传的文化内涵和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力。
(4)积极自治州文博院对接,举办孔雀河烽燧群历史文物专题展,展示尉犁文化底蕴,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5)推出博物馆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
3、深化“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活动、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等,举办广场舞比赛、红歌比赛、文艺小分队才艺大比拼、文艺小家庭才艺大比拼、曲艺大赛、红歌传唱、农牧民趣味运动会等深受百姓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通过讲故事、剪窗花、画脸谱、猜灯谜、做手工、诗词大会等形式策划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主题的活动,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普及给各族群众。
(1)县域内文化旅游围绕“文化+”理念,开发富有县域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的重点景点、线路、项目,加大红色旅游文化培育和扶持力度,重点关注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现代农业等新业态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探索之路。
(2)推出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演艺节目和旅游节庆活动,推进罗布淖尔文工团和民间演出团体进景区演出,推进非遗展示展演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不断提升观众体验。
(3)探索推进尉犁旅游吉祥物和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力争打造“爆款”文创产品,积极开拓“旅游+文创”消费市场。
(五)加强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修养
1、做好尉犁县都拉古城、尉犁县营盘古墓、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等历史遗址的保护管理。在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唐朝时期中央政权经营西域、东西方的交通、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有序推进,长城文化烽燧项目加快建设。”[2]
2、实施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开展特色重点文物抢救修复工作,确保文物古迹不受破坏。
3、探索建立“尉犁历史遗迹文物保护基金会”,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历史遗迹文物的保护利用,建立公益保护志愿者队伍。同时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和执法督察,加大对专业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博人才队伍。采取专家学者请进来,青年教师走出去等多效的探索路径和方法,尤其在支持优秀传承人为中小学开设相关文化传承的课程开发和创新上探索适合县域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
结束语:
红色旅游资源伴随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探索伴随着机遇和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做好统筹谋划南疆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尉犁县在南疆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红色文化旅游的智慧和计划雏形。传承红色文化,中华文化园注入红色文化活力。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朱相正.尉犁县达西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J].旅游与摄影.2020(14).
[2]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毕节市为例[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3).
[3]赵晓露、马志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文化润疆[J].新疆社科论坛.2022(06).
[4]李有刚.论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时代价值——以山东泰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为例[J].中国市场.2023(13).
[5]李珍珍、张辛欣.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与实现路径——基于湖南地区的调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2(03).
[6]张师莫、周军.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及传承路径[J].农业经济.2023(04).
[1]朱相正.尉犁县达西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J].旅游与摄影.2020(14):P44
[2]尉犁县政府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R].2023-01-15.http://www.yuli.gov.cn/xjylx/c110957/202301/4a7be9b8086a42d68192bd6bc808c3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