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视频时代窥探非遗文化新的生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从短视频时代窥探非遗文化新的生机

鹿琳童  赵福全

临沂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娱乐搞笑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短视频作为一个情绪的宣泄口。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高达95.2%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个性,但在娱乐多样化的今天,非遗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短视频的发展刚好提供了非遗文化生长新的土壤,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找寻更符合当代人喜好的传播策略,将会使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键词:非遗文化;  短视频;  传播策略;生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非遗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代表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大国内涵。然而非遗的精神内涵和娱乐风格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很多都不能迎合如今的大众品味。同时,非遗的精细化学习大多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因此高付出低回报的尴尬处境让非遗传承越发艰难。短视频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它融合了互联网、直播、社交平台等元素。5G时代下,大带宽、多连接、低延时的特性也使得短视频行业突破了流量、速度、成本等局限。结合智能算法精准投送,便能很轻松将非遗文化大面积推广传播,有效解决非遗困境。因此研究“短视频+非遗”的传播策略是破局的一条捷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力量

非遗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沉淀,具有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精神品质,是民族精神灵魂的具象。民族的延续需要有蓬勃向上的精气神,而非遗文化正是这种精气神产生的重要内驱力。非遗的产生和兴盛得益于人民大众的共同审美,无论在任何时间下,回望历史,人们总能找寻到新的感动,为非遗特有的民族气息动容,从而获得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1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中国非遗的力量不仅在于助推中华民族前进,更促进人类文明交融,冲淡文明冲突,是当今波诡云谲世界格局的一针镇定剂。中国人民素来认同世界大同,美美与共的和谐价值观,这些观念体现在了非遗中,并可以借此推广向世界。

二、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困境

(一)社会认知的偏差,将非遗视同为落后

受限于历史条件等原因,非遗大多是手艺人亲自耗时打磨而成,同时寓乐于民,在百姓中流传。相比于如今大规模机器化生产,不甚亲民的高端品牌备受追捧的今天,人们潜意识里会将非遗与落后的手工生产、接地气的草根产品联系在一起。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打开了网络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娱乐方式越来越五花八门,获得精神娱乐的方式越来越简单,相比于需要用心品味的非遗来说,人们更加喜爱随手一划就可观世间万物的短视频。而非遗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瑰宝,它符合的并不是当下人们的审美,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渐渐被遗忘。但其实这是一种认知偏差,非遗所留给我们的并不是古旧死板的过时娱乐,恰恰相反,它拥有蓬勃的生命力,那种适配于普罗大众的独特韵味才是使它延续的关键。

(二)传播手段滞后,学习成本颇高

数字化传播是当今的大势所趋,我国非遗数字化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虽然有些成效,但整体仍较为落后。[2]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老手艺人们缺乏数字媒体传播的相关了解,兢兢业业的坚守着自己的手艺,仍企图用原有的娱乐特色来打动当今的人们。但是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很高的地域限制,无法大规模传播,而且也很难吸引现在的人。甚至有些老手艺人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视新媒体为洪水猛兽,认为将非遗放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创作会破坏它们本来的面貌。现在非遗在网络上主要还是靠官方宣传,大部分只是图文,这样不仅浏览量低,也很难吸引到年轻人。这就使得非遗数字化传播举步维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非遗的学习一般都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甚至有地域限制,但是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本身就比较大,这就使得对学习非遗更加的望而却步。“如果只有传递而无人承接,那么再好的文化也是无法传承下去的。”[3]这对非遗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三、短视频的独特传播优势助力非遗破局

(一)非遗碰撞科技,造就高质量短视频

如今短视频平台有饱和趋势,短视频虽然无处不在,但是大部分短视频质量堪忧,甚至同质化严重,非遗要想借助短视频平台迅速破圈,必须要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短视频。戏剧类非遗留有的影像资料比较充足,可以借助高质量的剪辑手法进行一个改编,引起大家产生情感共鸣。美食类可以制作有趣的美食制作视频,也能赚一些流量。“民俗,作为某一特定文化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是千百年传承而来的民族习性、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它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却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生活本身。”[4]这是一种较为接地气的艺术,相比于浮夸的网络段子,更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共鸣,这是非遗与短视频融合传播的有利特点。各种非遗文化要善于挖掘自身的独特魅力,懂得变通。在5G时代,万物互联的背景下,应该钻研“技术+文化”的新型模式来改造非遗,借助短视频平台有效传播出去。

(二)简化非遗内容,制作教学小视频

非遗传播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传承,无论多么优秀的非遗文化都应该努力探寻好的传承途经。传统非遗大都具有家族性,代代传承,这就与大众产生了壁垒。普通人若想要学习非遗一是时间成本,二是地域限制,并与自身经济条件相挂钩。网络化学习是如今大势所趋,现今网络上的学习视频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是有关非遗的教学视频却具有明显的缺口。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非遗学习必须有老手艺人亲自一对一指导,线下监督,勤学苦练才能有所成就。但是,一些原理性的东西、简单的操作步骤是有可能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就可以制作成教学小视频,不仅可以吸引年轻人也有效降低了学习壁垒。

(三)构建多元化传播主体,借助平台流量

短视频平台使得非遗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政府、官方媒体企业、非遗传承人、普通用户等都可以作为非遗文化的讲述者,共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打造非遗传播声势。其中政府与官方媒体在非遗传播中起到方向引领和文化传承的作用,而短视频平台和MCN机构等企业主体则积极承担非遗传播的社会责任,投入资源扶持非遗内容创作。其中,各大平台的正能量网红是一个好的踏板,一个视频便能吸引大量的粉丝,轻松助力非遗破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全文)》,2015年9月29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29/c_1116703645.htm?isappinstalled=0;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J]. 马晓娜;图拉;徐迎庆.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02);

[3]樊祖荫.发挥“传”与“承”的两个积极性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音乐探索,2011,(3);

[4]张婷:.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译介的思考--武陵地区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