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湖北 神农架林区 4424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69例,将69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4例、35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继发性颅内血肿、下肢静脉栓塞、血肿复发)。 结果:经过治疗,二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相对于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都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 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改善炎症,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护理;心血管不良事件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必须尽快手术治疗以消除血肿对大脑组织的压迫,提升生存希望[1]。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可在术后帮助患者进行规范的康复锻炼,恢复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2]。过去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认知状态、心理状态和康复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被忽视,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案,融合了质量保证、循证医疗、药理学和护理学等前沿理念和方法,能够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3]。因此,本研究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护理为主要护理手段,探讨临床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69例,将69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4例、3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一般资料 | 观察组(n=34) | 对照组(n=35) | t/x2 | P |
男/女 | 21/13 | 23/12 | 0.338 | 0.561 |
年龄(岁) | 58.11±7.34 | 58.76±7.44 | 0.365 | 0.716 |
出血量(ml) | 41.76±6.76 | 42.12±7.01 | 0.217 | 0.829 |
基础疾病 | ||||
高脂血症 | 19 | 18 | 0.399 | 0.528 |
糖尿病 | 9 | 9 | 0.015 | 0.903 |
冠心病 | 6 | 8 | 0.840 | 0.359 |
出血部位 | ||||
额叶 | 12 | 13 | 0.074 | 0.786 |
基底节区 | 14 | 12 | 1.011 | 0.615 |
颞叶 | 8 | 10 | 0.659 | 0.416 |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满足《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要求;(2)经头颅CT检查且确定出血量大于30毫升;(3)在我院接受了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4)临床体征未见重大器官问题,手术过程正常且无严重术中并发症;(5)患者临床病史详细记录齐全。
排除标准(1)因脑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2)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重症病例;(3)患有恶性肿瘤;(4)手术前出现精神状态异常或长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5)曾患精神疾病或有心理健康困扰;(6)处于孕期或是处于哺乳期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护理环境应对(术前及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监控、探访限制规定、便捷舒适的医院环境、简单有效的术后教育,并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工作。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全面进行身体状况评估与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预备急救设备及药品;(2)体位护理:术后采用平卧姿势,床头抬高15度并偏向一侧,根据病情定时翻动患者,特别关注受压部位(如皮肤颜色、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在上肢垫软枕或粘贴减压帖;(3)引流瓶处置:位置应低于脑出血处,保证引流管连接稳妥、有固定装置,严守引流液颜色与量的观察记录,保证穿刺区域干洁,使用无菌敷料遮盖伤口,遵循医师指示换药与检查接缝处;(4)出院嘱咐:告知患者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力争掌握血压控制技巧,教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指导出院病人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安排定期和医师见面进行头颅CT检测。
1.4观察指标
1.4.1生活质量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该量表总分11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感染、继发性颅内血肿、下肢静脉栓塞、血肿复发等。
1.5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均未见明显区别(P>0.05);经过治疗,二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相对于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分组 | 例数(n) | GCQ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34 | 51.23±6.45 | 84.23±5.33* |
对照组 | 35 | 52.31±6.76 | 71.23±5.49* |
t | - | 0.679 | 9.976 |
P | - | 0.499 | <0.001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都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分组 | 例数(n) | 术后感染 | 继发性颅内血肿 | 下肢静脉栓塞 | 血肿复发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34 | 2(5.88) | 0(0.00) | 1(2.94) | 1(2.94) | 2(5.88) |
对照组 | 35 | 4(11.43) | 1(2.56) | 2(5.71) | 2(5.71) | 9(25.71) |
x2 | - | - | - | - | - | 14.783 |
P | - | - | - | - | - | <0.001 |
慢性硬膜下血肿处于严重意识障碍和大量出血的情况下,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消除血肿压迫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4]。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钻孔引流术,该技术可以消除血肿的占位效应,减轻对大脑组织的压迫,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术后,规范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继发性硬膜外血肿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5]。过去的护理模式往往关注生命体征监测、住院安全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而对患者认知状态对心理和康复能力的影响有所忽视。然而,临床护理路径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患者提供了一更加综合性、合理性、全面性的护理方案,这是一个有明确时间节点和逻辑顺序的整体服务计划,结合了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质量保证、循证医疗、药理学和护理学等[6]。
从文中可知,经过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升,相较于以往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更加关注患者的认知状态对心理和康复能力的影响,为术后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能够改善炎症,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翁晓芳,陈丽霜,陈静,等.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康复护理在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23,42(16):149-152.
[2]陈艳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22):124-127.
[3]Ozevren H , Cetin A , Hattapoglu S ,et al.Burr hole and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ubdural hematoma: A comparative study[J].Niger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022, 25(7):1056-1060.
[4]张琦琪,林雅,陈贻芳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7):94-96.
[5]Yano A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emostatic agent and Kampo medicine (goreisan) for the clinical course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J].Journal of Neurosurgery and Kampo Medicine, 2022, 7(1):31-35.
[6]刘倩.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0,44(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