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中“水”的英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3

《齐民要术》中“水”的英译研究

陈思颖 徐玉凤(通讯作者)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摘要:中国农业典籍《齐民要术》中“水”字出现的次数颇多,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对《齐民要术》中“水”的英译进行总结、分析、比较,明晰其中“水”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水”的不同英译,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促进《齐民要术》海外传播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齐民要术》中“水”英译的基本方法与翻译策略。

关键词:《齐民要术》;水;英译

  1. 引言

“水”在中国农耕文化中至关重要。农业典籍中“水”的英译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农耕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农业典籍中“水”的英译折射出了中西方农耕文化文化内涵的异同。对黄河农耕文化英译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小语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造成的阻力,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以《齐民要术》为代表的极具价值的农学典籍是研究黄河农耕文化的宝贵资源和重要依据,也是当下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文化瑰宝。《齐民要术》作为中国古代现存最早农书之一,对于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的耕作、培育,储存方式极富分析与研究价值。以《齐民要术》为代表的农业典籍的翻译研究对向世界讲好中国农业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对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水”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同义阐释

研究《齐民要术》中“水”的英译,有助于更多了解在古代农业中“水”的文化内涵,了解古代人民的耕作、培育、采集方式,了解水在古代世界观中的含义和地位,揭示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价值。在《齐民要术》英文缩译本《齐民要术概论》中,“水”共出现了22次。

其中,译作“water”16次。这其中water 两次作动词表示浇水及灌溉。如“多苦熟粪及水”意为“多上熟粪,多浇水”,英译为“Tender with good dressings of ripened compost and water well”(石声汉,1982:42)。这样翻译并没有体现出“多”的意思,所传递的意思更多为适量浇水,并有好好浇水、认真浇水的意思。由此可见中西思维方式以及表达中的差异。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多”除了有数量大的意思,还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件事的注意或关心。例如,我们常说的多喝水、多休息,多读书等。究其根本,中国人讲究多多益善。而在西方,更看重的则是准确性以及必要性。西方追求精简而不冗余,英译为“water well”更能使西方读者明晰照顾好、认真浇水之意。 “时时溉灌,常令润泽。”英译为“Water again and again to keep moist.”(石声汉,1982:62)。此处water作动词且有浇水之意。“灌溉”用“water”来表示,体现出作者遵循了以受众目标为中心的英译原则,用词精准且流畅简洁。

英译中,“water”作为名词译出的情况居多。例如,“不预易水”英译为“There is no need to refresh the water.”(石声汉,1982:75)。此处,文言文直译后的意思是“不需要对水进行更换”。原文中的“水”即指用来淘洗的溶液,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翻译前后其词性也没有发生改变。此处的直译既符合语境,又符合读者的认知,符合翻译的基本要求。与该句中的“水”含义相同的还有“於木槽中下水,脚瞄十偶”。这句话英译为“Mix with water and tramp in a wooden trough for ten turns”(石声汉,1982:75)。在此句中,“水”同样表示溶液,将此句译为现代汉语,意为“与水混合,在木槽中碾压数十圈”。此处的“水”是进行一次次清洗的溶液,同样作名词,无特殊含义。“凡水皆得煮”英译为“Any kind of water will do”(石声汉,1982:95)。原文中的“水”与“water”相对应,意为“任何种类的水都可以”,同样没有进行特殊强调。

另有汉语中没有出现“水”字,英译中出现了的情况。“接取白汁,耕袋速著别爱中……接去清水,貯出淳汁,著大盆中。”该句被译为“Add water and stir. Decant the ‘white water’ … into a 捐(chuan, ‘pongee gauze’) bag, stir the whole content (of the reservoir) with a rake vigorously for a long while , then let it settle.”(石声汉,1982:75)此句汉语中并未出现“水”,但其英译中有“water”一词。原文中的“白汁”、“淳汁”意为“白色米汁”、“米汤”,在英译时,作者将其加上双引号后直接依据“米汤”的颜色、形态进行直译,有助于给读者提供想象空间,吸引读者阅读及实践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3.“水”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英译阐释

在《齐民要术》中,“水”除译作“water”外,还与其他汉字构成词语,英译时弱化“水”的存在感,以易于理解、忠于原文的方式译出。如“若水旱不调”英译为“in years of unsuitable rainfall”(石声汉,1982:37) ,此处对“水”进行了弱化处理,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翻译,而是将这句话整体翻译为“不适量的降水”。水有不同种类,如井水、海水、雨水、河水等。文章此处的“水”虽没有特别指明,但可以通过句意推测出所指的为雨水。由于古代浇灌农作物主要依赖降雨即雨水,故不适量降水会导致旱涝灾害。中国人讲求说话含蓄,通常不会直白地对一件事情进行描述,这从对“水旱”的描述中可见一斑。且中国素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对于雨水很是珍惜与敬畏。

西方对“水”与“雨水”的态度却并不十分相同。西方对水的态度的转变可以基本概括为三个阶段:畏惧崇拜—自信征服—和谐相处。对应到中国古代阶段,对水的态度为敬畏崇拜,西方崇拜水所带来的生命与希望,也畏惧随水而来的自然灾害。但西方对待雨水的态度只是将其普通地看待为一种自然现象,并无其他特殊感情。

另,该典籍的英译中两处“水”英译为“wash”:“先以水净淘瓜子”英译为“Wash the seed with water.”(石声汉,1982:51),“楠取,即确捣使熟,以水淘。”英译为“After picking, immediately pound to a paste in a mortar. Wash.”(石声汉,1982:90)。这两处的英译中都将“水”的含义进行了淡化处理,且将翻译重心放到了“淘”字上。这除了受前文提到的对水态度不同的影响外,还反映出中西语言习惯的差异。在中国,“淘”可用不同的溶液,不只有水。所以有必要点明“水淘”。英译后将“淘”译为“wash”。“淘”本意为用水冲洗,除去杂质,与“洗”是近义词,比较两者的释义可发现这两个动词都需要“水”的支持,且“淘”英译为“wash”,读者在阅读时便可以知道这些活动需要用水进行冲洗、洗涤,更能为西方读者所理解与接受。

“水咸极,则盐不復消融”被英译为“Finally, the brine will be so concentrated that no more salt will dissolve”(石声汉,1982:74)。此处“水”被译为“brine”,即“盐水”。若无任何提示,只看这一句的翻译可能会觉得有些突兀甚至难以接受,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水”并不等同于“盐水”,故会对英译后的“盐水”有些不解。但若将前文补充完整:“造花盐、印盐法:五六月中,旱时,取水二斗,以盐斗投水中,令消尽,又以盐投之。水咸极,则盐不復消融。”则变得可以理解。原文中的“水极咸”这一小句并没有直接进行英译。笔者认为,原文的重点恰恰是“水极咸”这前半小句,“则盐不復消融”是对盐水浓度的补充说明,即水咸至再加入盐也不会溶解的程度。而译文通过对后半句的重点描述“盐水中无法溶解更多盐”,虽然使读者明晰了盐水的浓度,却没有直接体现出水的咸,水之咸只是从侧面进行反映。从这个维度上看,这样英译似乎有些欠妥,但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此文段的翻译实现了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的读者反映对等的效果,更有利于海外读者接受。

《齐民要术》中作米粉法的步骤为“於木槽中下水,脚瞄十偶,淨潮,水清乃止”。其英译为“Mix with water and tramp in a wooden trough for ten turns, scour until the scourage is clear”(石声汉,1982:75)。值得注意的是,此段落中“水清乃止”的“水”为前文“放入水槽中的水”。“放入水槽中的水”与米粉混合后,经过脚瞄、淨潮等步骤,水和米有了明显分层,即原文中的“水清”。故原文中的“水”特指“洗余水、洗剩液”,对应译文中“scourage”,“清”作为对“洗余水”状态的解释说明,对应译文中“clear”。原文中为了使读者有更为直观的理解。译者在英译时对词语的选用及上下文关系的理解恰到好处,由此可见译者雄厚的翻译功力以及文化底蕴,且译者严谨、细致、求实的态度值得钦佩。

4.“水”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

“此十種晚熟,耐水;”英译为“Of these 10 ripen late, are flood-resistant.”(石声汉,1982:42)。笔者认为此句中“耐水”的英译“flood-resistant”或可改为“water-resistant”。牛津字典中“flood”意为“洪水、水灾”,“flood-resistant”回译后为“抗洪水的”,原文中的“耐水”所表示的程度并非译文中“flood-resistant”所表述的重,改作“water-resistant”更贴合原文意思。使用“water-resistant”的英译也更有利于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亚洲的文学和文化思想,减少因翻译产生的对文化的误会。

5. 结语

在推动中国典籍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秉持文化自觉立场,深入分析中国农业典籍英译现存的问题,减少传播中因语言、文化习惯差异等带来的认知偏差。紧密配合国家文化战略,推动中国农学科技典籍以及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其国际化发展,逐步提高中国在农学领域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孔令翠,陈洋帆. 中国农学典籍译介研究:回顾、问题与展望[J].外国语文,2021,(03):110-112.

[2]王宏.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3):9-13.

[3]谭晓丽, 吕凌云.全球文化多样化时代典籍英译教学及其对策——评《典籍英译新发展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 (06):100.

[4]许明武,王佩.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现状、意义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2(05):119-120.

[5]李玉洁.黄河与中国农耕文明的诞生[J].人与生物圈,2021(05):44-46.

[6]孔令翠, 刘芹利.中国农学典籍译介梳理与简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9(04):106-108.

[7]石声汉.齐民要术概论(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基金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黄河农耕文化英译传播研究——以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中“水”的英译为例(项目编号:S202310435232);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黄河农耕文化英译传播研究——以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中“水”的英译为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