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12527198505096829
摘要: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通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其材料容易出现收缩或形变现象、进而产生裂缝。鉴于此,本文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对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
引言:我国市政道路路面通常为半刚性基层结构,而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能够为该结构提供非常突出的水稳性,在低温下也能保证一定的强度和抗冻性,所以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中,该技术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集料等物质,同时还会掺加一定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具有一定的胶凝性且材料费用较低,利用一定剂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在不影响基层强度的条件下即可降低施工成本,又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抑制温度裂缝的出现。
1.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概述
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中,能对该技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部分就是它的材料组成。通常来看,该技术所用材料能够为工程结构提供一定的承载力以及强度、并在此基础之上保证刚度,而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刚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构成材料比例的影响,所以,若相关材料的配比不够科学、合理,则会影响到该技术的施工质量,无法将该技术的真正作用发挥、难以达到设计效果,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配比若想保证其科学性,技术人员可通过最小空隙率法进行设计,这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将干扰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而将该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整体质量。其中,最小孔隙率法的应用原理是在材料中的粗集料部分形成骨架结构时、通过水泥石材料将颗粒中的空隙进行有效填充,这会使半刚性基层的结构密度显著增强,并提高其稳定性[1]。
在进行材料的配置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将水泥石的类型、规格、数量进行合理控制,比如,水泥石在材料中的占比过高,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半刚性基层结构的稳定性,进而使道路产生裂缝;若其含量占比过低,又会致使基层整体的强度不足、并且质量较差,使道路承载力大大降低。一方面,该技术具有一定优势,首先是在施工初期能够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一周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会更大。其次,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能够明显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缩短工期。另一方面,该技术对施工后的养护要求非常高,若没有及时开展路面养护工作,则会在路面上形成裂缝、降低其使用质量;此外,行车经过时的荷载会对其形成冲击,从而发生材料脱离问题。
2.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应用
2.1材料选择
首先,粗集料部分,该材料的最大粒径应控制在26.5mm以内,并按照26%以下最大压碎值进行控制。其次,细集料部分,该材料的选择问题非常重要,应尽可能的控制该材料的纯净度,并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科学配置,通常来看,细集料的塑性指数应控制在12mm以内。再次,水泥通常选用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需控制在至少3h,终凝时间则在6h以上。最后,搅拌时应尽量选择清洁用水,避免影响搅拌效果。
2.2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机械装置、设备的试运行,以及施工人员的部署、施工现场的环境布置等方面。
其中,机械设备主要为施工用大、中型设备,例如压路机以及摊铺机等。其中,压路机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看,部分道路的修建不能采用传统的压路方法。同时,压路机的数量以及规格,都需根据工程作业量来定。在进行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循标准的施工流程来对下承层进行处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进行清洁作业时,将施工区域的表面处理干净,并使用清水将其表面润湿,再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将裂缝部分进行封闭处理。并在施工结束一周后对其进行强度检测,若其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施工人员则可开始进行正常施工,并保证在30天内开展两次此技术,最大限度的避免材料出现水分蒸发情况。
2.3混合材料生产及运输
在对混合料进行生产或运输时,施工人员应加大对材料的管控力度。对材料的配比、原材料的质量、运输装置、交通路线等方面进行有序规划,才能保障混合料的整体质量,并投入使用。这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仅要对材料的质量方面进行全面了解,还需要在混合料的制成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例如,对混合料搅拌机装置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搅拌机的搅拌顺序、叶片转动的速率,并按照规范流程对该设备进行操作,同时要将搅拌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对混合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搅拌机的运作状态、该设备的承载容量等方面有着全面的了解。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操控搅拌装置,将其运作状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搅拌时应将搅拌装置的转动速度调整为匀速,这对混合料的最终完成质量能够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施工人员应对水与水泥的用量以及配比进行及时观察并做出调整,也要注意各材料的置入顺序。运输时,由于混合料容易出现离析现象,所以应提前制定路程最近的运输路线,并且该路线的路况应保持通畅,且路面平坦,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合料出现质量问题,保证混合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4混合料摊铺
在进行混合料的摊铺作业时,通常来看,混合料的厚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才能确保摊铺作业的效果能够达到施工目的。若采用两层摊铺方法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层间结构的状态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该环节的作业时间,进而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防止该材料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致使其表面不均匀,出现坑洼[2]。针对此情况,应使摊铺速度保持稳定。通常来看,摊铺速度要通过钢丝的高度以及铝梁的宽度来进行调整和确定。若在施工过程中,该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离析部分的材料进行铲除,并对该区域填充以正常混合料。若出现摊铺厚度过高或过低,相关施工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最后,摊铺完毕后,可能会有部分区域出现水分散发过快的情况,这时可对该区域进行喷水作业,避免其表面出现裂缝。
2.5混合料碾压
碾压工作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部分。首先,初压阶段,两台压路机保持匀速运行、并同步进行碾压。其次,复压阶段,改用双轮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作业期间不能停车且保持匀速。进行复压作业时,若路面非常平整,其表面不留有车痕,则代表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终压阶段,应由专门的检测人员对路面基层压实度进行检验,以确保碾压质量符合标准,减少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在整个碾压作业的全过程,技术人员应着重检验路基压实度,针对性提高碾压效果,将水稳碎石半刚性施工技术的真正作用充分发挥。
3.结论
总的来看,在我国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的有效开展为市政道路的质量奠定了非常坚固的基础,并且施工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人员应加大对该技术的创新研究,尤其针对该技术中的材料形变问题、应加大对该问题的解决力度,并适时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施工方面,首先应对该技术的开展条件进行全面了解,以及材料的配比、后续的碾压、养护等工作进行优化,进而增强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存栋.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0(17):63-65.
[2]王宝.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J].中国公路,2020(1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