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蜀望路幼儿园 611300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幼儿园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上面,拥有更多自主的权力,而“班本课程”是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一部分。班本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基于儿童的兴趣爱好、问题进行,体现的是教师、儿童之间真正的学习、探讨的过程。因此,如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班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成为了当前幼儿园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园班级课程的研究,探讨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班本课程 兴趣 学习 策略
一、班本课程开展的原则
1.关注儿童兴趣,生成班本课程。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班本课程内容是跟随儿童的视角,基于对周边环境各种资源,基于儿童更多真实生活的体验。根据儿童兴趣特点生成课程内容,倾听儿童语言,及时调整,形成动态课程班级课程设计来源与目标要根据本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孩子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善于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创生课程,在课程完成后对孩子的评价也应以其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主,重视个体差异。
我园大班的一个班本课程《“鼠”与我》,在开学初,我们班的饲养角空空如也,那可以养什么小动物呢?小朋友纷纷表达自己想要养的动物;“我想养金鱼,我的家里就有一条小金鱼”;“我想养一只小白兔,因为今年是兔年”;“我想养猫咪,因为我的家里有老鼠,就可以把老鼠吓走”;“我想养一只小仓鼠,因为它很可爱”;最后,通过投票,我们一致决定喂养小仓鼠。
第二天,小朋友们就带来了自己的小仓鼠。“毛茸茸、圆墩墩、胖嘟嘟的小仓鼠,太可爱了”!大家都围着小仓鼠讨论。小仓鼠的到来马上成了自然角里的“小明星”,孩子们常常围在那儿,整个班级显得格外热闹,小仓鼠的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儿童对小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饲养动物能让儿童真切的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饲养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
2.追随儿童兴趣,满足学习需求。
孩子们天生对大自然有亲近感,他们往往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发现成人看不到的世界。当他们遇到小仓鼠,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更多学习的机会与可能正在发生。
对于小仓鼠孩子们都非常的好奇,关于小仓鼠,孩子们还有“N”个小问题,比如,“小仓鼠会不会咬人”“小仓鼠晚上睡觉会害怕吗 ?”“小仓鼠喜欢吃什么”“我们要怎样照顾小仓鼠”等等。儿童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适宜性的探究问题”的来源。有很多问题,儿童通过谈话、相互学习、己有经验、和家长一起查阅资料等等都可以解决。
那么教师作为儿童探究的支持者、引导者,要耐心、认真倾听儿童的提问,就应该追随儿童的兴趣,适时支持儿童的活动,以此来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现状
就我园班本课程情况来说,大多数班级从班本课程主题内容来看,部分教师依赖于我们借助的教材《完整儿童》,缺乏对课程的创新与生成,这也是直接导致班本课程脱离实际的直接原因。在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对于如何捕捉幼儿兴趣点来确定班本课程内容,如何跟随幼儿视角开展较为科学的、多种教育形式的幼儿园班本课程等不够清晰明确,使班本课程的实施成为教师的负担,未达到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效果,班本课程随意性大,五大领域内容不均衡,没有考虑孩子的需求,教师生成课程的能力不足,不能转化成为可实施的具体内容。
面对我园班本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加强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目前,我们主要对教师开展了不同的研培机制;首先是针对不同层级的教师开展分层培养的模式,我们的名优骨干教师都有对班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我们逐层结对的方式来带动我们的青年教师,以此来提高他们开发班本课程的能力。
三、班本课程开展策略
1.关注儿童,捕捉教育的契机。
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的行为,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的捕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和儿童一同探寻生发课程,将他们的兴趣点作为课程的生发点,引发更多儿童的参与。教师要了解儿童的已有经验拓展话题形式,提升话题价值,跟随儿童视角,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班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2.支持儿童,给予探索的机会。
在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能直接提供回答,而是要把寻找答案的过程交给他们自己去实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为基础”,在本次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受、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提升了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历了失败,但是都没有放弃,还会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经常发问,这时不应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而是要适时支持儿童,让他们自己发掘问题的答案。
3.梳理经验,构建课程网络图。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给予孩子探索的空间,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在我园大班班本课程《“鼠”与我》中,“初见小仓鼠”—“照顾小仓鼠”—“小仓鼠不见了”—“寻找小仓鼠”—“小仓鼠死了”—“小仓鼠的葬礼”这一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老师都是跟随孩子的问题为孩子支持形成动态的课程。在整个过程中儿童的经验学习是主动获得的过程。当他们发现问题时,他们会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分析思考,或是在讨论交流中,获得同伴的新经验。当问题还没有解决时,他们主动想办法,寻求帮助。在一次又一次“发现问题、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验在孩子们脑中不断吸收、内化、重组,那在这个过程中班本课程的网络图也在逐渐形成。
4.关注教师,构建研培模式。
采取分层培养的模式,比如:可以成立“课程小组”,让具有生成课程能力的名优骨干教师加入,形成教科研型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教师的递进式发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以班本课程建设和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讨论点,引导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以典型案例、儿童在园生活观察记录为讨论内容,在不断审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交流经验,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和课题研究。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以分层次和螺旋递进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充分保证幼儿在班本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以班内儿童的生活感受、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幼儿潜能,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不断探索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梳理出以幼儿为本、追随儿童兴趣点和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自然和生活课程架构的实践经验,落实“课程追随儿童”的动态课程理念,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春华.《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生发与实施》
{2}刘占兰.《当今幼儿园园本课程实践的状况与问题思考》
{3}王梦云·《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践和探索》
{4}牟映雪·《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建构》
{5}解丹波·《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构建》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