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学院·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成都 611730
多项研究表明脂肪肝与急性胰腺炎存在一定关系,急性胰腺炎病人常伴有脂肪肝,其特征性表现为肝脏超声提示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脾脏和肾脏),远场回声则逐渐衰减。肝脏超声检查尽管不能替代肝脏活检,其仍可有效诊断肝脏脂肪变性。
1.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的关系
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脂肪肝。根据急性胰腺炎的病因,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比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着更高的脂肪肝患病率。急性胰腺炎伴有脂肪肝患者比无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更高。这证明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脂水平与脂肪肝之间的密切关系。
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系疾病,占比约为50%。此外,高血脂、大量饮酒、暴饮暴食与高血钙等因素均会导致胰腺炎。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脂肪肝,且多为急性胰腺炎,疾病类型为坏死型与水肿型。肝脏在多种因素下出现脂质代谢紊乱等病理表现,而肝内脂肪的贮存量高于肝脏总重量的5%,即为脂肪肝。根据脂肪堆积量多少可划分脂肪肝疾病程度,其中,脂肪堆积量 > 肝脏总重量的 5.1% ~10.0% 称为轻度脂肪肝;>10.1% ~25.0% 称为中度脂肪肝;>25.1% ~50.0% 称为重度脂肪肝。而增加脂肪多为三油甘脂。经临床活检证实,肝脏内部的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时,肝脏 CT值会有所下降。经 CT诊断后,可通过肝脏与脾脏的 CT值对比检出脂肪肝。正常状态下,肝脏密度较脾脏与肝内血管高,当肝脏密度低于肝内血管与脾脏密度时,便可明确诊断为脂肪肝。CT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较高,且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其可作为脂肪肝的常用诊断标准,且能检出轻度疾病。
高血脂诱发胰腺炎的机制为:①胰蛋白酶被快速激活:常规状态下,胰腺组织内部的胰蛋白酶存活方式为非活化酶原。当甘油三酯过度升高时,胰腺的分解产物会分泌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进而导致酸中毒,对胰蛋白酶原具有激活作用,会导致胰腺腺泡细胞产生自身消化等病理改变,诱发急性胰腺炎。②甘油三酯的分解产物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临床实验在大鼠三酰甘油悬浮液和匀浆中加入胰脂肪酶,并混入胰腺腺泡细胞内部,可见细胞蛋白质的实际释放量大幅增加,说明三酰甘油的分解产物会损伤胰腺腺泡细胞。③胰腺微循环严重障碍:高脂血症会增加血液粘稠度,生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导致胰腺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使胰腺微循环异常,导致胰腺缺氧或缺血,导致炎性反应。
在饮食结构调整、生活压力增加与环境改变等因素影响下,脂肪肝患者数量日益增加,且多发于中青年男性,原因是该群体的生活方式不良,如暴饮暴食或长期饮酒等。为此,应积极探索脂肪肝与胰腺炎间关系,做好相关预防,改善治疗预后。通常情况下,甘油三酯的升高量与脂肪肝严重度具有正相关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脂肪肝病情,降低胰腺炎的发病风险。无论何种病因的脂肪肝,只需努力确诊病情,纠正不良习惯,配合临床治疗,便可有效控制病情,保证甘油三酯处于正常水平。
2.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的CT诊断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疾病有很多种原因,但都是因为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胰腺组织存在类似于自身消化、出血、水肿等一系列炎性反应。患者在患病时主要的表现症状为上腹部发生疼痛、呕吐、恶心、血胰酶上升等,病情处于早期阶段且不严重的情况下大都为胰腺水肿,临床比较多见,治疗难度不大。而病情不断发展处于相对严重的情况则会出现胰腺出血坏死,从而很容易引发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引起患者病死的几率比较大,在病理角度上去区分可以将急性胰腺炎分为出血坏死型和水肿型。脂肪肝属于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合并症,其为多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内有过多的脂肪堆积所引发的病变,比较多见的为肝脏病理改变,脂肪型肝病为第二大肝病,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在近几年发病数量逐渐增高,并且趋于年轻化。在正常人体当中,肝组织的脂肪量比较少,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只占肝重量的 3%左右,当肝内堆积过多的脂肪量时,例如超过 5%则可以确定为脂肪肝,脂肪肝属于一类具有可逆性的疾病,肝脏又是机体脂质代谢中心器官,与机体的营养摄入具有一定的联系。当同时患有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治疗,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随着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应用于疾病诊断较多的方法为 CT 检查,在该技术的帮助下,绝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诊断效率,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极为重要诊断依据,对于治疗方式的完善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CT 的主要优点在于扫描速度迅速、高分辨率、分级能力强等,目前在急性胰腺炎检查中使用广泛,临床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已经可以采用 CT 平扫进行明确,因此,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时采用 CT 平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增强扫描。胰腺炎的CT 检查主要表现为边缘模糊,胰腺体积出现增大。而当存在胰腺坏死时可以采用增强 CT 进行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实施增强扫描后可以显示其坏死范围为低密度影,存在出血的部位则表现为高密度影,其中胰腺包膜出现增厚且掀起,CT值比 20HU 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为胰腺假性囊肿;病灶中具有液体、气体等进行增强扫描会发现脓肿壁存在环形强化的情况,可以将其考虑为胰腺脓肿。而脂肪肝采用 CT 诊断也具有较高的效果,进行 CT 平扫可以发现肝脏密度低于脾脏密度,肝脏密度下降的情况下检测的 CT 值要比脾脏低,当比值比 1.0 低时可以将其考虑为轻度脂肪肝的范畴,比值比 0.7要低时会显示比较模糊的肝内血管,可以考虑为中度脂肪肝,当比值比 0.5 低时会显示清晰的肝内血管,可以考虑为重度脂肪肝。因此采取 CT 检查可以对胰腺炎的范围、严重程度进行明确,还可以对其合并症脂肪肝进行判定,有利于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后期治疗,促进患者预后效果,当怀疑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可以及早接受增强 CT 检查,有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提供良好的治疗依据。
CT 检查可以对胰腺炎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明确,同时还可以对脂肪肝进行明确,采取增强扫描有利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性急性胰腺炎伴有脂肪肝的患者可以采取 CT 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结语
脂肪肝在胰腺炎患者中较常见,且可增加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及病死率。另外,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脂肪肝与胰腺炎之间关系的认识,积极防治脂肪肝也许有助于降低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