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通过调查某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间的100名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结果表明,炎症性肠病患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以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焦虑;抑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除了肠道症状外,IBD患者还常伴有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某医院IB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1.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与临床评估两种方法,旨在深入、全面地了解某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名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这一综合性的数据收集方式,我们期望能够准确地识别患者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从而为后续的干预对策制定提供坚实的依据。
1.1 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一份详尽的问卷,内容覆盖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状况、以及心理健康自评等关键方面。问卷的开篇部分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状态、家庭背景等,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多维度的患者画像。接着,问卷聚焦于患者的疾病状况,详细询问了病程、疾病类型、治疗历程、疾病活动度及复发情况,以期了解疾病本身对患者心理健康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在心理健康自评部分,我们采用了经过验证的心理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针对IBD患者特制的生活质量问卷。这些自评工具旨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捕捉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历的情绪困扰、认知偏差以及社交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患者的心理世界,识别出那些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心理需求。
1.2 临床评估
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依托专业医生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评估。评估过程紧密结合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病情变化等关键信息,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面诊环节,医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旨在捕捉问卷调查中可能遗漏的重要细节,如患者的情绪状态、认知功能、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
2.结果
经过对上述100名IBD患者的细致调查与深入评估,我们获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发现,揭示了这个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1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
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焦虑和抑郁症状尤为突出,成为患者心理健康的首要威胁。焦虑不仅表现在对疾病复发的持续担忧上,还体现在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悲观预期以及对治疗副作用的恐惧等方面。抑郁则往往伴随着疾病的反复发作和生活质量的下降而逐渐加深,导致患者陷入无尽的悲观与绝望之中。
2.2 影响因素多样
进一步的分析揭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其中,疾病活动度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当疾病处于活跃期时,患者的身体不适和情绪困扰往往同步加剧,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急剧恶化。此外,病程的长短也显著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那些长期与疾病抗争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疲惫和情绪崩溃的情况。治疗方式的选择同样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某些药物治疗可能引发副作用,如恶心、腹泻等,这些症状不仅加剧了患者的身体不适,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理问题。而那些需要频繁接受医疗操作的患者,如定期的肠镜检查或静脉输液等,则更容易产生医疗恐惧和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网络的薄弱也是导致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患者在疾病的重压下感到孤立无援,他们的家庭和朋友可能因为对疾病的误解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这种孤立状态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2.3 需求未满足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他们普遍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心理关注和支持,但却往往因为医疗资源的紧张或专业人员的缺乏而无法获得及时的心理援助。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落差,无疑加剧了患者的心理困扰,成为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3讨论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心理层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对100名患者的细致调查,我们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在IBD患者中普遍存在,且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可能源于疾病的慢性复发性、治疗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多方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全面而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以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首先,加强心理评估在IBD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侧重于疾病的生理层面,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对患者康复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IBD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常规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评估不仅应包括基本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调查,还应深入探索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应对疾病的方式等方面。通过全面的心理评估,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干预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面对疾病的困扰和挑战,患者往往感到孤立无援,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因此,我们提议建立一个由心理医生、护士、社工等多学科团队组成的专业支持网络。这个团队将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也将确保患者能够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得到连续、一致的心理关怀。
此外,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IBD和心理健康的认识同样重要。通过讲座、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及其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这种教育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促进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形成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最后,创新干预方法对于缓解IBD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意义。传统的心理干预方法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一特殊群体,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加适合IBD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放松训练等技巧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消极的思维模式,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和文化背景,我们还可以开发更加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艺术治疗、音乐治疗等。这些创新性的干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为他们的康复过程增添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某医院IB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心理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健康教育和创新干预方法等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有望改善IB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干预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1]彭灵妃,熊宇. 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健康受损干预对策的研究进展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4, 36 (01): 71-75.
[2]朱天荣. 炎症性肠病患者创伤后成长叙事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3.
[3]张文梅,江秋霞. 3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状况与健康教育相关性分析 [J]. 安徽医专学报, 2022, 21 (03): 152-154.
[4]赵月月. 基于医患管理平台的接纳承诺疗法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D]. 郑州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