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效率

高歌

鹤岗市第十二中学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要求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生物知识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应兼具生物学科实验创新实践能力。教师需围绕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理解、掌握生物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效率

引言: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环节[1]。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策略进行简要研究。

一、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加大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的力度,不仅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活动,还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实验学习热情。学生属于实验教学主体,教师选择实验教学方法之前,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基础,根据他们的基本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利用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实验注意力。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跟随他们的思路设计教学活动,有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通畅整个教学流程。同时,为保证达到实验教学目的,还可以将问题穿插入具体实验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实验步骤和要点,直至他们真正掌握整个实验过程[2]

例如,《了解生物圈》的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涉及鼠妇、黄粉虫、金鱼等动物,提前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实验问题:光会影响鼠妇、黄粉虫、金鱼的分布吗?学生了解具体实验目的后,准备进入实验状态,教师为使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实验思路,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问题完成对应的实验任务。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做出实验假设,提前预测实验结果。某小组学生确定实验对象为鼠妇,做出实验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他们将10只鼠妇放于玻璃箱,用盖子盖住半个玻璃箱,并将玻璃箱放于光照下,发现所有鼠妇爬向光照位置,得到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鼠妇放于没有光照的位置,是否也得到同样的实验现象,如何说明结论的准确性?”部分学生提出可以应用两个实验对比,将10只鼠妇放于玻璃箱A,用盖子盖住半个玻璃箱A,并将玻璃箱A放于光照下,再将10只鼠妇放于玻璃箱B,用盖子盖住半个玻璃箱B,玻璃箱B被放于阴暗处,观看鼠妇的活动,发现玻璃箱A中的鼠妇爬向光照位置,玻璃箱B中的鼠妇没有活动,从而得到结论。教师提出问题:“玻璃箱A的体积较大,玻璃箱B的体积较小,是否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发现问题,将玻璃箱B更换为与玻璃箱A同样大小的玻璃箱C,同时,自主控制温度等其他影响实验的条件,发现实验结果相同。其次,教师引出对比实验的理念,重新叙述问题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对比实验。最后,教师讲解完整的实验过程,并要求学生重新做一次完整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步骤和数据。通过提问式的实验教学活动,学生找到完成实验的步骤,并理解对比实验的要点和过程,可以独立完成该实验,并得到实验结论。

二、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对待实验课程

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联系,密切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打造高质量的实验教学课堂和新型的师生关系[3]。通常情况下,需要教师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中加强对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在能够充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及操作步骤的情况下,再进行自主操作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了解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感受。这样学生也会在规范实验操作的前提下对存在的疑惑进行深思,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并且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教师会借助显微镜、影像资料等开展观察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形象化的生物思维,不断探究生物学的奥秘,如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等,或者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人体细胞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可对一些实验器材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利用多媒体技术放大图片,能清晰呈现动植物的各种形态以及种子的萌芽生长过程,使学生不断深化印象,也能增强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与动态性。

四、生活教育,生活化验证实验彰显课堂风采

相较于演示性生物学实验的示范性与说明性,验证性实验的操作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严谨、理性科学思维的养成与求真务实科学素养的发展。在应用验证性实验构建高效生物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从生活教育的角度入手,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生产的素材与资源融入生物学实验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与把握生物学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协调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与稳定进阶生物学学习品质。

例如,在教学“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课时,教师便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几种食品包装袋、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表,理解食品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与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知晓水果、蔬菜是人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把握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之后,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测定、比较几种常见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生活化生物学验证实验。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实验操作能力划分实验小组,并为学习小组讲解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即维生素C可以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程度或使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果蔬提取液的用量,粗略比较几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其次,在学习小组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后,教师便可为学生提供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果蔬。如苹果、橙子、胡萝卜、西红柿,并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更高?”驱动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主动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对本次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做出有理有据的科学假设与猜想。再次,教师组织各个生物学实验小组围绕所提出的假设猜想、所知晓的生物学原理设计实验方案与操作生物学实验。学习小组在教师的良性引导下围绕实验方案展开稳定且有序的生活化生物学验证实验活动。

最后,在各个学习小组完成生活化生物学验证实验后,教师便可让学生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准确性?”“长期缺乏维生素C人体会出现哪些病症?”“人们可以怎样搭配饮食,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等与本次验证性实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在有效增强学生实验感受与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深刻而又全面地把握生物学的实用性本质,学会从生物学的角度合理搭配膳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生物学实验是驱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最为直接、有效的路径方法。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教师要高度重视创新应用与合理开发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展开多样化、多元化的生物学实验活动,切实提升课堂参与度,实现生物学的深度学习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新课程理念下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0):87.

[2]李刚.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的路径分析[J].读写算,2021,(32):183-184.

[3]贾雪浩.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创新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