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与风险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与风险评估

蔡旭明1蔡旭辉2 吴扬3

1.四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0

2.四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0

3.四平市妇婴医院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估诺如病毒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和风险,以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发生的34例诺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差异,对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食品污染、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烹饪方式不当等,风险评估显示,食品的加工、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结论:针对诺如病毒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和风险,应采取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改进烹饪方式等措施,以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诺如病毒;食物中毒;风险评估

前言

食物中毒是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诺如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需要对其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和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发生的34例诺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差异,对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和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预防诺如病毒食物中毒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共34例食物中毒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从1岁到75岁。所有病例均经过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取对研究有效性非常关键。本文所选择的对照组为没有诺如病毒食物中毒发生的类似群体或者环境。为了保证两组间的可比性,需要确保对照组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例如,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上与观察组相匹配。另外,还应考虑居住条件,气候,季节变化及卫生设施可用性等环境因素。对照组内个体或者环境应尽量类似于观察组而不暴发诺如病毒,这样可以更加精确的分离并确定导致疾病差异发生的具体因素。

1.2.2 观察组

本研究所选对照组是无诺如病毒食物中毒的相似人群或环境。为了保证两组间的可比性,我们需要确保对照组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专业、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上与观察组相匹配。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居住条件、气候、季节变化和卫生设施的可用性等环境因素。在对照组中,个体或环境应当尽可能地与观察组相似,而不是突然出现诺如病毒,这种方式有助于更精确地区分并识别导致疾病差异的具体原因。

1.3 观察指标

(1)食品污染情况

对食品污染指标进行监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从生产到消费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成为污染的介质,因此,监测必须覆盖食品链的每一个环节。对食品来源的监控包括确保所有原材料都是从可信赖且受到监管的供应商那里获取的,这些供应商必须严格遵循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例如GAP(良好农业实践)和GMP(良好制造实践)。加工时监测重点转移到有无严格清洁消毒程序上。其中包括定期对设备消毒和在生产环境中检测环境微生物来保证无污染源。此外,对加工时员工进行培训及健康监测对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储存与配送环节监控则侧重于温湿度控制,交叉污染预防,运输工具卫生条件等。食品运输时,应处于合适的温度,尤其对易腐食品而言,冷链系统是否完整对防止微生物生长及食品变质非常重要。要想弄清污染的各个环节及成因,那么就必须透彻地分析每次食品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源。其中可包括回顾总结以往食品召回事件、剖析污染产生的特定环节、确定潜在风险点、制定预防措施等。

(2)个人卫生习惯

对个人卫生习惯进行评价,重点是在个体水平上进行行为与认知。评价的首要环节,一般是采用问卷调查或者观察等方式,对参与人员手卫生实践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对其加工食物前、中、后洗手正确与否、有无肥皂及水或手部消毒剂、洗手次数及时间长短等情况进行查询或观察。食品处理前和处理后清洁习惯又成为评价的焦点。它不仅涉及个人卫生问题,而且涉及所用工具与装备问题。如切板、刀具等与不同种类食物接触前、后是否进行过妥善清洁、消毒,以防交叉污染等。对个人健康状况、卫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可通过培训、教育等活动来实现。其中可包括开设食品安全与卫生培训课程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直接与食物打交道的人员不带有可能会扩散到食物中去的传染性疾病。

(3)烹饪方式

对烹饪方式进行评价要求进行详尽地记录与观测,保证所有食品在制备时内部温度充足。这就需要进行烹饪设备温度监控和食品内部温度定期测试。对要求达到一定温度才可安全食用的肉类、禽类等食物,用温度计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中所建议的温度至关重要。在评价时,也须考虑到可能产生交叉污染的部分。其中涉及食品准备区布置与利用等问题,例如生食与熟食要单独加工,采用不同工具与装置。如有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则需建立严密的操作程序及清洁指南以预防。另外,烹饪方式评价还包括食品准备人员的技术与知识评价。这样做可能会通过经常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来保证各有关人员知道如何对食物进行安全加工和配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潜伏期、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这些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诺如病毒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与风险评估

指标

病例组

对照组

P值

年龄

34

34

<0.01

性别

0.05

0.05

1

潜伏期

0.05

0.05

1

症状持续时间

0.05

0.05

1

住院时间

0.05

0.05

1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诺如病毒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食品污染、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烹饪方式不当等。在风险评估中,我们发现食品的加工、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改进烹饪方式等措施,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对诺如病毒的监测和研究,为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路晓娟. 细菌性食物中毒82例原因及致病菌分析[J]. 临床医学, 2023, 43 (03): 61-62.

[2]李少彤,曾德荣,蒋卓勤,广州市某区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特征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8年3期。

[3]郑大明,张静,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9年8期。

[4]卢志坚,陈志礼,卢学会,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现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4期。

[5]郭萍.细菌性食物中毒66例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6).3794-3795.

[6]陈昭禄,蔡昭宁,白海涛,等.2007-2017年北海市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结果[J].食品安全导刊,2019,(6).169-170,175.

[7]郝富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1).515~516.

[8]徐苏丽,石英.1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病原微生物鉴定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24).3057~3060.

[9]周从宇,田佳明,朱善友,等.皖西地区2012年-2017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8).1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