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分析尪痹治疗中,采用脏时五音联合热敏灸效果。方法: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脏时五音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高,疼痛分值较低、血沉较低(p<0.05)。结论:脏时五音联合热敏灸可提高尪痹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
关键词:尪痹;脏时五音;热敏灸;治疗效果
引言
在中医学中,尪痹是指由于风寒湿邪侵入关节,引发气血痹阻,进而出现关节炎,也称为风湿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为大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尪痹起病较为缓慢,且反复迁延不愈,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对于该疾病临床西医以药物为主,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时间服用西药的副作用较高,因此远期效果较低,而中医对于该疾病有独特见解[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脏时五音联合热敏灸在尪痹中的应用效果,故而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7月~2023年3月。研究患者:一共60例。纳入标准:(1)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方案。(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均符合中医中尪痹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存在治疗禁忌症者。(3)精神异常,不可自主沟通者。(4)中途退出者。
将本次研究的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例数一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存在可比性,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n(%)]
组名 | 例数 | 男/女 | 年龄 | 平均年龄 | 病程 |
观察组 | 30 | 18/12 | 35~75 | 54.18±2.38 | 12.04±0.33 |
对照组 | 30 | 17/13 | 34~74 | 53.54±2.17 | 12.11±0.42 |
X2/t值 | 0.069 | 1.088 | 0.718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主要以抗风湿、消炎、清热为主,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中医辩证分型,(1)寒湿痹阻型,药方为白芍25g,当归、松节、独活各15g,秦艽和制川乌(先煎)及甘草各10g。(2)风湿痹阻型,药方为当归、威灵仙、独活、羌活各15g,桑枝、海风藤、防已、丹参、香附各12g,秦艽10g,桂枝9g。(3)湿热痹阻型,药方为土茯苓、防已、忍冬藤各20g,青风藤、丹参、老鹳草、败酱草、桑枝、白花蛇舌草各12g,香附10g,蚕砂、栀子各9g。(4)痰瘀痹阻型,方剂:熟地15g,当归12g,白芥子、红花、赤芍、川芎、炮姜、桃仁、桂枝、僵蚕、鹿角胶、胆南星各9g,麻黄6g。(5)气血两虚型,方剂:黄芪30g至80g,鸡血藤、青风藤、当归各20g,白芍、独活、党参各15g,桂枝12g,炙甘草9g,生姜6g,大枣5个。治疗10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脏时五音联合热敏灸治疗,根据尪痹中医诊疗常规对患者进行护理,另外根据子午流注时间,酉时(午后 5-7 时),为肾经当令,气血亏虚型选择鼓类乐器为主的羽调“羽”音乐,如《胡十八拍》、《秋风词》、《乌夜啼》,风寒袭络型选择商调音乐如《慨古吟》、《长清》、《鹤鸣九皋》、《白雪》等,另点燃纯艾条,下肢以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以及皮下硬结、压痛点等反应部位为中心,上肢以曲池、手三里、外关、支沟以及皮下硬结压痛点等反应部为中心3cm为半径,于距离皮肤2cm处行温和灸、回旋灸、循经灸,患者自述热点灌注至皮肤深处时,提示为热敏点,然后行温和灸,并增加灸量,持续达到消敏灸量。1 次/d,持续使用 10d 。
1.3观察范围
1.3.1患者治疗效果分析,显效(治疗后晨僵、关节肿痛等所有症状消失,血沉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大幅度改善,血沉趋向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
1.3.2剖析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VAS(自拟疼痛量表:共10分)进行分析,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3.3治疗前后血沉指标情况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
2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治疗效果
组名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 对照组 | 30 | 14(46.67) | 15(50.00) | 1(3.33) | 29(96.67) |
30 | 11(36.67) | 13(43.33) | 6(20.00) | 24(80.00) | |
X2 | - | - | - | - | 4.043 |
P值 | - | - | - | - | <0.05 |
2.2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血沉情况
见表3。
表3疼痛评分、血沉数据
组名 | 例数 | 疼痛分值(分) | 血沉(mm/h)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对照组 | 30 | 7.71±1.36 | 3.04±1.21 | 51.24±7.88 | 17.43±1.55 |
30 | 7.16±1.77 | 5.35±1.77 | 51.36±7.65 | 21.68±2.48 | |
T值 | 1.350 | 21.229 | 0.060 | 7.690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尪痹患者往往存在阳气亏虚的现象,病邪入侵,导致壅滞经脉,长期以往,深入骨髓,引发关节疼痛。针灸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五音联合热敏灸作为一种新兴针灸技术,也在尪痹的治疗中使用率也逐渐提高。五音联合热敏灸是将针灸、音乐、温热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选择不同时间、频率音乐和不同温度针灸治疗,以达到调节身心平衡、促进血液循环作用。而在尪痹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状,由于该疾病发病机制与寒湿有关,因此采用热敏灸可以直接作用于局部穴位,达到温经散寒、祛湿的效果。另外,脏时五音联合热敏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机体自愈能力,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3]。
综上所述,五音联合热敏灸在治疗尪痹中具有较好疗效和应用前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薛惠兰. 中医护理温经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中医尪痹的效果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6):118-119.
[2]钟浩. 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8):85+115.
[3]陈乐,郭绵乐.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J]. 北方药学,2020,17(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