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625000
[摘要]目的:对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共92例,研究时间为2022.09~2023.09,分为对照组(n=46)、观察组(n=46)。观察组进行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比较内容如下,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并发症,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对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进一步缓解病情,住院时间相对缩短,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临床指标
前言:急性呼吸衰竭是较为严重的疾病,由诸多因素导致换气功能障碍、肺通气功能障碍,特点是病情严重、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在ICU内进行治疗,通过机械通气给予治疗[1]。大部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具有不良的心理情绪,而且其免疫力较低,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得不到优质护理,很容易导致诸多不良事件发生,不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致使死亡,后果严重。基于此,对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方案,通过预见性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控制其发展,进而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预后[2]。对此,本文研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共计92例,2022.09~2023.09为研究时间。分组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8.26±4.34)岁;对照组2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8.38±4.0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排除、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终末期、不可逆转的器官功能损害者;重度颅脑损伤者;具有活动性出血或无控制的严重感染者。
纳入标准:年龄在30~75岁之间;家属同意本次研究,签署研究同意书。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具体治疗措施等,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与医生一同进行急救干预。
观察组: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1)组建护理团队:由护理人员、主治医生等人员组成,所有人员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护理内容及疾病知识全面掌握,保证预后护理期间可充分、合理的解决问题。(2)团队成员一同研讨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及可能出现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对以上问题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不良情绪、感染、呼吸机使用时间等。与以往临床经验相结合,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个体化及预防性护理干预。(3)预见性护理的开展:①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必要时给予针对性心理引导,促使应激反应进一步减轻,负面情绪改善。②监测病情变化情况:定时记录与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依据病情情况和血氧分压值,对呼吸机参数适当进行调整,同时,调节供氧浓度,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理想范围内,避免过大压力损伤肺功能。巡视次数需适当增加,便于及时了解异常问题。及时做出解决方案[3]。③呼吸道干预: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有效清理,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湿化干预,保证呼吸道通畅。给予排痰干预,通过吸痰、扣背等方式,然后进行纯氧支持,防止相关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口鼻松紧度进行调节,以提高舒适度。④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有效评估,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均衡,增强其免疫力,促进并发症相对减少。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
并发症包含呼吸机过度依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X—±s)与[n(%)]分析,采用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X—±s,分)
组别 | 例数 | SOFA评分 | APACHE II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6 | 4.68±0.63 | 3.50±0.47 | 21.46±2.75 | 18.49±1.48 |
观察组 | 46 | 4.56±0.55 | 2.19±0.43 | 21.62±2.70 | 16.62±1.07 |
t | - | 0.973 | 13.947 | 0.282 | 6.945 |
P | - | 0.333 | <0.001 | 0.779 | <0.001 |
2.2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并发症[n(%)]
组别 | 例数 | 呼吸机过度依赖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46 | 3(6.52) | 1(2.17) | 2(4.35) | 6(13.04) |
观察组 | 46 | 0(0) | 0(0) | 1(2.17) | 1(2.17) |
χ2 | - | - | - | - | 3.866 |
P | - | - | - | - | 0.049 |
2.3临床指标
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较观察组均长(P<0.05),详见表3。
表3对比临床指标(X—±s,d)
组别 | 例数 | 住院时间 | 机械通气时间 | ICU停留时间 |
对照组 | 46 | 16.67±1.42 | 7.16±1.48 | 9.14±1.90 |
观察组 | 46 | 14.12±0.85 | 5.09±1.61 | 7.05±1.73 |
t | - | 10.450 | 6.420 | 5.516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3讨论
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呼吸困难是其早期症状,同时,也可能合并酸中毒、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等循环系统的表现[4]。截至目前为止,给予此患者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促使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呼吸需求得到满足,纠正代谢紊乱,缺氧症状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患者口腔和外部相通,而且其免疫力较低,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导致死亡,进而对预后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显示,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减少,SOFA评分和APACHE II评分降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也相对较少。原因在于,风险预警制度指导旨在提前预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是高危人群,对于这类患者,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治疗结果。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识别患者的风险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该方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早地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恶化趋势,从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预见性护理干预也被叫做超前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制定防范措施,给予个性化干预,进而提升护理水平。预见性护理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ICU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如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另外,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生存率[5]。
综上,在护理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的优势较为明显,可改善病情,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凌莉,彭海菁,董波,刘玉华.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对ICU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121-123.
[2]魏霞,曹秀廷.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2):152-154,165.
[3]胡日查.预见性护理对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174-177.
[4]张春娟,龚海娇.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5):388-389.
[5]张永识.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