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承德市 06845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全球对粮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面临有限的农田资源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高效农艺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肥料,以及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方法,高效农艺技术有望为粮食作物的生产带来质的飞跃。
关键词:农艺技术;农业生产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帮助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引导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有必要加强农艺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农业现代化转型离不开农艺技术的研究。农艺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和生产质量的重要保障,其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还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高效农艺技术在粮食作物产量提升中的重要性
增加粮食作物产量一直是农业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效农艺技术的应用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本节深入探讨了高效农艺技术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方面的重要性,强调了它们在满足粮食需求、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全球粮食需求随着人口增长而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农业面临气候变化、土地有限性、水资源短缺等多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成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减轻饥饿问题的迫切任务。高效农艺技术包括一系列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作物产量、优化资源利用以及减少环境影响。这些技术涵盖了种植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资源管理和品种改良等方面。高效农艺技术的核心理念是最大化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资源管理是高效农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合理的土壤测试和施肥计划,农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肥料,减少浪费并提高养分利用率[1]。
2.农机农艺融合的制约因素
2.1地理环境对农机农艺融合的影响
山区农业生产极其困难,普通农业机械无法进入,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交通条件差,土层浅,环境条件恶劣,阻碍了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同时,山区的水源、地形、土壤等地理条件也限制了农艺学的进步和发展,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大型机械设备与栽培条件不相适应。
2.2农艺技术与农机化技术融合度低
农机研发功能单一,研发周期长,与现代农业应用的新农艺技术不相适应,难以匹配农艺技术的升级换代。在技术标准上,高产栽培技术发展迅速多变,农机幅宽相对固定。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同步,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油料作物的播种、收获所使用的机械主要是将大田作物的播种机、收割机进行改造后应用,不符合油料作物的栽培技术特点,导致机械化作业困难,适应性差,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3.1机械覆膜技术
在机械覆膜技术的应用中,首先需要重视对覆膜材料的选择,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的覆膜材料,比如黑色塑料膜、稻草膜等,其特性和功能各有不同,种植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覆盖材料,以达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等目的。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覆膜机械,以便可以自动完成玉米田地的覆膜操作,提高作业效率,这些机械能够实现覆膜的均匀性和紧固度,保证覆盖材料紧密贴合地表,避免覆膜出现空隙或褶皱,避免气候条件下的温度和水分波动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在具体的使用中,覆膜机械会将存放在卷筒中的农田覆盖膜解卷,通过卷扬或滚筒装置,将膜卷在机械的支撑结构上,准备覆盖到田地上,其通常采用履带、滚筒或轮子来提供移动力,并控制膜的张力和速度,确保膜的均匀展开。覆膜机械会将展开的农田覆盖膜准确覆盖到田地表面,并使用特定的装置和系统,如夹子、锚固装置或拉伸装置,将膜固定在田地上,以防止膜被风吹动或移位[2]。
3.2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危害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的农业灾害。病虫害具有发病快、时间长、扩散容易、种类多的特点,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一些严重的病虫害可造成大量作物死亡,影响农业收成、农民收入甚至国家粮食安全。常见的病虫害有青枯病、蝗虫、玉米螟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艺技术的应用应结合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与传统的防治手段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病虫害。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化学药物(杀虫剂、农药)进行防治,将化学药物喷施在作物植株上杀死病菌和害虫。但长此以往,化学药物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环境,农药残留还会降低作物品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应合理利用农艺技术,通过不同方式防治病虫害,如生物天敌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一些国家已经成功研制了生物农药,这种农药能够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不损害作物生长环境,利用生物基因和生物天敌技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农艺技术应用优化策略
4.1打造示范应用平台
第一,需求为导向。示范应用平台的建设要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查分析农民的生产问题和技术需求,选择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农艺技术,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例如,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如气候、土壤、作物、病虫害等,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耕作方法、施肥方法、灌溉技术、植保技术。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市场需求、消费偏好等因素,选择具有高效率、高附加值、优质的农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性和竞争力。第二,科技支撑。科技创新需要成为平台建设的动力和保障,以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农艺技术的智能化、精准化、集成化水平。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监测、预警、决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模拟化、可视化等技术,构建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模拟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3]。
4.2强化政府引导,采取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建立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持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开发和推广地膜包衣技术与农机农艺学技术相结合的应用项目,推广新兴技术和新技术模式。还需要制定一些政策规定,明确扶持政策措施、扶持保障措施、技术标准等,以扶持和支持覆膜技术与农机农艺技术结合应用的推广和发展。另外,还需要采取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尝试覆膜技术和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应用,提高农民的投入积极性,比如采取提供小额财政补贴、购置优惠、节水节能补贴、投入品优惠等激励措施,从而可以使得覆膜技术和农机农艺技术的组合应用得到推广和普及。
结束语
高效农艺技术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功。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环境压力和粮食短缺。有关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应在认识农艺技术应用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当地现状,合理分析农艺技术的应用措施,帮助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戚瀚月.强化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措施[J].种子科技,2020(11):116,118.
[2]胡也男.现代农业中农艺的重要价值[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6):131.
[3]刘强.探究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及应用意义、强化对策[J].农家参谋,202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