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学院 230012)
摘要:在我国大力推动的“乡村振兴”政策下,乡村发展是未来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也是城市化进程后期重要的落脚点。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对乡村居民居住的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常见的乡村居住空间组合搭配方式。并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征,充分结合个人情况,尝试寻求最适宜的乡村居住空间模式,将居住舒适度提升至最佳水平,实现乡村人居环境质的飞跃。
关键词:乡村;居住空间;舒适度
引言
针对当下乡村环境的现状,对乡村居住空间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空间模式类型。对于不同的空间模式,存在有多种多样的现状问题。居住的体验感是反应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标准,而提高乡村居住的体验感能够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其中居住人群的体验感主要来源于身体的五感感知以及心理反馈。在研究居住舒适的过程中,居住空间模式的不同能够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因此研究居住空间模式对于乡村的长期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能为我国乡村振兴计划的顺利进行带来一些帮助。
1.乡村居住人群概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社会的面貌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乡村居住人群是乡村生活的主体,更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1]。它是一个多元化、动态化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需求及期望共同塑造了乡村的面貌。
从常住人口来看,老人和儿童是乡村居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年轻人的外出务工,乡村中老年人口和留守儿童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面临着身体健康问题、社交活动少等问题;留守儿童则存在教育资源,心理健康等问题[3]。更加需要政府,社会对其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乡村生活的舒适度,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时,为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许多乡村居民选择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经济效益,导致乡村劳动力的流失。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也迎来了许多短期游客,为乡村带动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旅游和文化交流。因此乡村环境的舒适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群体对乡村舒适度的需求和期望,提升乡村舒适度不仅是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关键,还可以更好的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游,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4]。
2.乡村居住空间模式
2.1庭院空间+居住建筑
乡村居住空间模式中“庭院空间+居住建筑”是一种常见的模式,通常出现在中国传统乡村中,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和历史的底蕴,在营造舒适度方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其中“庭院空间+居住建筑”的组合在皖南建筑中就营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以皖南宏村为例,其建筑组合模式充分体现了 “庭院空间+居住建筑”的舒适度。庭院内均种植有一两棵冠大荫浓的乔木,为居住者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而与庭院空间紧密结合的居住建筑多采用白墙黛瓦,色彩淡雅,给人一种视觉清新的感觉。该居住模式展现了独有的舒适度魅力,不仅提升了居住者生活质量,也展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2.2庭院空间+居住建筑+商业建筑
在乡村居住空间模式中,“庭院空间+居住建筑+商业建筑”的组合可以形成一种既满足居住需求又具备商业功能的综合空间模式。在发展迅速的合肥,这种“庭院空间+居住建筑+商业建筑”的模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里的庭院空间宽敞舒适,居住建筑简约时尚,商业建筑则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居民可以在庭院中休闲散步,享受自然风光;在居住建筑中享受舒适的居住体验;在商业建筑中满足日常购物和餐饮需求。这种综合空间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乡村规划中,这种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5]。
2.3紧邻自然空间+居住建筑
在乡村居住空间模式中,“紧邻自然空间+居住建筑”的模式是一种独特的模式。将居住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居住者创造了一个和谐、宁静、宜人的居住环境[6]。景色优美是该模式下主要的体验,该模式下,建筑多数临近农田、水体和山地环境,能够提供优越的视觉景观效果,能够增加视觉、嗅觉上的丰富体验,但远离村落中心,生活便捷性较差。以六安地区的乡村为例,从视觉角度来看,居住建筑的外观和色彩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乡村增添了整体的美感。其次,从听觉角度来看,紧邻自然空间的居住模式为居民带来了宁静而悦耳的声音环境。此外,从嗅觉角度来看,居民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真实和生动。
结束语
乡村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是乡村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它直接关系到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在乡村中,庭院空间与居住建筑的融合、紧邻自然空间的居住布局等模式,为居民提供了与自然亲近、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这些空间模式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不同模式下,优缺点各有不同,选择合适的居住空间组合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但对于安徽乃至全国的乡村来说,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为乡村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政策就安徽地区居住群体的舒适度研究》;项目号:S2022136160028)
参考文献
[1]李月月.绅士化视角下苏南乡村建设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9.
[2]李勇乐.生态理念下海岛型空心村落的更新规划研究——以大连市广鹿岛镇为例[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9.
[3]廖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4]盛小溪.凝心聚力打造美丽乡村[J].中国经贸,2017(17):118.
[5]马国霞.城市近郊休闲度假区的乡村农业景观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6]成丽.浅谈风水与居住建筑[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