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激励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谢姗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邮编:637200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激励护理后的康复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自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100例脑卒中患者,对所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每组50人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激励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应用效果;激励护理

脑卒中,又被广泛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当脑部的血管突然破裂或发生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中断,大脑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脑细胞就会受损或死亡。这种突如其来的“大脑风暴”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的神经功能丧失。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的医疗干预来减少脑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激励式护理是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新型护理方式,在护理的过程中激发患者动机,调动起患者身体机能的兴奋状态。本文旨在研究激励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应用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子表法将所换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分得50例患者。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5.76±3.9)岁;伴肢体功能患者障碍30例,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20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66.56±4.2)岁;伴肢体功能障碍者33例,伴语言功能障碍者1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包括辅助摆放体位、适量的肌肉运动、制定活动计划。

观察组采取激励式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以下:①加强认知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激励式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设立认知训练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以及采用奖励和鼓励的方式,激发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当患者达到某个训练目标时,可以给予小礼品或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和训练动力。②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在这一过程中,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首先,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爱好,              设计游戏化、趣味化的运动训练项目,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训练任务。其次,通过设立明确的训练目标和定期评估机制,医护人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训练,并根据其进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③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在这一方面,激励式护理干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同时,采用奖励和鼓励的方式,如设立生活能力进步奖、定期举办生活能力比赛等,激发患者参与训练的兴趣和动力。当患者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④心理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在这一方面,激励式护理干预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同时,采用激励式护理干预,如倾听患者的内心声音,鼓励患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给予更多关注和积极的支持,有助于患者在心灵深处建立起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康复的每一步。此外,可以倡导患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分享对方的康复经验和心得,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在这样的互动中,患者不仅能够锻炼和改进自己的运动和语言能力,还可以在彼此的成就中找到动力和信心。对于那些积极执行康复计划,取得显著康复效果的患者,应给予高度的赞扬和认可,这将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升对治疗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1.3.1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积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量化打分,共选取进食、行走、穿衣三项日常活动作为评估内容,进食满分10分,行走满分15分,穿衣满分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能独立完成该项日常活动。

1.3.2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将满意度等级划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分别对应80-100分,60-79分,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出现的所有数据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符号n(%)、(±S )表示,研究所得结果均接受X2检验和t检验;实验结果若为P<0.05代表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更加明显的改善(P<0.05),详情见表1。

组别

进食

行走

穿衣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50)

4.16±1.05

7.72±1.59

7.22±1.21

11.37±1.52

2.96±0.22

3.59±0.47

对照组(n=50)

4.20±1.02

6.08±1.35

7.24±1.15

9.29±1.24

2.92±0.30

3.06±0.36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S,分)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更高(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50)

28(56.00)

21(42.00)

1(2.00)

49(98.00)

对照组(n=50)

16(32.00)

22(44.00)

12(24.00)

38(76.00)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理解了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生活质量上的巨大影响。这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功能障碍,还包括心理上的压力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激励式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激励式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创新的康复方法,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心理干预和行为疗法等手段,有效地激发了患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其自我管理能力,这不仅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更帮助他们在心理上重新找回了自信和生活的乐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激励式护理模式的帮助下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样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激励式护理干预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支持。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推广和应用这种干预方法,让更多的脑卒中患者从中受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这一干预策略,以适应更多不同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弓洁,孙蕊,王静,等. 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情绪释放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79-82.

[2]荣彬彬. PERMA模式下的激励式护理在脑卒中致中重度残疾患者脑心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 智慧健康,2022,8(28):251-255.

[3]李华,刘军娥.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0):141.

[4]王龙珍,杨菲. 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5):113-115.

[5]陈冲,云利娥,文荣鑫,等. 医护康一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后肌痉挛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3,37(14):2632-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