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家长对孩子的抱怨也逐渐多起来;很多在中高年级任过教的同事也感叹高年级孩子不好教育。越是到了高年
级,下面几个方面越是令部分家长和老师“头疼”:
1.不爱听课、不爱做作业,不爱学习;
2.沉迷网吧或游戏厅,放学很久都不回家,周末见不到人影;
3.没理由施用暴力 ,强行索要别人物品甚至公开敲诈勒索(当然金额很小);
4.不爱交流、不善交流,不爱劳动、不爱锻炼;
5.男女同学之间课间谩骂(语言不堪入耳) 追逐打闹,极少数有“早恋”迹象。
虽然有近几十年教龄 ,有十几年在高年级做班主任和任教的经历,但因为在心理学方面修为的局限 ,对于以上现象不敢妄下结论。在长久的教育教学的困惑中,切身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成长的外部坏境中,是这个时代对学生影响很大的外部因素 ,无法回避,无法逾越。
1.很多学生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异地工作,有 1/10左右的家庭家长多年在外地工作,部分家庭中年迈的祖父母辈要同时监护多个未成年学生;
2.网吧、麻将馆遍街都是 ,休闲广场总是摆满休闲茶座,总是坐满打麻将、“斗地主”的似乎总是悠闲的人们;
3.学生父母与祖父母辈关系不协调;
4.单亲家庭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家庭关系未能很好协调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5.主管部门和家庭仍将学生一次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校、老师、学生的重要标尺;
6.家庭很少开展“家庭会议” 等类似的教育活动和交流平台,家长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关心不够(我班现57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学生是否进入青春期),家长忽视对学生言行的有效干预、缺乏对孩子的三观教育,家长缺乏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的兴趣和行动;
7.没有足够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两者都极其匮乏)。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把以上列举的现状作为不作为的理由 。一方面,我们应努力与家庭达成共识 ,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步调一致;但这或许只能在部分家庭中取得实际效果。最为重要的,还是应该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利用一切可支配的时间空间去实施我们的教育,影响学生的成长。任何的有效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那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自然的人,应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作为社会的人,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和谐的交际、健全的灵魂、积极的态度、良好的道德对生活 生命的意义十分重大。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性、人的情感、人的智慧的健康的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指向这一目标的教育都是伪教育。有针对性的活动既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地域特征等客观条件有计划开展,也要顺应班级实际发展状况灵活机动;活动目的是为学生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结合班级实际,包含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应该是明确的理性的合格标准为标准; 应该是正常孩子应该达到且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不应是适合少数人的最高标准、片面标准,甚至极端标准。合理的评价体系需要合理的班级人事管理作保障。
长期以来,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同学都叫“干部”,这与教育的本质似乎是矛盾的。因为教育是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培养“干部”。所以,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也应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途径,是他们的一种修炼。因而,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多的给每个孩子创造承担更多任务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促进他们发展。
活动内容、评价制度是因班级而异的,但目标都指向教育学生健康发展。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和合理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热爱锻炼、热爱劳动的风气
锻炼和劳动可以锻炼意志、强健体魄,可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可以修养品德、陶冶性情。劳动是让今天娇气、自私的孩子很好的角色体验方式。
2.营造阅读的氛围
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增广见闻;读书可以排解忧愁 ,振奋人心;可以开启蒙昧,习得智慧。广泛的阅读,可以改变学生对读书无知的鄙视,唤醒他们对学习由衷的敬畏,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青春期教育
帮助他们认识青春期身心特点,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向父母请教、向医生咨询,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避免愚昧甚至恐惧。引导男女生交往,学习交往礼仪,探讨爱情和“早恋”。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学生进人小学高年级,身心发展都到了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现状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每个方面同样优秀。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应有的作为是在尊重每一个孩子为独立的有差异的“人”的基础上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我,即使是受到不良环境影响的孩子,也让他们感到做好自我的希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过程,习得成长的智慧;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