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整体认知,作业提升思维水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黄春凤
南雄市黎灿学校 512400
摘要:在“双减”政策下,对学生的自制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多以书面为主,教师向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枯燥的练习形式很难让学生维持学习热情,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而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创新作业布置形式,设计有趣的、分层式的作业形式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愿意完成数学作业,学生在分层作业中强化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1.“双减”政策下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1.1体现作业设计的灵活思维
“双减”政策的推出使学生减轻了一定的学习负担,但“减负”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而是要求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探索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方式上,教师可灵活选择新的模式,如分层式作业、实践类作业、开放性作业等,富有创新意义的作业形式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1.2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大重要表现,这对现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创新式的作业布置形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使其能独立完成各项实践类作业。
1.3探索广阔的数学学习平台
当代社会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构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平台,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向学生布置线上的数学作业,学生在线完成并提交作业后,教师可实时批改并给出建议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作业批改效率,也为学生创造了更为新颖的作业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参与积极性。
2.“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2.1优化作业形式,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利用不同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在“双减”背景下,设计趣味性作业,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融合难点问题以及趣味故事,可使学生的课后作业更加有趣,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其数学学习热情。教师不断利用趣味元素优化作业形式,让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优化作业结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趣味游戏,将游戏与数学作业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游戏,完成课后作业,产生源源不断的数学学习热情。
例如,在小学数学《小数除法》一课中,本课要求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和算理,正确进行计算。在算理、算法探究过程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元化,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从口算、笔算过程等方面入手,优化数学作业形式,让学生完成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产生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其数学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应设计新旧知识衔接题,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整数除法竖式计算中,商的小数点在哪?(2)除数是小数,计算时该怎么办?(3)如何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变成整数?(4)除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的小数点在哪?如何进行计算?其次,教师要利用口算习题充实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以接力口算的形式,巩固自我口算学习基础。为了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融入“闯关”游戏,让学生利用趣味游戏优化数学作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思维得到发展。为了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在作业中设计“我说你答”游戏,鼓励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研究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完成不同的口算作业,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2.2.利用信息化平台为作业布置提供便利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方式较之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为教师实现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作业布置形式上也更加灵活。信息化学习平台的存在便于教师更好地布置课前的预习作业。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教师可提前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推送预习视频,将分层任务要求一起发送给学生。在学生完成视频预习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对应自己的学习水平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从而提高了预习效率。学生完成作业后可拍照上传网络平台,方便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使教学活动更加合理、科学。教师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分组功能,将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向其分组推送作业任务,如能力水平强的学生可利用四则运算法则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问题的类型,体现开放性的作业布置要求;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可在教师规定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而针对水平较弱的学生,教师重点要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在网络平台上向这部分学生推送有趣的数学知识讲解视频,向其布置简单的数学问题,以逐渐培养其数学学习热情。
2.3分层设计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设计分层作业,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表现,能促进不同学习能力水平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进步。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后进生、中等生、优秀生三个群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对应作业,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在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一课中,学生需要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尝试利用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根据相关信息做出合理判断和推断,掌握收集数据的步骤、方法,学会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交流,经历决策、猜想、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分层作业内容。就后进生而言,教师应本着“引导探索”原则,带领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建构统计、数据、扇形统计图等关键的数学概念,使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扇形统计图作业,要求学生按照正确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使之经历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析能力,熟悉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全过程,懂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针对中等生,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为其布置具有一定难度但同时具备基础性特点的作业,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体作业设计可以参考教材习题,利用变式、实践等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分析有关生活的数据,制作不同的扇形统计图,培养学生优秀的发散思维能力,使之懂得扇形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数据分析能力。分层作业设计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契合“双减”政策中有关作业设计的要求,可以满足三个层次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应用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是国家提出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此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合理布置作业形式,将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思维,从而发挥数学的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王梅.“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寻[J].小学生(中旬刊),2023(06):34-36.
[2]汤晓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17):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