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南分公司 湖北宜昌 443599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良好,早期强度高,易于浇筑和振捣,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即便遇到恶劣环境也能够保持稳定,由于综合性能突出,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材料。但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效果的细节较多,例如原材料的选择、制备及浇捣等方法。因此,深入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章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建筑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策略分析,以期为业内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筑;应用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基础上,其耐用性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因此深受施工单位的青睐。在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其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优点,保证结构使用寿命,是当前建筑建设的首选。建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在近几年来随着建筑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建筑施工建设单位来讲,高性能混凝土对施工来说是一种安全且能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材料,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将极大地提高建筑的结构耐久性,保证施工质量。
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非常低的密度,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建筑物的内外墙、楼板、柱子和补偿地基等建筑结构和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高性能混凝土在发泡后会形成绵密的高性能状,在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微小而闭合的空隙,这使材料热传递能力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其拥有了普通混凝土所没有的优秀保温隔热性能。其热阻是普通混凝土的近20倍,将其作为建筑围蔽材料,将大大提高建筑物节能效果。2)自重轻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而言,因泡沫混凝土孔隙率高的材料自身特性,使其自重更轻,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每施工1m3约减少10-12kPa竖向压强,使其相应构件自身重量降低约1/3,更适用作为楼层卫生间回填及轻质隔墙应用。3)隔声性能高相较于传统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吸声阻噪能力相当优越。因其自身多孔隙的框架结构特征,声波在水与混凝土两种不同介质之下传达,损耗能量高,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吸声隔音的目的。4)抗震性能强因其孔隙率高的特性,使得其弹性模量较低,可以很好地吸收地震荷载,使建筑物在地震情况中避免脆性破坏。
2建筑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策略分析
2.1施工前准备
在落实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时候,监理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根据标准要求对申报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其能够达到后期施工要求的时候在进行施工建设。与此同时,还应对高性能混凝土路面施工进行全面的考察,严格的落实基层工作,使其在可以达到规范化要求时再落实工作。展开现场作业前需做好现场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前发现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场地整平。进入现场进行清理作业,采用人工加机械辅助形式对场地表面进行下承层清理,将之前作业遗留的垃圾、树根、工具、杂物等障碍物全部转移到作业面以外的指定地点,检测路基、混凝土路面等结构是否满足施工条件,若发现问题需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②划线放样。完成场地清理之后,进行现场测量放样。明确作业面宽度及施工范围,做好现场基准点标识记号,便于现场作业期间严格控制铺筑标高,确保能够对后续施工起到理想的参照作用,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现场作业出现误差情况。③设备调试。材料进场之前要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测试,确认摊铺机与压路机设备的型号参数符合项目施工要求,及时排查设备隐患,避免在现场作业时发生故障导致施工停滞。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清晰的材料运输路线,有效减少运输成本,减少因车辆拥堵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2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管理问题,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对比对工程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混凝土施工需要加强对有关材料的选择和调用,这与混凝土施工要求有很大关系,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那么混凝土施工安全问题也会明显增多。所以确保混凝土施工材料符合安全要求是开展后续施工操作的基础和前提所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准确实施,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应该检验混凝土规格型号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然后对混凝土质量性能提出严格检验,直至各项材料都符合生产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还要根据不同位置区域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同时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和配套措施。
2.3优化配比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满足工程要求,而强度是必须达到的关键指标。优化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注意以下几点。1)用水量控制。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有决定性影响,在实验室进行混凝土试配时,需要结合实际变化情况,针对性调整用水量。2)配料误差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使用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例如,高性能与外掺混合料的用量误差在±2%;水与外加剂的用量误差在±2%;粗细骨料的用量误差在±2%-±3%。
2.4做好接缝处处理
在建筑施工中,处理接缝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由于各种原因,如中断施工超过2h,或每天施工结束后,都需要设置横向接缝。而当半幅建筑完成施工后,还需设置纵向接缝。为确保接缝的稳固性和持久性,该工程在设置横向接缝时,选择了平接缝策略,确保上下层接缝的位置有至少15cm的错开。此外,为提高接缝的黏合力,还在接缝位置涂抹一层黏结油。在进行搭接时,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其长度都应被控制在15-30cm之间,并在碾压过程中确保接缝处得到充分压实。纵向接缝的处理则更为精细,可选择使用热接缝方法,并在前半幅施工时专门预留10-20cm未碾压的区域,作为后续施工的基准。当纵向接缝完成后,再进行跨缝的碾压,以此确保建筑整体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驾驶舒适度。
2.5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
混凝土施工需要从材料配制等环节入手。施工企业要聘请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制与检验,确保混凝土配制比例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具体而言在混凝土配比当中要保证各个流程与操作步骤都能准确无误,检查混凝土水分比率,避免由于混凝土含水量过高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程度下降的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保证各项操作连贯持续。首先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材料检查和测验,确保施工材料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其次在搅拌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频次和节奏。最后是混凝土养护工作,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工程使用要求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尽可能提高混凝土安全等级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迅猛,已广泛用于公路、桥梁等领域,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开发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结合工程建设的需要,应充分利用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特性,通过高强水泥研发,矿物掺合料配比优化,复合高效外加剂掺入,优质集料选择等多种技术措施使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不断完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综合性能也越来越好,而高性能混凝土甚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使用,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而且还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太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21(7):156-157,159.
[2]冯超,谭威,赵鹏.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其应用[J].中国公路,2020(19):110,113.
[3]杨富贵.泡沫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