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京剧文化的音乐教学策略研究—以《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传承京剧文化的音乐教学策略研究—以《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例

蒋艳 

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  上海市    200333

摘要:京剧是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艺术,以创新的精神激活传统京剧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与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以京剧唱段《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例,深入研究初中音乐课堂开展京剧艺术教学的教学策略,探索京剧艺术的传承之美。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情怀  教学策略

听京剧、唱京戏是祖辈们丰富日常生活、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然而它离现代人的生活有些遥远,普通学校的学生大多对京剧比较陌生。学生如何能更快地走进京剧、表现京剧,感受传统京剧的艺术之美?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经典与时代的融合,比如京歌或交响京剧类作品。在教学策略方面,可用数字技术为辅助,以听觉感知为先导,开展模仿唱、念、做、打的体验活动和京歌创编活动,让传统京剧富有现代音乐气息,让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开展京剧教学的意义

京剧艺术自1790年诞生以来,靠着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代代传承至今,成为了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京剧的唱腔独特多变,锣鼓金的节奏复杂多变,具有着丰富的音乐元素。京剧的服饰华丽精美,丰富多彩的角色展现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感知京剧的表现特征,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学习京剧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传承京剧艺术之美

为了深入研究京剧艺术的教学策略,笔者在初中音乐课《我一剑能挡百万兵》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优化教学模式。《我一剑能当百万兵》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该剧讲述的是北宋时西夏犯境,穆桂英为抵御西夏侵扰,为国效力、挂帅出征的故事。教师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活动,促使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文化与风格特征。学生通过听、念、唱、做的学习方式,体会京剧的艺术特征,感受穆桂英捧印再出征时的爱国情感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一)以数字技术为辅助,了解京剧文化历史

为了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兴起、行当等知识,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播放用AI影像修复技术处理的京剧历史纪录片,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京剧风靡的年代。教师运用信息软件制作了京剧脸谱微视频,向学生呈现不同颜色的脸谱,并介绍颜色代表不同的的含义,比如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敌,如关羽。黑色:体现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如张飞。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课题《梨园金曲<我一剑能挡百万兵>》,较为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教学。教师运用音乐制作软件、美图秀秀、animated drawing动画绘图等信息技术,制作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教学。数字技术赋能音乐教学,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避免了单调枯燥的讲授,拓宽了教学资源。

(二)以听觉为先导,感知作品音乐特征

当今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埃德温· E戈登(Edwin E·Gordon)在其《音乐的学习顺序》书中提到罗威尔·梅森(Lowell Mason)强调声音先于教授符号、实践先于理论的重要性。[1]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总在探寻一个合适的教学策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聆听音乐。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都应建立在听觉的先导与理解基础上。

以听觉为先的音乐教学,符合音乐欣赏学习的规律。在聆听分析《我一剑能当百万兵》片段时,教师围绕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展开了丰富的聆听体验活动。学生通过四次不同方式的聆听,感知该京剧选段的音乐特征。第一次聆听,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刚劲活泼、明快高亢的西皮唱腔特征。第二次聆听,教师出示谱例片段,让学生聆听教师演唱,思考旋律与唱词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字多音的特点。第三次聆听,学生边打节拍边听,体会其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第四次聆听,学生比较京剧片段《我一剑能当百万兵》与《武松打虎》伴奏乐器的差异,了解文场主要运用京胡、月琴、二胡等乐器,武场主要运用钹、锣、单皮鼓、檀板、堂鼓等打击类乐器,进而体会民族乐器的运用对于烘托场景、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三)以念唱为手段,体会京剧的唱腔特点

京剧艺术在唱腔上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演唱讲究吐词清晰,二是唱的时候要依字行腔。教师先让学生聆听并思考:歌曲中京剧的念白与平时发音的不同?接着,学生以念唱为手段学唱开头两句,通过拼字拖腔波浪收韵的学习方式感受京剧的声腔特点。教师提示学生发声位置要靠前,声音要明亮圆润,并注意歌唱的气息运用。第一句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从板上起唱,教师要求学生表现出女将军豪气冲天的气势。第二句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是过板起唱,老师提示学生注意节奏、装饰音的准确性,表现出高亢激越的情绪。

(三)以模仿做功为方式,表现人物情感与形象

做功是京剧唱、念、做、打四功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演员表现人物形象、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我一剑能挡百万兵》教学中,学生试着模仿最能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的动作。有的同学模仿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凌凌,敌血飞溅石榴裙时演员的水袖功,有的同学模仿手势动作圆场步。通过模仿做功的京剧表演学习活动,学生体会到眼神应传情达意,要与动作协调配合,准确到位的塑造人物形象,把穆桂英豪情满怀的情感表现出来。

三、运用现代音乐元素,让京剧与时代同行

京歌具有通俗、易于传唱的特点,与京剧相比它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更具有时代感。在拓展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聆听分析,提炼出京歌《赤伶》的创作特征。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喜欢的歌曲片段融入京剧元素,开展京歌的改编活动,结合现代电声乐器、作曲软件为作品伴奏,丰富音乐表现力。最后各小组进行京歌创编成果的反馈与生生互评。京歌创编活动使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培养了创新与合作意识,学会用现代音乐元素为传统京剧注入新活力。

结语: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与学情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要研究作品的音乐特征,设计多元化的体验性活动,使学生感悟并表现京剧艺术,理解京剧的文化内涵。教师应采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吸引学生的关注,将课堂打造成现代与传统交融、实践与创新的舞台,让京剧艺术与时代同行,进而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国外译著:

[1](美)埃德温·戈登著,梁小娟译.《音乐的学习顺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189.

[2]戴维·埃利奥特,(美)玛丽莎·西尔弗蔓著,刘沛译.《关注音乐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253-270.

国内专著:

[1]黄允箴、王璨 、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272-292

学术性期刊:

[1]董睿.论京剧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征[J].广告·书评.2021.2:3-4.

[2]李艳艳.京剧花旦表演教学思考[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20.11:92-97.

[3]罗欢.感受京剧魅力,彰显传统文化活力对京剧唱段《儿行千里母担忧》课堂教学的感悟[J].中国音乐教育.2019.7:48-50.

蒋艳,女,民族汉,籍贯江苏,出生年月:1984.10.20,学历:研究生,职称中学高级(副高),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1](美)埃德温·戈登著,梁小娟译.《音乐的学习顺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