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641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适形切除保肛术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的综合疗效以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60例于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30例接受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30例接受了适形切除保肛术。将他们分别归类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各项治疗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远切缘及住院时间较短,但术中出血量较大,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适形切除保肛术;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肛门功能
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重要挑战之一,而适形切除保肛术和经括约肌间切除根治性治疗是其中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适形切除保肛术旨在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同时有效地清除癌组织,从而在术后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相比之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根治性治疗则更侧重于全面清除肿瘤,以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探究了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方面的临床疗效[1]。结果显示,适形切除保肛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经括约肌间切除根治性治疗虽然能够更彻底地清除肿瘤,但其术后肛门功能的保留率较低,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较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旨在探究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情况。其中,30例患者接受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另外30例接受适形切除保肛术治疗,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18例,女性患者占12例,年龄范围为38至70岁,平均年龄为(51.85±6.55)岁。观察组包含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36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89±6.56)岁。所有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低位直肠癌,并在了解治疗方案后同意接受相应的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手术按照常规操作流程进行,结合不同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完成手术。该术式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整体手术操作,确保完整性和安全性。
观察组:适形切除保肛术。手术步骤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首先,游离乙状结肠,并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然后,在裂隙韧带后切除游离直肠,停止于括约肌间隙。接着,进行扩肛处理,离断肠管,将直肠翻转并从肛门中拖出。根据肿瘤病灶的位置和形状,合理设计适形切除线,确保远切缘超过远端2cm。手术中尽可能保留肿瘤远侧的直肠壁、内括约肌、齿状线等组织。对直肠残端采用可吸收线进行间断封闭,然后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经肛门置入并进行吻合处理[2]。根据情况,在直肠保留较多一端留置吻合口。最后,尽可能保留病灶远侧的内括约肌、齿状线,进行常规预防性回肠造口术。
1.3观察指标
(1)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远切缘、住院时间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手术切除的肿瘤范围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长等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了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3)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是在患者术后6个月根据自身肛门功能情况进行的满意度评价。评分范围为0到10分,其中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而10分表示非常满意[3]。本评分系统可以客观反映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观感受,对比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分析数据,并发症使用率(%)表示,手术指标与肛门功能评分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分别使用χ2、t检验,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2、结果
2.1手术指标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肿瘤远切缘、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患者手术指标分析 (,n=30)
组别 | 手术时间(min) | 术中出血量(ml) | 肿瘤远切缘(cm) | 淋巴结清扫(枚) | 住院时间(d) |
对照组 | 258.5059.30 | 95.6818.49 | 1.230.45 | 12.642.21 | 8.382.15 |
观察组 | 171.8340.29 | 138.5321.35 | 0.680.29 | 12.682.24 | 6.511.42 |
t | 6.621 | 8.309 | 5.627 | 0.069 | 3.975 |
P | <0.001 | <0.001 | <0.001 | 0.472 | <0.001 |
2.2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n(%)]
组别 | 例数 | 出血 | 感染 | 吻合口瘘 | 合计 |
对照组 | 30 | 1(3.33) | 1(3.33) | 1(3.33) | 3(10.00) |
观察组 | 30 | 1(3.33) | 2(6.67) | 1(3.33) | 4(13.33) |
χ2 | / | / | / | / | 0.162 |
P | / | / | / | / | 0.688 |
2.3术后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
在术后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方面,对照组为(5.28±1.19)分,观察组为(6.45±1.15)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3.874,P<0.001)。
3讨论
适形切除保肛术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相较于经括约肌间切除根治性治疗,适形切除保肛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虽然适形切除保肛术在术中出血量上略高于经括约肌间切除根治性治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且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后者[4]。因此,适形切除保肛术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肛门功能保留效果,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对于每位患者而言,治疗方案的选择还需综合考虑肿瘤的具体情况、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等因素,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俞燕,金鸥霞,章新花.不同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06):1123-1125.
[2]孙戈,臧怡雯,丁海波,等.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03):292-300.
[3]周华,伍家发.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3):33-34.
[4]张少锐,邱磊,谢沛标,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6):2879-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