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710000
【摘要】深静脉血栓(DVT)这一疾病源于深静脉中血液的异常凝结,进而造成静脉回流的障碍,以下肢最为常见。由于DVT形成的临床特性,近年来DVT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本文深入剖析DVT的成因及潜在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旨在手术中更有效地预防DVT的形成,同时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细致的医护服务。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引言:深静脉血栓(DVT)是由于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以下肢为主要发病部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DVT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深入探讨DVT的成因、预防手段及护理发展,对于降低DVT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及潜在风险
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在1856年,Virchow便提出了血栓形成的三大核心要素,即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这一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DVT的形成还受到患者年龄、肢体活动状态、遗传因素、恶性肿瘤、手术期感染以及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可能单独作用,也可能相互交织,共同促进DVT的发生。
(一)年龄因素
随DVT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与30岁的患者相比,80岁患者发生DVT的风险竟然高达30倍。据Warbel等人的研究,DVT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4岁,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年龄与DVT发病率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高龄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其它危险因素,这也是DVT发病率增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肢体活动状态
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卧床或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会导致下肢肌肉泵功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进而使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偏瘫或截瘫患者,由于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其下肢肌肉泵功能进一步受损,使得DVT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
(三)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基因变异可导致血液凝固性异常增强,显著提高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风险。具体而言,抗凝血酶缺乏症、蛋白C缺乏症等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得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这些遗传性疾病的存在使得个体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正常人更易形成DVT。
(四)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DVT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方面,肿瘤本身可能释放促凝物质,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另一方面,肿瘤治疗如手术、化疗等也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液凝固性改变,从而增加DVT的风险。
(五)手术与创伤
手术和创伤是导致DVT发生的重要因素。手术过程中,血管可能受到损伤,同时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减慢,从而诱发DVT。此外,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康复时间等也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手段
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手段主要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和物理预防,以及综合预防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降低DVT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在DVT的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抗凝药物如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的出现,为DVT的预防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药物应用过程中,LMWH的腹壁皮下注射是常用方法,每次0.4ml,每日一次,持续七天。注射时需留意选择腹壁前外侧,并左右交替,确保药物分布均匀。对于DVT的高危人群,口服阿司匹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然而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特别关注药物的安全性。此外,LMWH的应用过程中,也需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二)机械预防
机械预防作为DVT的非药物性干预手段,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日益凸显。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和压力袜等机械装置的应用,在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液淤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研究表明,这些机械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机械预防装置的研发也在进行中,旨在提高预防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三)物理预防
物理预防强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增加活动量来降低DVT风险。学术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DVT的发生概率。此外,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对DVT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物理预防策略,以提高预防效果。
(四)综合预防措施
综合预防措施强调将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和物理预防相结合,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学术研究表明,综合预防措施能够更全面、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风险。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和应用各种预防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综合预防措施的整合与创新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三、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发展
随在医学科学不断精进的背景下,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手段亦逐渐进入了一个更为精细化的发展阶段。本节将围绕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心理支持的强化以及护理技术的创新等方面,对DVT护理的学术性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个性化护理计划的精准化实施与评估
随着护理学的深入研究,个性化护理计划已成为DVT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不仅要求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还需结合其DVT形成风险、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同时,通过对患者活动能力、血流状况等关键指标的持续监测,护理人员能够实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预防措施的精准有效。此外,对个性化护理计划实施效果的定期评估,也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心理支持在DVT护理中的深化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心理因素在DVT发生与康复过程中的影响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多项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加剧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增加DVT风险。因此,加强心理支持已成为DVT护理不可或缺的一环。护理人员需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技巧,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心理支持与DVT康复之间的关联机制,为护理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护理技术的创新及其在DVT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护理技术在DVT护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弹力袜和静脉溶栓药物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DVT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此外,远程护理和智能化护理等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理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未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技术的创新将为DVT护理带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语
DVT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无疑是保障患者健康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为稳妥的预防和护理服务,以期减少DVT及并发症的发生。当前,临床上预防DVT的手段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等几大类别。这些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应当紧密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确保预防措施能够精准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治疗环境,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白慧,马飞娥.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2.
[2]洪珊珊,林志强,黄晓威,等.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的质量评价[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3,37(3):192-197.
[3]周佳,严静,李莉.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现状的研究进展[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2020,6(3):4.
[4]薛青梅.综合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2.
[5]白娟,杨琼.早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2,028(006):1078-1080.
作者简介:姓名:魏娇娇。性别:女。出生年月:1994.12。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省白银市。学位:学士。
姓名:王秀东。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11。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市。学位: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