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开州 405400
儿童发热是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家长心中的一块心病。正确认识发热的原因,避免误区,对于合理处理儿童发热、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发热,医学上称为体温升高,是指儿童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状态。儿童正常体温因年龄、活动状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腋温超过37.5℃可视为发热。发热的常见诱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发热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如感冒、肺炎等;非感染性发热则可能与中暑、过敏反应、疫苗接种等因素有关。在面对儿童发热时,应保持冷静,密切观察病情,合理处理。如有疑虑或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1.发热对儿童的影响及判断标准
1.1发热对儿童身体的影响
发热对儿童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体温过高可能会导致孩子感到身体不适和疲惫。这种不适可能进一步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其整体健康状态。发热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例如,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难受。在更严重的情况下,高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导致意识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等严重后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发热并不总是有害的。在某种程度上,发热其实是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也是孩子锻炼免疫力的机会。因此,对于发热的处理,家长需要权衡利弊,既要控制体温,避免过高造成不良影响,又要避免过度干预,影响孩子的免疫力提升。
1.2如何判断儿童发热的严重程度
判断儿童发热的严重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是测量体温。不同的部位,判断发热的标准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测量的是口腔温度,体温大于37.3摄氏度可认为是发热;如果是腋下温度,大于37摄氏度则为发热;肛门温度通常会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
在确定了孩子发热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发热的严重程度。低热一般是指体温在38度以下,中度发热是38.1度到39度,而高热则是39.1度到41度,如果体温超过了41度,那就是超高热了。
2.家庭处理发热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2.1保持冷静,不盲目用药
面对儿童发热,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发热是身体对疾病的一种自然反应,不一定需要立即用药。盲目使用退烧药可能会掩盖病情,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在决定是否用药之前,应充分了解孩子的病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2密切观察,记录体温变化
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是家庭处理发热的重要环节。家长应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并记录下来,以便了解体温的变化趋势。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2.3合理调整衣着与室内温度
在发热期间,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合理调整孩子的衣着和室内温度,确保孩子感到舒适。衣着应以轻便、透气为主,避免过厚或过紧的衣物。室内温度应保持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孩子的散热和舒适感。
2.4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发热时,孩子的身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如果孩子不愿意喝水,可以尝试给予一些果汁或清汤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物理降温方法与注意事项
3.1温水擦浴与海绵浴
温水擦浴和海绵浴都是通过水分蒸发帮助身体散热的方式。具体操作时,家长可以用温水浸湿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拭孩子的身体,特别是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孩子感到不适或引发寒战。
3.2使用退热贴或湿毛巾
退热贴可以直接贴在孩子的额头或颈部两侧,通过凝胶中的水分汽化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湿毛巾则可以放在孩子的额头或手腕上,同样利用水分蒸发散热。但需要注意的是,退热贴和湿毛巾都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降温效果。
3.3注意事项与禁忌
避免过度降温:物理降温的目的是帮助孩子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并非要将体温降至正常或过低。过度降温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低体温症或其他不良反应。
注意室内温度: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孩子因受凉而加重病情。
观察孩子反应:物理降温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病情变化。禁用人群: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孩子,如皮肤破损、出血倾向、对冷敏感等,应禁止使用或慎用物理降温方法。
4.药物治疗发热的时机与选择
4.1何时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使用退热药物的时机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年龄来判断。一般来说,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或者孩子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建议立即使用退热药物,以避免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机体缺氧或其他并发症。然而,若孩子体温波动在38℃左右,且身体状况良好,可以先观察并采取物理方法促进热量散发。若体温下降不明显或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再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并及时就医。
4.2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介绍
儿童常用的退热药物主要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解热和镇痛的效果。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泰诺林)同样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也是儿童退热的常用药物。这两种药物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使用时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
4.3药物使用的剂量与频率
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率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以布洛芬为例,每次使用量是5-10mg每公斤体重,间隔4-6小时一次,每天最多使用不超过四次。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量是10-15mg每公斤体重每次,同样间隔4-6个小时以上才能使用一次,一天最多不要超过四次。在发热病程中尽量选用同一种退烧药,除非必要避免交替使用。
5.特殊情况下的发热处理
5.1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高热惊厥是儿童在发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紧急情况,主要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抽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首先保持冷静,迅速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将孩子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的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咬伤舌头。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用医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身体,或使用退热贴等。如果惊厥持续不止或反复发作,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孩子就医。
5.2伴有其他症状的发热处理
当发热伴有其他症状时,需要特别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
如果发热伴有咳嗽、咳痰,可能是呼吸道感染,除了退热处理外,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孩子多喝水,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如果发热伴有呕吐、腹泻,可能是消化系统感染,此时应暂时停止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3慢性疾病的儿童发热处理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在处理发热时, 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根据孩子的慢性疾病情况,调整退热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避免与原有疾病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在治疗发热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原有慢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发热是儿童身体对疾病的一种自然反应,并不一定都需要立即使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不适。然而,当孩子的体温持续上升,或伴有其他症状时,我们应及时使用退热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处理方法,用心呵护,孩子们的身体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请记住,您的耐心和关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在这里,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让我们携手努力,用科学的知识和无私的爱,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