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探讨——以荆门市凤凰湖湿地公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对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探讨——以荆门市凤凰湖湿地公园为例

孙跑跑

42080219970220002X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规划设计对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功能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湖北荆门市凤凰湖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其在公园规划中的应用,旨在为城市公园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以促进城市公园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规划设计;城市公园;运营能力;设计策略;规划研究

一、凤凰湖公园的概念定位及凤凰湖湿地公园二期项目概述

《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古代城市呈现“林-野-牧-郊-邑”的圈层式布局的国野体系。凤凰湖在城市规划定位中是一个以湿地景观为主体的集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郊野公园,也属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一个节点,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它的社会功能突出,其建设和管理成本由政府财政承担,必须紧密地融入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城市公园的建设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素养,是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路径。

凤凰湖公园紧邻象山大道,与荆门城市中轴线直接相连,是进入荆门市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在荆门城市中轴线景观带上肩负着生态、旅游、商务等重要的功能,这些城市功能与公园生态环境在高度城市化的情况下联系到一起,亟须在现代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寻找共通点。

二、加强城园融合,促进城景交融的设计策略

2.1 文脉引领策略

凤凰湖公园是承接在荆门城市中轴线上,构建一个承循城市发展历史脉络,链接市民生活服务的重点区块。荆门象山大道作为城市发展主动脉,将荆门城市肌理自北向南呈山城水三重格局牵引串联起来,一连串城市历史人文故事也随着这一条主要的城市发展脉络缓缓展开。在凤凰湖设计场地外,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厚道荆门文化,挖掘荆门古城历史,擦亮城市名片,提升文化影响力。在凤凰湖设计场地边界,需促进公园与城市融合。综合考虑安全、景观等因素,结合景观设计,让公园风景渗入城市,激活边界的消极空间,塑造城市与公园边界的活力融合带。在凤凰湖场地设计内,以四区十景串联凤凰湖湿地公园的交通环线和各个景区,把握公园服务的人群的需求,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不同环境形态下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容纳市民的相关活动,营造城市书房,文创咖啡屋等舒适、安全、健康的公共文化空间。使游人在生态湿地休闲娱乐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便利的服务。例如乐清市清和书苑,以“离大自然最近的书房”为设计理念,建设在城市湿地公园中,为探索文旅融合重点打造“阅读休闲、家庭亲子、数字未来、轻食服务和网红打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

2.2 产业开发策略

构建一个服务于城市居民,满足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综合性公园。产业开发需结合区域旅游规划,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满足区域游览的需求。其中,结合市民日常化休闲诉求,凤凰湖湿地公园宜提供休闲生活场景和丰富齐全的休闲设施,考虑老中青少不同年龄层人群日常化休闲需求,可建设天然湿地氧吧,打造安居乐业高质量生活空间。关注中青年的游憩偏好,营造购物、消费等服务场景,宜建设滨水特色商业街,创造活力年轻、时尚创新的城市公园空间氛围。

构建一系列连续开放、主题突出,体现品质生活的城市开放空间,打造城市公共活力核心。策划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引爆项目,打响荆门鄂西旅游圈的旅游知名度,最终提升凤凰湖片区的综合吸引力。凤凰湖公园宜创建景观特色突出、活动形式丰富的公园空间,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和文化植入策略,打造荆楚文旅IP和网红热点,体现钟灵毓秀的地域特色风貌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独特个性。考虑周边产业功能区人群活动特点与需求,创建运动创新、开放包容、智慧生产的城市公园空间,开展以水上运动为主导的核心运动项目,举办桨板类体育运动赛事,在传统节日开展龙舟比赛,对功能单调的城市公园空间进行复合化改造,提升城市公园活力,彰显城市特质,树立荆门品牌。

2.3景观营造策略

营造区域水景观,利用场地丰富的水资源,打造富有场地特色的河道、湿地、农田等形态多样的水景观。通过建设湿地花海和特色花镜等园林景观,提升公园空间品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公园与社区、公众之间的互动,提升公园的社会功能和服务水平。

营造区域绿景观,利用本土植物,打造富有特色的植物空间,结合水景观,形成水绿交融的景观风貌。通过发扬荆门城市文化,营造本土植物景观,开展品牌建设,打造富有场地特质,又富有个性化的公园,同时充分挖掘已有的资源,联合生态运动公园建设,精选荆门本土的植物种类,如樟树、桂花、紫薇等,这些植物不仅适应本地气候,还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意义。通过因地制宜的布局和设计,打造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植物空间,与凤凰湖的水景观相互呼应,形成水绿交融的和谐画面。

营造区域景观构筑物,设计能够契合场地气质,展现场地特色的景观构筑物,满足其服务设施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提升场地的景观性。以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为首要任务,兼顾科教及游憩等综合功能。适当建设低冲击、减少干扰的观鸟、观花、观湿地等空间场所与设施。

2.4可持续性营造策略

可持续性意味着公园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长期影响,以确保公园在长期运营中能够持续发展、不断改进,并为未来的世代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环境。在城市郊野公园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公园的绿化景观、水体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公园的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实现公园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

在生态环境提升方面,可构建相互渗透的生态网络。对现有河流、硬化沟渠进行局部生态化改造,保持活水循环,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可建设海绵设施,局部打造雨水花园,充分利用湿地生态效益,提高植被覆盖率,推广绿色低碳建设,提升公园气候舒适性。

在园林景观小品建设方面,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园林景观小品,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公园的运营成本,提升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公园提供能源,采用雨水收集、废水处理等技术解决公园的水资源问题,减少对传统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共建共治共享、可持续的公园社区运营管理发展模式。

三、结论

本文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规划设计策略在提升凤凰湖城市郊野公园中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增强公园的功能性、提升文化性和体验性以及增加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有效提升城市公园的社会性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城市郊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婵英.李继光.常州市郊野公园规划研究[D].常州市规划设计院,2024.

[2]甘鹏宇.“城市双修”背景下白塔山公园景观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3]王兴豪.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市虞山郊野公园为例[D].山东建筑大学,2024.

[4]王雅云.基于IPA分析的漳州郊野公园植物景观满意度研究[D].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