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市场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业相较于国际行业水平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企业毛利率逐年下降(如图1),已逐渐无法适应当今全球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企业亟需建立科学、精细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成本支出的各个环节。
图1 某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近四年毛利率变动图(单位:万元)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管理工作开展需要遵守可行性、相关性、真实性原则。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增加了大量选择成本动因和分配作业成本的作业分析确认工作,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管理水平的改善。作业成本法在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医疗行业、咨询服务业等在内的各个行业逐步被采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宝贵的洞察力和工具。
本研究将以作业成本法理论为指引,分析其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数据复杂性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数据复杂性是应用作业成本法时的一项重要挑战。这个行业涉及大量的员工、客户和服务项目,每一个都可能产生大量的数据。例如,招聘服务可能需要跟踪成千上万个应聘者的信息,而培训服务可能包括多个不同的课程和培训材料。管理这些庞大的数据量并确保其准确性是一项庞大的任务,需要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
1.2 法规限制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受到严格的法规和监管框架的约束,这可能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构成挑战。特别是在员工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着众多的法规和政策,要求企业遵循特定的规定,如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险缴纳等。
1.3 成本动因无法准确定位
成本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在对成本开展核算工作时,对于所需核算的成本范围可以快速进行定位,但在将各项资源与作业中心进行衔接时,则需要先对资源动因进行挖掘,对作业动机进行明确。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作业过程中,涉及的费用项目内容过于繁杂,为作业动因的确定带来较大的难度。
1.4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
作业成本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为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2],在众多的数据信息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数据,而为提高效率,就需要各种专业化信息软件的支持。但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软件设施方面无法满足成本作业法的应用需求,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准确获得各项数据,不利于成本作业法发挥出其最优的功能效果。
1.5专业人员缺失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保证作业成本法落实的重要保障,因作业成本法的特殊性,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其对成本核算、预算以及相关财务知识严格掌握,对于企业生产、经济市场、法律法规等也需要考虑到位,以确保其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但目前企业财务人员存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所开展的财务活动无法做到有效落实,影响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
2、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
某人力资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2003年正式成立,目前,A公司为6000余家企业和近12万名雇员提供全方位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主营业务分类:劳务派遣、人事代理、薪酬、财税、福利、项目外包、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技术服务[6],成本项目主要有:雇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自有员工人工成本、差旅及交通、房屋折旧、研发费物业及水电费等,公司内部现设职能部门六个:总经理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品牌管理与战略规划部(含内控)、法务部、财务部、信息部。业务部门六个:业务发展部、招聘部、事业发展部、福利保障部、客户服务部、薪税服务部。
2.1 划分资源项目,确定作业中心
首先,要明确耗用的资源和作业中心。以A公司为例,根据资源耗用情况可将资源费用项目划分为员工薪资、房屋折旧、日常损耗费用(水费、电费、物业费、网络宽带费用)和其他办公费用支出等,根据公司作业流程可划分为招聘中心、福利保障部、客户服务部、薪税服务部四个作业中心。其次,明确资源耗用的实际数量,一个作业中心会涉及一类或多类资源的耗用。
2.2 依据资源消耗,归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支出
在各个作业中心依据资源类别设置资源库,将每个中心消耗的资源价值归集到它们各自的资源库中。以招聘中心为例,资源项目为员工薪酬、房屋折旧、设备折旧、水电费、物业费、网络宽带费用和其他 办公费用等,对应建立资源库,归集招聘中心所消耗的资源费用
[7]。
2.3 依据资源动因,确定各项作业的作业成本
资源动因是资源向作业分配的标准。不同资源类别的标准可能不同,应按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作业情况,结合各作业耗用资源的性质,将资源动因分为人工工时、占用面积、供电工时和耗用工时等。依据资源动因,将各资源库中归集的资源费用分配到各作业上[8]。以招聘中心为例,该中心的作业主要包括简历筛选、面试、签订合同、办理入职,按照资源动因将招聘中心各资源库中归集的资源费用分别分配到简历筛选、面试、签订合同、办理入职作业上。
2.4 依据作业动因,确定各项目产品的作业成本
作业动因是作业向产品分配的重要依据。确认作业动因后,就可将各个作业成本库的成本依据作业动因分配给各项目,从而确定各项目产品的作业成本。以招聘中心的面试作业为例,面试作业主要是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择优录取的过程,所以该作业成本与项目面试人数成比例变化,因此根据面试人数将成本分配到各项目成本中。
图2 作业成本法核算流程
3、提高作业成本法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应用效果
3.1 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
作业成本法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高效落实,要加大其技术支持力度。首先,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企业经营中的各项成本数据可以及时进行获取。其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精准的基础数据支撑,所以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确保其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后,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保证各项数据的标准化,提高基础数据的精确度,为成本动因的选择奠定基础。
3.2 选择合适的作业成本动因
对于作业成本动因,因其是决定作业成本法落实质量的决定性因素[3],成本动因是随着生产作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时要高度重视,保证作业成本动因选择的合理性。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企业作业流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成本动因的多样性特点,并将计量成本的精确度考虑到位,以确保所选择的成本动因,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3.3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保证作业成本法高质量落实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必须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首先,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在进行招聘时,严格控制学历、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及经验。其次,企业要加大培养力度,对现有职工定期展开培训教育工作,不仅对成本核算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信息技术、经济水平以及法律相关知识全方位培训。最后,为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保证工作落实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化的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4]。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具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作业成本法也是目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5]。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对作业和资源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优化作业,合理降低作业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来有为.新时代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选择[J].西部论坛,2017(6):58-64.
[2]陈志祥,黄艳芬.ABC理论在ERP系统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04(7):110-113.
[3]汪永忠,王晓茹.作业成本法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估算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8-9.
[4]李玉荣.森林资源型产业的政府规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5]石敏.作业成本法在现代生产企业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