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十中 046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寻和谐社会构筑背景下中学生道德培育的有效途径,从和谐社会的定义入手,深刻剖析了这一社会背景对中学生道德成长的深远影响。文章综述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揭示其中的不容忽视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支撑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教育原则。进而,文章详细构建了多元化的道德培育途径与具体实践策略,为当前的德育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学生;道德培育;教育原则;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加快,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尤显重要。道德素质,作为其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育工作亦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围绕这一活跃话题,本文旨在透过当代教育的镜头,逐层解读和谐社会对青春期学生道德塑造的潜在影响力,揭示在此环境下,如何通过教育机制、师生互动及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和谐社会定义及其对中学生道德培育的影响
和谐社会的概念源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持续稳定发展的社会状态。中学生,正处在道德认同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其道德培育不仅是个体成长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石。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学生道德培育应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价值引领上,需系统地整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塑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1]。此外,道德培育需要以德法并举的方式,将法治教育与德育融合,确保青少年既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有遵纪守法的自觉行为。
中学生的道德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授,而应侧重于实践中的道德感悟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育者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体验、感悟道德规范的实践意义,促进其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动机和规范。与此同时,针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特点,应加强道德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辨识、选择,并形成稳定而成熟的个人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中应注意维护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其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而非仅以权威性的道德灌输为主。
二、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规范造成深远影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有时会削弱传统道德约束的力量,使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产生误导,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现象可能导致道德认知的扭曲。
社会文化多元化带来的价值观相对化也构成挑战。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价值多样性的提升,但也使得青少年在价值认同上可能出现困惑[2]。他们面临着从各异渠道涌来的多元价值体系,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塑造坚定而明确的道德立场,成为道德教育的难题。
此外,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的现实,对成就目标的过分追求有时会压缩道德教育的空间。利益驱动下的功利主义思潮可能削弱青少年对诚信、公平等传统美德的重视,进而影响其整体道德素养的形成。
家庭环境的变动同样对中学生道德发展构成考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然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父母陪伴时间的减少,有可能会导致亲子间的道德传递和情感交流不足,影响了青少年道德实践能力的养成。
教育体制内,单一的道德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倾向,则限制了中学生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道德教育应追求学生自身的内在发展,而非仅停留在表面的知识灌输,考试分数的追求有可能忽视学生道德觉悟的提升,制约了道德素养的提高。
三、中学生道德培育的理论基础与教育原则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处理抽象概念和进行逻辑推理,因此道德教育应借助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理性的判断来辨别道德行为的合理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则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并因势利导的路径,强调道德推理的层级进步,从而鼓励学生在更高层面的道德原则上做出判断。
在教育原则上,道德培育需要遵循德育个体化原则,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内在需求,以个体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同时,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原则强调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和实践道德规范。情感教育原则着眼于情感与价值观念的统一,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受力和同理心,使道德教育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能量。
以上提及的理论视角和教育原则统筹融合,构成了中学生道德培育的坚实框架。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实践者需围绕该框架,设计富有洞察力和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不断优化道德教育的理念和策略,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而全面促进青少年的品德养成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中学生道德培育的多元途径与实践策略
在和谐社会构筑的今日,中学生道德培育的途径与实践策略需基于理论的深度挖掘与实证研究,确保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与靶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
[3]。多元化的道德培育在实施中需考虑:植根于社会情境的教育,以情景模拟和实际参与的形式,提升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民角色的认知;通过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集体意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互动性强的德育环境,拓宽道德教育的时空界限;依托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构筑全方位的道德培育网络。
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少年有梦》中,可结合历史案例和现实问题设计模块,使学生在讨论国家大事、探索科学精神、体验公民责任中提炼道德规范,并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教师应积极打造情感共鸣的教学场景,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以情动理,进而深刻感悟道德真谛。
在具体实践策略上,以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活动,能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力和责任感的培育。同时,将德育内容和国家发展大局相联系,无疑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让他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增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校外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既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有机会触及社会现实,感受群体间的互动,培育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作为关键引领者,其专业素养与道德品质是道德教育能否落实的重要障碍或助力。因此,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和德性修养尤显重要。
总之,中学生的道德培育在和谐社会构筑背景下,迎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广阔的实践空间。教师应本着创新性、学术性、学理性的精神,不停于传统手法,而要深入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途径,从而培养出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中学生。
结语:
总体而言,和谐社会为中学生道德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开拓道德培育的新视野,絮绕出一条融合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的德育之路,这条道路不应僵硬、单调,而应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道德教育工作者需站在时代的前沿,坚持变革创新,追随学生的内在需求与社会的发展潮流,在震荡感知与实践锻炼中优化策略,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策略[J].智力,2024,(06):183-186.
[2]康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的培育探讨[J].考试周刊,2023,(52):130-134.
[3]邢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J].天津教育,2022,(2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