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阐释的边界”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生长空间。特别是在当代文论中,一方面在伽达默尔本体论阐释学和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强势影响下,阐释的边界遭到一定程度的忽视;但另一方面,国内也有以张江等为代表的学者反思着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展开对边界问题的持续追问。因此,对阐释边界的讨论并非边缘性的亚课题,而是当代语境下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基于此背景,青年学者庞弘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人文精神,聚焦于“阐释的边界”这一重要命题。在《阐释的边界:一个文学理论关键命题的探究》一书中对其概念历史、建构路径、实践方法和意义价值等做了进一步的系统性论证,完整呈现出阐释边界的丰富内涵,从多方面架构起阐释边界的形态体系,以有限的多元性赋予其活力的色彩。从而推动阐释边界在学术争鸣中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文学艺术乃至现实人生提供理论观照。
此书由六大板块构成,逻辑自洽,勾勒出一个玲珑剔透、清晰可见的构形。第一章介绍阐释边界的概念与历史,并从历时角度展现其发展的基本轨迹以及边界问题在当代的讨论,为全书的后续研究奠定明确的基础。第二章在完成概念源流的追溯与沉思的基础上,从学理角度对阐释的边界进行合法性论证,涉及逻辑、认知心理与文化伦理等层面,为阐释边界的建构提供坚实的支撑。此后引入第三章对阐释边界建构路径的探讨,引导我们从意义的“单因论”分析转向多元动态的意义系统的探究,为我们全面描绘了阐释边界建构的蓝图,并为我们继续追问阐释边界的本体形态提供了有力引导。第四章进一步从阐释边界的外展形态和内聚构造两个维度展开阐释边界本体形态论述,不仅对意义的“本原性”和“衍生性”进行深度区分,还展现出了阐释边界“亦此亦彼”的建构逻辑。第五章,作者则从阐释边界本身落脚到当代的具体实践,分条缕析地论述阐释边界的捍卫者所实践的方法策略,从而对阐释的“书写性”与“澄明性”,意义的“或然性”状态以及“渐进式”的阐释路径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最后,第六章将阐释边界与人文精神、审美理想以及真理价值相联结,从更加宏阔的角度论述了阐释边界建构的意义价值,形成研究视角的有效互补。此六章环环相扣,逐层深入,都基于“阐释的边界”这一价值支点展开论述。纵观全书,无论是书中对阐释边界历史的概括与意义价值的归纳,还是对其建构路径与当代实践的讨论,都能看出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精深的理论见地。
对于阐释的边界,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往往在于阐释边界建构的确定性限制与文学意义所拥有的丰富演绎空间的平衡问题。因此本书的一大特色便在于作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将阐释的边界放到“现代”与“后现代”的脉络中进行思考,在“大叙事”的建构与个体性、差异性的宽容诉求中,探求着阐释边界有限的可能性,并通过各种路径建构独属于阐释边界的动态体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提出四条路径的建立与划分时,参考了马克斯·韦伯“理想型”的分类方式。作为一种理想化、理性化与价值中立的方法论,“理想型”目前更多地实践于社会学、伦理学,帮助研究者将研究视角尽可能地拓展到人的行动和历史、社会的具体现实领域。作者将其引入阐释学研究与阐释边界的建构路径中,更让我们看到“阐释的边界”不是刻板单一的理论命题,而是与诸多因素错综交织,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性”范畴。这种建构路径方法论的创新不仅能让我们深化对阐释边界这一问题的理解,更能让我们在阐释学的研究中,全面地考虑文本、读者、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阐释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具体而言,在意图路径与文本中心路径的内部路径论述中,作者辩证地分析了其在阐释边界建构中的作用以及不足之处。这种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使得作者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阐释边界建构的过程,不至于偏于一隅。此后,作者还将目光投入外在的、更具复杂性的文化惯例路径之中,从社会文化维度为阐释边界的建构提供新的注脚。最后,作者巧妙地通过论述“单因论”的困境,自然过渡到“多因论”的交互主体路径的建构上,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公共潜能。引导我们跳出当代文论所面临的某些悖谬,将目光转向以理性为内核的阐释的公共状态的建构,极大丰富了阐释问题的研究内容。由此彰显出了作者强烈的理论自觉和深刻的理论洞察力。
如果说在前五章中我们得以窥见作者作为研究者的学术能力与探究精神,那么最后一章便充分彰显作者作为人文学者的现实关怀与责任担当。在小写的个体不断被发现被重视的当下,解构主义成为思潮,但这也导致大写的人文精神逐渐被遮蔽,而发展到极端带来的文化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更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又一困境。基于此,作者跳脱语言文字的限域,从“文化”与“政治”的双重向度呼唤着确定性意义的重建。他不仅从历时角度看到人文主义与阐释问题的紧密联系,还进一步深入到“审美”与“政治”的纠葛探讨中,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的使命功能
与当下越发极端的文化政治论,进而实现文学审美理想与精神价值的回归,并在二者的对立中探索出维持动态平衡的“第三条路”——在维持“审美”这一根基的基础上,在交互主体性的对话中实现二者的兼容。
此外,这一部分的提出不仅扎根于理论的框架,还将阐释的边界深入现实意义之中。作者基于数字媒介的泛滥造成的认知迷津和极端实用理性带来的真相遮蔽的现状,论述阐释边界在对真理价值进行追问时所发挥的普适作用——指引我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把握方向,重获精神支撑。由此,作者不仅体现了人文学者的学术担当,还站在人文主义者的层面,对整个人文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进行思考,以确定性意义的追问为契机提出新思路,使阐释边界的建构从无穷的过去延伸至无限的未来。
总体观之,《阐释的边界:一个文学理论关键命题的探究》一书从广阔的视野对阐释边界这一命题进行融合分析和逻辑体系构建,鞭辟入里地论证了边界建构的应然性。对于学术造诣不甚高的学习者而言,此书深邃而不艰涩,通过清晰明了的论证思路,让我们看到了“阐释的边界”并不是工具的无生命的存在,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形态。可以说,此书为我们探究这一命题提供了范例式的理论指导与深厚的参照依据,激励着我们继续在确定性的意义之中继续探寻其丰富的内涵,在有限性中寻觅多元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陈婉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