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闫海威

曼德拉苏木综合行政执法局 阿拉善盟 737300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林业重地,其丰富的林业资源在维系生态环境稳定及推动区域经济繁荣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林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揭示当前在林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旨在为内蒙古林业长远健康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内蒙古;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

  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以其辽阔的土地和相对稀疏的人口分布著称,坐拥庞大的林业财富,不仅是我国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关键屏障,亦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来源之一。然而,伴随经济的快速腾飞和人口数量的持续攀升,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林业资源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重压力。如何在确保有效保护这些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并践行一种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不影响未来世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上升为当前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1.内蒙古地区林业资源现状

  1.内蒙古地区林业资源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边疆,地理条件独特,生态系统多样,拥有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森林资源涵盖了多种类型,从高寒地带的针叶林到温带的阔叶林,再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木林,构成了一个多层立体、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林区,如云杉、冷杉和樟子松等树种在这里繁茂生长;阔叶林则在较为温暖湿润的地区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包括落叶阔叶林和部分常绿阔叶林;而灌木林则适应了内蒙古西部和中部干旱气候,如梭梭、柠条等耐旱植物构成了独特的灌丛景观。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稳步提升至大约23%,这一显著的增长体现了近年来当地在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工作上取得的积极成效。与此同时,森林总蓄积量也达到了惊人的15亿立方米以上,这意味着内蒙古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碳汇资源,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为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林业资源保护利用中的问题

  2.1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地区因短视的经济利益驱使,导致林业资源保护意识淡薄,表现为过度开发和滥砍滥伐频发,严重影响森林再生能力,降低覆盖率,引发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破坏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森林破坏还加剧气候变化,影响水源涵养。因此,亟需提升保护意识,加强管控和规范化管理,推行科学的森林管理和恢复措施,以维护生态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理念,强化法制建设,提高监管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林业资源保护,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

  2.2利用方式单一

  内蒙古自治区凭借其广阔的地域优势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长期以来,林业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主要集中在两个传统领域:一是以木材为主的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木采伐、木材加工以及纸浆制造等产业,这些产业为内蒙古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柱,同时也是国家木材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木材生产的单一模式下,内蒙古地区的林业资源未能得到充分且多元化的利用。具体表现在,尽管林木资源丰富,但过多依赖于初级产品的产出,而对木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新型木质材料的生产以及木材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探索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值的提升。

  3.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对林业资源保护的意识,是推动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项任务不仅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大计,更是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理念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借助媒体平台、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普及林业资源的重要性、珍贵性以及不可再生性,让每一位公民深刻认识到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于维持气候稳定、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推动林业产业向多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是我国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面理解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不仅要注重传统林业产业的提质增效,更要大力发展诸如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全面提升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

  首先,林下经济是一种集约高效的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它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林木遮阴保湿的自然优势,发展种植、养殖、采集等多种经营形式,如林下种植食用菌、中药材,林下养殖禽畜、蜜蜂等,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也能够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增进生物多样性。

  其次,生态旅游是依托森林、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等多种旅游业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旅游模式。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还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林业资源保护的认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这两方面的发展,我们能够打破林业单一依靠木材采伐的传统发展模式,挖掘和发挥林业资源的多元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大对林业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力的政策保障,从而确保林业产业向更加多元化、高效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3.3增加投入力度

  为了确保林业资源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投入力度。这意味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需要共同携手,增加财政拨款,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中来,尤其关注那些针对森林培育、保护、更新、合理采伐以及林下经济等多维度的林业项目,确保这些项目有充足的启动和运营资金。

  同时,我们要特别重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项目绩效评估等方式,确保每一分投入到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资金都能被用在刀刃上,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精细化管理,做到精准投放、精准施策,避免浪费,真正做到投入有目标、支出有监督、效果有评价。

  科技创新是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利用持续进步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强林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合作,集中力量攻关重大关键技术,例如遥感监测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耐寒耐旱树种的研发、森林健康管理系统构建等。同时,也要注重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推动林业产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人才是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要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林业专业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工作中来。

  3.4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指通过立法手段,系统规划并不断完善涉及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科学合理的法治框架,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效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具体而言,应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林业资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林业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与责任,确立严格的林业资源审批许可制度,规定科学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确立森林植被恢复与生态补偿机制等。与此同时,必须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坚决打击一切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执法,对违法占用林地、滥伐盗伐林木、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另一方面,要积极联合司法部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确保破坏林业资源的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除此之外,还需建立健全举报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发现和揭露林业资源破坏行为,通过畅通举报渠道、落实奖励机制等措施,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林区居民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让保护林业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结论

  内蒙古地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投入力度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内蒙古林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李方政,秦安富.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75-76.

[2]尚悦,莫会影,徐来远,等.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策略[J].乡村科技,2020(18):87-88.

[3]司宏煜.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2019(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