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呼吸治疗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

贾东升

梓潼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2150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治疗师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2年06月至2023年0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接受呼吸治疗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气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采取呼吸治疗师护理后,护理依从性指标状况好,病情趋于稳定,从而促进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因此可以进一步地实践。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呼吸治疗师护理;血气指标

缺氧、二氧化碳聚积是呼吸衰竭的常见现象,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紫绀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有生命危险。临床治疗呼吸衰竭主要以机械通气为主,通过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改善患者因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症状,促使患者快速恢复正常呼吸[1]。不过,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对患者的机体造成额外的创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控制[2]。因此,有必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来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本文主要研讨气道治疗师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2年06月至2023年05月我院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8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为20例,年龄最低为43岁,年龄最高为68岁,平均年龄为(55.65±3.53)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为21例、19例,年龄最低为42岁,最高为69岁,平均年龄为(56.77±3.7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诊断标准;②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③患者依从性高。

排除标准:①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前诊断为肺炎;②患者无法顺利排痰;③患者无咳嗽反射能力;④研究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口腔清洁、吸痰护理、气道湿润护理、翻身拍背等。

1.3.2观察组

在基础上实施呼吸治疗师护理,内容如下:1高频胸壁振荡:呼吸治疗师通过背心式气道分泌物清除系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0分钟,有利于松动痰液、诱发深呼吸、加快呼气流速。2气道湿化:呼吸治疗师通过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水化和湿化护理,可以减少气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增加气道黏膜层的水分吸收。3俯卧位治疗:机械通气患者主要遵医嘱实施俯卧位治疗,取头高脚低斜坡位,床头抬高10~20°,气管插管置于U型枕凹槽处,防止管路受压,手臂采用“游泳姿势”持续时间大于12小时。4对无法配合的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封闭式吸痰。呼吸治疗师首先要把封闭的抽痰管的三头端和呼吸器的一头相连,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闭合的抽痰器。密闭引气管的蓝色注射口也要与消毒输液器相连,同时给病人滴注消毒生理盐水,定时抽痰,抽痰前要先用纯氧气3 min,在吸痰的时候要用右手拿着抽吸管与负压抽吸的接口,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来控制吸引阀,在按压抽吸阀的时候,要慢慢抽吸,然后再把吸管抽出来,把吸痰的时间控制在15秒之内,当停吸痰以后,按压抽吸阀,清洗管子的内壁,然后关上吸引器,记录病人的痰量、颜色和性状。

1.4 观察指标

1.4.1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2气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指标数据由SPSS20.0软件分析,构成比率为n(%),指标统计学由x²检验均数满足正态分布(x±s,则使用t检验统计学差异;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则使用秩和检验P<0.05表明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48h后,观察组的PaCO2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

PaO2

PaCO2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51.42±5.18

81.62±6.17

75.23±4.49

41.28±3.44

对照组

40

51.63±4.75

71.23±5.05

76.18±4.92

48.29±4.76

t

-

0.189

8.242

0.902

7.549

P

-

0.851

0.000

0.370

0.000

2.2 两组气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气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为7.50%

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见表2。

表2气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疼痛(例)

气道黏膜损伤(例)

痰液阻塞(例)

气道感染(例)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40

1

0

1

1

7.50(3)

对照组

40

3

2

3

2

25.0(10)

X²

-

-

-

-

-

4.501

P

-

-

-

-

-

0.034

3 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以通气功能障碍、含氧量下降为表现,致死率比较高。临床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主要以机械通气为主,使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得以快速改善,以缓解患者缺氧、呼吸障碍等不适症状,为了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常规护理干预有一定的局限性,辅助治疗作用不太理想,无法给予患者全面、有效护理支持[3]。与之相比,呼吸治疗师护理更加全面具有针对性,通过给予患者多个方面的护理干预,促进机械通气治疗顺利、有序地开展。当前,呼吸治疗师护理在ICU患者中被广泛应用,采用机械震动、雾化吸入、姿态护理等方法提高了病人的肺通气能力,保证了人工气管的畅通,加速了病人的康复。气道的呼吸疗法师对护士进行的管理和护理是非常容易的,封闭的吸痰可以把吸痰、湿化、冲洗等操作联系起来,促进了整个护理流程的持续优化[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水平(P<0.05);观察组气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呼吸治疗师护理围绕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采取一系列气道相关护理措施,确保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使患者快速恢复正常呼吸。

综上所述,对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呼吸治疗师护理疗效显著,可尽快促进病情趋于稳定,从而加快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因此可以进一步地运用于护理实践。

参考文献:

[1] 谷一梅,葛刘娜,曹玉,等. 呼吸治疗师主导的肺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医学,2022,43(5):584-588.

[2] 黄小芬,黄敏敏,卢小频,等. 重症机械通气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因子动态表达及相关机制[Z]. 崇左市人民医院. 2022.

[3] 颜溶溶,黄庭龙,王黎晖,等. 呼吸治疗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J]. 福建医药杂志,2019,41(1):41-44.

[4] 王丽娟,马国荣,赵兰菊,等. 呼吸治疗师在ICU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2019,41(3):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