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5535
摘要:本研究以X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工具,我们收集并分析了X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且这些问题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个人层面,建议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学校层面,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社会层面,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减少外部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
1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X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年级、专业及性别的学生群体,旨在全面反映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样本选取,确保研究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2研究工具
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采用了多种研究工具。主要包括标准化的心理健康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仰郁自评量表等,用以量化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3数据收集与处理
在数据收集方面,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发放和回收,获取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同时,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得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真实看法和感受。在数据散处理方面,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操作,以揭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2X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1调查设计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X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精心设计了此次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旨在多角度揭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调查方法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又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主观感受和需求。
2.2结果分析
1. 性别与年级分布
本次通过问卷调查。其中,女性受访者占比较大(80.36%),年级分布较为均匀,大四及以上学生占比最高(53.57%)。
2. 心理健康意识与行为
参与心理知识科普活动:73.21%的学生参与过心理知识科普活动,表明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关注。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仅有8.93%的学生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显示出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自我消化或忽视。
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大部分学生(91.07%)不认为精神疾病仅仅是思想上的问题,表明其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同时,超过一半的学生(50%)认为很多人都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自己可能意识不到,这反映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隐蔽性有一定认识。
3. 心理压力与困扰
普遍感受到压力:48.21%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多种因素导致困扰: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个人前途及就业问题是导致学生感到困扰的主要因素。
4. 心理健康服务与需求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可:大部分学生(66.07%)认为大学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显示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和认可。
希望提高研究水平:76.7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表明他们期望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心理问题。
5. 缓解心理压力的途径
运动与休息受推崇:运动(85.71%)和休息(75%)是学生认为最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多种途径并行:学生普遍认为,多种途径(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等)应并行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 对社会关注的看法
期望更多社会关注:80.36%的学生认为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示出学生对社会支持的期望。
建议与看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在建议中提到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X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焦虑和抑郁是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不少学生表示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
3存在的问题
尽管X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上述结果分析中可得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还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最后,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均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加以改善。针对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探讨其原因。
4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将提出以下原因。首先,大学生都将面临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困惑,遇到生活的挫折,比如更换新身份,进入新环境,遇见陌生人,这些挫折都会让人陷入迷茫,但在这些过程中都缺乏寻求帮助得意识。其次,在实践中对重点学校的培养,导致非重点学校资源不足;教育资源均衡关注度不够,在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偏差。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关系紧张经常吵架,而初入社会,大数据时代更新换代快,大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更换快,容易产生心里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5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5.1增强寻求帮助意识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交流更加自由、开放和广泛,但现实生活的人交流更真实更具体。在校园环境里,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要学会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都会面临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困惑,会遇到生活的挫折和挑战,但要学会换位思维,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这些挑战和困难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能力。大学生应学会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加强自我规划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在社会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5.2学校层面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引起高等教育机构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等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人际交流手段排查筛选出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主动建设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规划,分析就业环境现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大对来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学生的关怀力度,以辅导员谈话、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式提升其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建立健全校内外心理咨询中心,选拔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予以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抗压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敢拼敢闯干事业的精神动力。
6结语
通过对X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幸福,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个人应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调节与压力管理;学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社会应营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静琳,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34):214-216.
[2]曾道萍,李学武.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学,2021,12(1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