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730065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对质量要求极其苛刻的社会,企业仅仅维持原有的质量水平已很难获取竞争优势,因而质量价值的创造成为企业获取质量竞争优势的新筹码。为了充分发挥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质量管理提升中的价值贡献度,针对铀浓缩企业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4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基于提升产品质量与降低质量损失的目标,拓延质量成本流程,梳理成本价值链,实施了质量成本“精细化”管理。通过4个方面的具体做法,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降本增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质量成本;价值创造;精细化;统计与分析
1 实施背景
1.1外部环境
质量成本拥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最早是1951年由美国朱兰博士在《质量控制手册》中提出,把质量成本比作“矿中黄金”,后来美国费根堡姆、弗里曼、戴明、克劳斯比等不断丰富、发展了质量成本理论。
1.2内部环境
近年来,国内汽车、消费电子等民用企业开展了一定程度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在质量成本要素控制、质量成本核算方法、质量成本应用模型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铀浓缩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企业使命、战略定位不同,不同性质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铀浓缩企业。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近几年Y公司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成本组织体系不完善、质量成本费用确认不完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以及质量成本分析不透彻等。
2.1质量成本组织体系不完善
Y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相关部门及人员职责不清晰、接口衔接不紧密、各个部门单独行动等现象,导致Y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整体效率不高。Y公司未充分将与质量成本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及人员有机融合,而仅仅是归集于质量部门,导致Y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功能无法发挥功效。
2.2质量成本费用确认不完全
Y公司在质量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部分成本项未纳入质量成本费用中(例如,在收集“设备鉴定维修费”时,相关部门仅统计了计量仪表检定、校准所产生的费用,而未收集设备检维修产生的费用等);部门之间提交的成本数据存在重合与差异,部分成本数据与实际产生的成本存在差异;仅考虑显性质量成本,而忽视隐性的质量成本等。
2.3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目前Y公司在核算中的数据统计仅仅是对会计科目产生的费用、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费用以及产品生产等方面产生的成本,但是对于其他部门的隐性质量成本费用则未完全进行核算;其次由于在质量数据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偏差导致对于数据的收集、归类等产生一定的差异;再次由于Y公司不具备科学规范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流程,关于质量数据的归集Y公司各相关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成本管理标准,造成质量数据标准不统一。
2.4质量成本分析不透彻
Y公司仅仅采用了形式和内容单一的质量成本结构法以及质量成本总额法,这种成本的分析控制方法缺乏有效性,由此来判断Y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是不合理的。当前Y公司质量成本分析工作缺少对预防成本与质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对Y公司质量成本构成之间的关系分析,不能有效掌控质量损失与预防成本之间的平衡点。更重要的是对质量损失的原因无法准确分析,不能抓住质量损失的症结,对质量成本分析缺乏有效性。
3 主要做法
3.1重构质量成本组织管理体系
将Y公司质量成本归口管理部门由财务部变更为质量管理部,确保该项工作得到充分重视,各部门设置专(兼)职质量成本管理推进及实施人员,实施人员必须掌握质量管理知识与技术专业知识,熟悉作业流程(产品流程、部门业务流程),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使质量成本的“精确分析”和“精准改进”得到更加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3.2重建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实现“精细统计”
(1)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及归集
a.科目设置
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案例,并充分考虑了Y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实际,把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为3 个级别,即质量成本为1级科目;下设2级共四个类别的科目,包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而3级科目则是以质量培训费、工序检验费、停工损失费、保修费等支出组成的详细费用。
b.质量成本的归集
Y公司组织质量管理部、财务部及各生产运行部门质量主管领导、质量管理员、经济核算员召开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研讨会,在原有企业管理制度《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各部门生产运行实际情况及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研究并明确了各部门质量成本报表中涉及的科目、收集与核算方法等,对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归集明细及费用确认等内容进一步细化,形成了符合Y公司生产运行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在Y公司范围内推广实行。
(2)质量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通常为保证质量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将三种核算方法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根据产品和生产的差异,确定核算的对象,规定明细项目,正确归集质量费用。Y公司为了更方便地实施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控制,采用非独立核算方式,将质量成本的核算工作划归到财务管理体系中,把质量成本核算工作演变为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
3.3完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体系,落实“精确分析”
Y公司定期组织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运用趋势分析、排列图分析法、指标分析等方法,实行“月统计、季分析、年评价”,通过长短周期不同的分析机制,让数据呈现各类各层级的改进点。重点分析质量成本投入的合理性,质量损失是否受控,质量成本改进程度,各个科目质量成本与上年度同期对比变化情况,各个科目质量成本结构占比的合理性等,得出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和改善信息,为领导提供质量决策的依据。
3.4构建质量责任体系,驱动技术改进和管理提升,实施“精准改进”
通过“精确分析”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等改进点,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质量损失。在改进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改进,提供设备质量成本管理、QC小组活动、专项整治和合理化建议等不同方式,根据改进的层次高低、复杂程度、影响大小,选择精准核实的改进方式,将指令性改进与自主性改进相结合,驱动制造端、采购端等各个价值链环节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尤建新,匡竹平,武小军.汽车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实证研究[J]. 价值工程,2005(6):66-68.
[2]唐瑞发,孟庆华,李伟才.质量成本管理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实践[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8,36(6):93-99.
[3]赵群娥.航空制造企业质量成本与质量检验经济性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4):136-138.
[4]约瑟夫·M·朱兰,A·布兰顿·戈弗雷.朱兰质量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