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融合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2
/ 2

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融合构建分析

朱航

510213198101243431

摘要:建筑学专业人才对于我国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呈现“一横一纵”结构形式,由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培养四个平台组成纵向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三个平台组成横向课程体系,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实践课程作为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思政融合是实践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高校育人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学;实践课程;思政融合

引言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理论的夯实、空间思维的建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思政课程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过程中起导向性作用,将思政课程恰当融合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具有思政特色、学科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完备的学科思维,建立正确的专业价值导向,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1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要性

1.1是对实践课程改革方向的应答

思想作为行为的先导,如海上灯塔般指引行动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是顺应高校教育理念革新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这一根本任务的直接应答,是实现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目标的正面应答,是新工科人才培养全面发展要求的时代应答。改革过程中,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育人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完善课程实施手法及运行管理机制等措施,以实现协同育人一体化教育路径,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1.2是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开拓

大思政环境下的工科专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肩负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思政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有助于拓宽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广度,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而冰冷的,但我国红色文化、抗疫事迹、科学精神等案例是鲜活而生动的,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思政对于行业发展及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使传统枯燥的思政课程走出孤岛模式。

1.3是教师自身思政能力提升的推手

实践课程的思政改革非一蹴而就,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作为思政融合的主力军,应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督促其对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观进行重新梳理与认识,对思政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理解,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及创新思维,赋能实践教学与思政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学生特点等因素,探索适合本专业的融合手段,切实促进我国工科院校教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2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融合构建

2.1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

21世纪是一个科学力量加强的时代,新兴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手段上,让科技赋能于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先进数字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将更加形象生动的现场施工流程、建筑构造图片等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建筑的理解的同时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将房屋建筑学内容深度剖析,提取思政元素,通过PPT讲解、视频播放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既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又能够了解到知识背后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升教学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导向作用,深化课程内涵,凸显专业课程本身的价值性和社会性。首先,将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应用Revit、PKPM、3DSMax等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以制作者和参观者视角将二维图片转换成三维实体,使学生在重复建模与重复参观浏览的过程中掌握课堂知识,树立建筑三维空间观念,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后续相关课程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让先进数字技术走入课堂,可以使课程思政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利用已有的建筑学数字博物馆等数字资源,通过VR虚拟仿真技术,将教学置身于或历史、或实践工作现场中,通过沉浸式、师生活动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化熏陶、达到思想升华。

2.2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运用基础知识来动手操作,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践是本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的桥梁,通过参加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通过课外实践开展建筑物实测活动,比如利用卷尺等工具对教室的开间与进深、教室门窗的高度、教学楼走廊和楼梯平台的宽度等进行测量,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的各种尺寸有更加形象的认知,强化学生的空间尺度概念;其次,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学习,可以对挑檐沟的设置、变形缝的形式和特点、栏杆扶手的布置等细部结构进行观察,对建筑构件不同设置部位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了解,对整栋建筑的平立面组合进行分析,运用课本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在实践中运用并检验课本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本课程实践课程的思政建设,可以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做指导,设计寻访主题、凝练思政元素,从探寻科学家精神、工程师职业伦理、爱国情怀与创业发展和人生信仰与报效祖国等主题去凝练寻访团实践活动内容,并将其打造成一个系列的、具有学科文化符号标识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学科文化的认同感,收获专业自豪感,明确人生的奋斗方向。

2.3在专业课程考核中增设思政元素考核

目前,专业课程的考核一般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考察,较少涉及思政元素,这对当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而言是一种缺憾。以房屋建筑学课程为例,期末成绩由3个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考勤占15%,平时成绩占25%。这3个部分都不涉及思政元素,这让学生认为思政元素并不重要。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可以在专业课程考核中适当增加对思政元素的考核,如在平时成绩中增加对思政学习成绩的考核。当课堂上讲到一些意义重大的思政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写小短文,谈自己对思政元素的感悟,再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打分,最终形成期末的思政成绩。当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成绩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候,学生就会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等思政元素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会让思政元素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结语

实践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提出是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补充,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体现。在推进高校思政理论建设的同时,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期望本研究能成为未来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发展道路上的“引玉砖”,对后期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焦兰萍.高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1):89-92.

[2]黄晨,倪雯雯,刘燕,等.课程思政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4):110-111.

[3]庄敬宜,张娜,曲亮.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学改革研究[J].住宅产业,2021(0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