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摘要:本文以精益管理为指导,以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组织模式为岗位定员管理基础,研究生产线上工序、工位及岗位间的协作关系,分析产品技术资料,预先设计岗位定员,以开展工作日写实、组建专业化分析团队、实施横向对比和动态管理为手段,进行持续分析改进,形成标准岗位定员的管理过程,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稳定作业、有序生产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流水生产线 协作关系 岗位定员 持续优化 劳动效率
1 流水生产线上岗位定员管理基本情况
精益管理的流水生产线最大特点是工位制节拍化,即以工位作为组织单元,按照节拍化均衡生产的方式,以流水式作业组织生产。在此生产组织模式下的生产操作岗位定员管理以生产作业流水线的生产实际作为管理基础,按照工序、工位和岗位的顺序进行逐层细化管理,以岗位作为基本管理单元,以准时化,不间断为目标,分析作业特点,研究协作关系,进而科学定岗定员工作,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稳定作业、有序生产的管理目的。
1.1 不同于单机台作业岗位定员管理
单机台作业是指单人单机作业,产品品种繁多,单件重复生产,生产作业相对独立,整个生产过程不受上道工序影响,也不会直接影响下道工序,生产节拍即完成一件合格产品的时间,劳动效率对操作者的技能水平依赖性较高,岗位内容清晰,定员方法简单,多以岗位定员法和设备定员法为主,但要充分考虑一人多机或一人多岗的可能性。
1.2 不同于常规化单工序集中作业岗位定员管理
单工序集中作业是指生产工序单一,但工序内部作业较为复杂,由多人多工步互相配合完成作业并产出合格产品的集中作业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工序内部存在多个生产操作岗位,人员数量多,作业方式不尽相同,人员技能水平和相互协作顺畅程度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整个工序相对独立,不与上下道工序相互影响或影响较小。因此,岗位定员管理需关注的重点是工序内部岗位间的协作关系,避免出现内部瓶颈,确保工序内部各岗位间协调顺畅,并逐渐缩短产出合格产品的时间。
1.3 不同于非节拍化多工序生产作业岗位定员管理
非节拍化多工序生产是产品生产较为复杂,由多个生产作业工序组成,每个生产作业工序内部由多人多工步共同协作完成产品的部分工作内容,各生产工序分别输出给最终工序半成品,由最后一道工序产出合格产品的作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整个生产过程未形成流水作业,每个工序独立完成半成品,人员数量多且结构复杂,工序间互不影响。因此,岗位定员管理与单工序集中作业方式相似,但要充分考虑各工序与最终工序间的协作关系。
2 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模式下的生产操作岗位定员管理
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模式是由多个复杂的生产制造工序组成,工序内部由多个生产工位、岗位和人员组成,每个工序分别完成产品的部分工作内容,各工序间形成流水化作业,各工序作业节拍的长短直接影响整条流水线的生产节拍。因此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模式下的岗位定员管理要充分考虑整个生产作业过程,关注每个生产工序的作业节拍,追求均衡生产,逐渐缩短单位合格产品的制造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2.1 岗位定员管理与生产技术并行
基于岗位定员管理的超前性,定员管理专业人员在产品生产线设计和调试阶段就要充分参与其中,详细掌握生产线的设计目标、生产纲领、工装设备、工艺平面和布局等基础资料,站在定员管理的角度分析生产线中各个部分的合理性和效率性,从生产线整体布局到每个生产工位,进行详细分析,对设计布局、生产工艺、任务安排及各部位的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不符合效率原则的地方,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及解决措施,使生产线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人工成本和生产效率。
生产线建成后,定员管理人员要提前对产品图纸展开分析,掌握产品详细结构,并参与产品制造工艺方案评审,掌握产品生产流程、操作方法、技术难点、质量要求等内容;在分析研究和现场基础性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产品生产工艺方案中影响岗位定员管理的不利因素,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工艺部门,杜绝错误延续,力求使产品生产工艺方案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整个生产周期中影响生产效率的所有因素,避免窝工浪费。
2.2 基于工艺分析的初步岗位定员设计
基于产品生产流水线,工艺部门下达相关产品生产技术方案,劳动定额管理人员需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工作:一是深度分析产品图纸。产品图纸下发后,定额管理人员要对产品结构进行细化分解,如某铁路货车产品由中梁组成、底架组成、端侧墙组成、车顶组成、钩缓系统及制动系统等模块组成,要详细分析每个模块具体结构,通读图纸中的技术条件,以掌握产品结构细节和制造要求。二是详细研读生产工艺方案。结合产品图纸,对产品生产工艺方案展开详细分析,识别技术难点,掌握质量要求,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熟悉每个生产工序内作业工位的工艺装备、操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三是充分掌握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生产线建成后,要对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工艺布局、工装设备、操作方法以及人员技能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取最直观、具体、真实的现场生产资料。
2.4 组建专业团队,发挥专业优势
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定员还要充分掌握流水生产线上专业技术要求,如工艺要求、质量要求、设备要求、产量要求等专业性生产技术条件,在这些方面,公司技术、设备、质量、生产等部门最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在建立标准岗位定员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好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由劳动定员管理者组织相关专业主管人员,形成专项工作团队,明确各部职责,为建立标准岗位定员提供专业性基础资料。如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确定生产线上细化到岗位的详细工作内容、作业方法、技术质量要求等内容;生产管理人员确定细化到工序的产量计划和生产班次等内容,设备管理人员确定生产线上工装设备的养用要求、参数标准和负荷要求等。劳动定员管理人员汇总各专业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工作日写实过程中获取的现场实际基础数据,按照生产生产线上工序、工位和岗位的顺序,对预先设计的岗位定员进行优化调整。
2.5 开拓视野,横向对比,持续优化
在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线上岗位定员的制定,不应仅局限于自身,还要进一步开拓视野,横向对比,实行“对外对标,对内优化”的管理方法。针对同一种产品,与行业内其他生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先从整体上对流水生产线上的岗位定员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再按照工序、工位和岗位的顺序逐级细化对比分析,把对标数据最优的企业作为最佳实践的典型,找差距、想办法,优化内部流程,持续优化岗位定员。
2.6 建立标准定员,实施动态管理
通过提前参与生产线建设和生产工艺方案评审,使生产线在投入生产之初就打下效率和效益的基础,在初步工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岗位定员,在设计定员运行过程中,开展现场工作日写实进行针对性分析、组建专业工作团队进行专业化分析和行业内横向对比分析等工作,持续优化调整后建立标准岗位定员。在标准岗位定员运行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执行、优化、调整、再执行的程序进行日常化管理,最终使流水线上岗位定员形成持续优化,螺旋式上升的良性运转模式。
3 结束语
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操作岗位定员管理是在充分考虑作业顺序以及上下岗位间工作联系的前提下,深入研究生产线作业条件和产品技术资料,预先设计岗位定员,以开展工作日写实、组织专业化团队、实施横向对比和动态管理为手段,逐渐形成标准岗位定员管理过程。最终实现了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生产线上岗位间配合协调、工位间稳定作业、工序间节拍均衡的有效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国栋.铁路劳动定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72-326.
[2] 刘化龙 奚国华.精益管理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1-129.